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聚焦4名南沙守礁战士,聆听他们捍卫蓝色国土的青春故事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聚焦4名南沙守礁战士,聆听他们捍卫蓝色国土的青春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2-21 09:50

南沙卫士

  脚下是孤悬海上的岛礁,四周是水天相接的汪洋,他们秉承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英勇作战、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南沙精神,用无畏青春捍卫蓝色国土和海洋权益。

  今天的“士兵面孔”,聚焦4名南沙守礁战士,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青春故事,感受南沙卫士们的炽热情怀与心灵景观。

——编者  

  当兵去一线

  【人物名片】王占武,南沙某守备部队一级军士长,荣立三等功2次。

  电子视窗里闪烁着幽绿的点点荧光,操纵员李乾胜聚精会神地捕捉着“敌”情:“方位125度,距离15海里,发现不明海上目标,回波亮度和特性稳定,疑似蓝军舰艇。”

  “这是‘烟幕弹’,真目标在这儿。”一级军士长王占武观察了几秒钟后,指着另一个模糊的光点做出判断。由于当天的气象条件极差,这枚不起眼的光点在画面里只隐约显现出一团模糊的黑影。

  面对李乾胜疑惑的眼神,王占武快速输入一系列反干扰指令,假目标在他的操作下很快露出原型。而原本模糊的光点此时正散布着时隐时现的回波,向岛礁不断抵近——“敌”情!

  结合目标的回波特征、光电信息等,王占武当即判定,这是蓝军某型舰释放的小艇。

  李乾胜顿时被惊出一身冷汗,真目标借着海浪对雷达光电的干扰,狡猾地按照假目标的参数航行。如果不细心观察,很容易造成真实目标漏报,落入“敌”方的战术陷阱。

  目标判别是雷达兵必须掌握的一门硬功夫。从军28载,王占武熟练背记了各种型号的舰机,并在长期的战备训练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甚至能通过光电雷达识别过路商船的船只类型。

  “报告指挥员,发现蓝军某舰释放的小艇一艘,初判为实施渗透突袭的船只。”王占武立即报告“敌”情,为指挥员赢得了充分的处置时间。

  墙上的时钟指向10点,王占武心想着交班后要给家里打个电话。这是王占武在礁上连续工作的第5个月。为了参加这次演练,他主动向单位申请推迟休假,也就错过了在家陪妻子庆生的机会。想到妻子辛劳的身影,王占武内心涌起一阵歉意。

  当初在原单位时,南沙部队选调的消息传来,领导告诉他,南沙新组建部队急需人才。当时,王占武的妻子刚刚随军,如果选调去千里之外的南沙,不仅意味着要离开工作的“舒适区”,更要舍弃来之不易的团圆。

  “到祖国的最前线去,到战斗的第一线去”,这是王占武入伍的初心。当这个机会摆在面前时,他的心又火热起来。两难之际,岗位的召唤最终占了上风。

  当他把成功选调的消息告诉妻子时,一向通情达理的妻子却红着眼眶一言不发。怀着满心愧疚,王占武顶着寒风,独自登上开赴南沙的军舰。

  转眼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王占武第一次下礁休假。妻子看着晒黑变瘦的丈夫,满是心疼。在看完丈夫写的守礁日记后,她又一次红了眼眶:“你的岗位很光荣,我能理解你。”

  第二次离家正逢端午,列车发动时,儿子一边挥手告别,一边大声喊着:“爸爸,我等你回来!”每每想起当时的场景,王占武总是止不住地露出笑意。

  “战斗在南海第一线,守卫在最前沿,巡逻在碧海蓝天,光荣神圣、使命庄严……”忙忙碌碌的一上午过去了,广播里响起开饭前的歌声。走在队列里,踏着铿锵有力的节拍,王占武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初心不改的少年。

  太阳花

  【人物名片】贺茜,南沙某守备部队中士,荣立三等功1次。

  傍晚,一阵尖锐的警铃声打破了营区的宁静,紧张的气氛在岛礁上弥漫开来。中士贺茜迅速穿好战斗装具,快步跑向设备仓库。

  5分钟内,她和其他4名女兵分工协作,手提肩扛,将数百斤的设备送达战位。架设备、联机线、选频率……经过一番有序忙碌,贺茜接通话机,与固定台站建立起联络。

  空气潮湿闷热,贺茜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话机另一头传来待命的指令,她和战友立刻投入到警戒和通联测试中。

  演训场一侧是一片鲜艳的紫红色,那是迎风摇曳的太阳花。这种外表柔弱却灿烂明艳的花朵,顽强地盛开在远离祖国大陆的天涯海角,装点着常年高温、高湿、高辐射的南沙岛礁。

  演练结束路过那片花坛时,太阳花点着头仿佛在向这群女兵致敬,女兵们则心有灵犀地齐声唱起来:“南沙太阳烈,无名花更艳。南沙海风大,无名花不怕……”这是她们唱给太阳花,也是唱给自己的歌。

  回到宿舍,贺茜发现自己的左右脸颊上,不知何时各蹭上了一块黑色油污。望着镜子里的“花脸猫”,贺茜不禁笑出了声:“这就是班长所说的兵味吧!”

  贺茜不由得回想起第一次乘坐军舰上礁的情景。当她们刚出港时,浪花翻飞,海鸥翱翔的场景新奇浪漫,可到了深海区,严冬的风浪威力惊人,她只能躺在床上,任由胃里翻江倒海,7天的航行时间显得无比漫长。

  登临岛礁是一个清晨,太阳冉冉升起,光辉点亮海面。站在甲板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礁堡上“今朝立业南沙,千秋有功国家”的刻字,以及岛礁上空迎着海风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她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

  近处湖蓝色的海水向着天际延展成深蓝,宛如一幅渐变的油画。深深吸入一口清新的空气,掬一捧清凉的海水,贺茜完成了与南沙的第一次“握手”,也由此达成了“并肩作战”的约定。

  作为第一批上礁女兵,贺茜和战友们一起参观了老礁堡。听着“老南沙”的感人故事,她心里深受触动。

  贺茜的爷爷曾是一名军人。贺茜入伍后,他给孙女写了一封长信,嘱咐她要遵守部队的规章制度,要勇于克服困难,要团结战友同志。贺茜一直将信带在身边,将爷爷的叮嘱牢记在心里。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贺茜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发送给母亲的风景照片里,贺茜着重介绍了那一片迎着阳光绽放的太阳花。她把对母亲的思念埋在心里:“妈妈,我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坚韧顽强的太阳花,请不要为我担心。”

  集合的哨声打断了贺茜的思绪,她用手背抹去脸颊上的油污,快步跑向集合地点。稍作休整,顶着漫天星河,贺茜走在战位值班的路上。周围一片漆黑,想到远方的亲人已安然入梦,贺茜心里充满了温暖。

  搏击风浪

  【人物名片】闫涵,南沙某守备部队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2次。

  寒潮来袭,海上风云变幻,一排排巨浪从灰黑色的天际呼啸而来,拍击海岸,溅起数米高的浪花。乌云翻滚着,整垛整垛地堆积,不一会儿就像帷幕般遮住了天空。几道闪电撕开灰云,雨珠争先恐后地涌了出来。

  闫涵正和战友们说笑着,庆幸今天装备保养结束得早。集合哨声突然响起,连长钟浪召集分队官兵:“有渔船在我岛礁附近遇险,需要巡逻艇立即前出救援。”话音刚落,战士们都高高举起手臂,连长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急切的脸庞。

  连长正考量着人选,闫涵率先打破了沉默:“我申请当驾驶员,队里我开艇时间最长,大风浪航行经验最丰富。”

  连长同意后,闫涵带领搜救小分队向码头进发。闪电一道接一道划破云层,惊雷在耳边炸响。救援的黄金时间稍纵即逝,队员迅速就位,闫涵驾驶着巡逻艇向事发海域进发。

  一出潟湖,狂风裹挟着雨幕,3米多高的海浪一阵阵涌来,巡逻艇颠簸向前。闫涵双手握紧方向盘,与海浪奋力搏击,尽力保持行驶速度。

  穿过迷蒙的水雾,求救渔船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此时,这艘船的船身倾斜已超过45度,在海浪的拍打下,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闫涵驾驶着巡逻艇不断接近船只,却发现面对光滑的船壁,巡逻艇根本无处靠泊。

  危急时刻,闫涵的余光扫到渔船尾部连接着一艘小艇,正在海浪中飘摇。他顿时眼前一亮,立即调整航向,将巡逻艇并靠到小艇边。队员们解开渔船小艇的缆绳,把它牢系在巡逻艇上,接着一寸一寸地收紧缆绳,将巡逻艇慢慢靠近渔船。

  由于没有舷梯,队员们只能通过攀爬缆绳登船。海浪翻涌,挂在缆绳上的队员们左右摇荡。闫涵嘱咐艇上的队员拉紧缆绳,自己则操纵着巡逻艇前后移动,尽量与渔船保持相同的颠簸频率,减小缆绳的摇晃幅度。

  救援从傍晚持续到深夜,历时7个小时,渔民全部被救出。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渔民们含着眼泪一遍遍地感谢冒险救援的官兵。

  返航途中,筋疲力尽的队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巡逻艇主机却突然报警——左发动机停止了工作。

  海面上漆黑一片,由于单机行驶动力不平衡,巡逻艇随时可能侧翻。队员们的视线又一次聚焦到驾驶员闫涵身上。

  雨水夹杂着翻飞的浪花,打在脸上生疼。闫涵甩了甩因长时间用力有些僵硬的手指,稳稳地说了一句“放心!”

  虽然只有两个字的简短回答,但语气中的坚定让战友们倍感踏实。大家都知道这位“老舵手”的本领。某次执行拖带靶标任务时,小艇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也是他单机航行,顺利驾艇返回码头。

  小艇在波峰浪谷间颠簸,承受着海浪的撞击。闫涵牢牢把着方向盘,目光坚毅,手臂青筋凸起,不断进行航向修正。

  经过半小时航行,小艇顺利驶进潟湖,平稳靠岸。闫涵紧绷的神色终于放松下来,汗水与海水交织在一起,顺着脸颊流进嘴里,细细品味,竟带着一丝甜味。

  正中靶心

  【人物名片】刘振华,南沙某守备部队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3次。

  北风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海面上浪花翻滚。刘振华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漂浮靶,心头浮上一丝焦虑。

  这是南沙岛礁上第一次进行榴炮实弹射击。为了检验射击水平,导演组决定采用体积仅有原来四分之一大小的白色水桶作为新靶标。这么明显的差异,对刘振华来说,无疑是一个考验。

  在投放“靶标”前,刘振华特意用红油漆在白桶上刷了一个醒目的圆心,“不但要中靶,我还要正中靶心!”

  离预定射击时间还有10分钟,刘振华围着榴炮车转了一圈。这辆车是他最亲密的伙伴。此前,刘振华曾两次前往院校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

  多少个日夜,他在训练室里研究榴炮的操作使用、战术应用和故障维修,将榴炮的底数摸得门儿清。在野外驻训时,他曾取得20发实弹全部命中目标的好成绩。

  每次实弹射击前,刘振华都会爬上车,就像鼓励自己的孩子一样,拍一拍炮管。这既是给榴炮车鼓劲,也是给自己加油打气。

  离预定射击时间还有5分钟,刘振华深吸一口气,钻进了榴炮车里。他打开直瞄镜,像往常一样,开始进行跟踪瞄准。

  在之前的训练中,海上很多移动物体都曾被他当作假想目标来跟踪瞄准。长时间训练下来,刘振华对运动目标的瞄准提前量、海浪的波动周期等都已十分熟悉。可以说,目标运动到哪儿,他的准星就几乎能同步跟踪到哪儿。

  他一边观察着靶标,一边默念着:“风速9.5米/秒,流速0.4米/秒,距离4千米,弹丸飞行时间5秒……”所有的参数都已经了然于心,刘振华紧张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

  一切似乎很顺利,射击就要开始了。就在这时,一朵积雨云从左侧飘了过来,一段雨幕将榴炮与靶标隔离开来。

  “打还是不打?”雨虽然不大,但对视线和弹道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眼看接近预定射击时间,指挥员询问刘振华的意见。

  “战场上哪有因为下雨,就不打仗的道理!”刘振华搓了搓手,估摸着射击时的雨量,重新装订射击诸元。根据经验,他在距离上又多加了10米,以抵消雨水对弹道的影响。

  一眨眼的工夫,雨点又大又急,使靶标观察更加困难。刚才还能清楚看见的靶标,现在只剩下一个模糊的、时起时伏的小点,白色的大桶已经彻底融入海浪和雨幕中了。

  刘振华的眼睛紧紧贴在直瞄镜上。“在靶标即将隐入波谷时开火,靶标与弹丸正好能交会在波峰处,此时靶标浮动速度最慢,可有效提高命中率。”刘振华心中打好了算盘。

  “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刘振华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句话,自己和“搭档”的训练水平今天该亮亮相了。

  射击时间到了。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开火”,刘振华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盯着靶标。这一刻,仿佛心跳都停止了。在目标隐入海面的一刹那,刘振华按下了射击按钮。

  一声巨响,炮弹穿雨而去,强烈的气旋使得雨滴都四散飞开,远处的靶标应声而破。

  首发命中,正中靶心!

  本版文字:徐 燕 李吉祥 邢龙龙 焦舒润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