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培育不戴军衔的卫勤精兵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培育不戴军衔的卫勤精兵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2023-02-17 09:55

培育不戴军衔的卫勤精兵

——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提高非现役人员遂行任务能力新闻调查

  ■黄宗福 郝东红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黄小春

  编者按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如何让文职人员、聘用制人员与现役官兵同频共振,一起为强军事业增砖添瓦,是摆在许多单位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近年来,在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指导下,第901医院积极引导激励非现役人员立足岗位实际、争当卫勤精兵,取得明显成效。

  图①: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文职人员战斗在抗疫一线。

  图②:文职人员参加战场救护技能比武。

  图③:聘用制人员黄小琴在抗洪一线巡诊。

  图④:聘用制人员参加医疗救护技能培训。

  图⑤:文职和聘用制人员参观院史长廊。

  图⑥:聘用制人员与现役官兵一起学党的二十大精神。

  郝东红、童一波摄

  制图:扈 硕

  “你们治好了我的病,也温暖了我的心”

  战创伤救治是军事医学的重要内容。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谈起战创伤救治,大家不约而同地会提到文职人员徐媛媛。这几年,徐媛媛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取得的国家发明专利,均与战创伤救治相关。眼下,由她牵头的重点课题《一种新型战时创面负压治疗装置的研究》正处于攻坚阶段。

  徐媛媛出身军人世家,爷爷是老红军,大伯、二伯是退役军人。受长辈影响,她从小立下了从军报国的志向。作为一名护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她毅然报考军队文职人员,成为第901医院的一名护士。

  一次,一位90多岁的老干部来医院就诊。为老人护理伤口时,徐媛媛注意到他胸前有一条半尺来长的伤疤,身上还有数个小疤。原来,老人在参战中多次负伤,受战场条件所限,一些伤口处理不彻底,弹片留在了体内,留下的伤疤也很明显。

  老人的伤疤让徐媛媛深受震撼。治愈病痛,是人民军医的天职。既然战伤无法避免,那么就要用最好的办法治伤、疗伤。徐媛媛下定决心,一定要掌握战创伤救治的过硬本领。

  她主动报名参加重症监护和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以优异成绩取得两项专科护理证书。随后,又考入国内某知名伤口造口治疗师学校深造,而当时全国拥有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资格证书的不足千人。学习期间,她每天坚持对医疗替代品进行分层解剖,了解皮肤各层结构,再一针一针练习缝合。

  学成归来,徐媛媛主动申请开设伤口造口门诊。如今,伤口造口门诊已成为医院的特色科室。作为门诊负责人,徐媛媛精心治疗每名患者,治愈患者送来的锦旗挂满了科室的一面墙。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徐媛媛的职业生涯,深受一名老军医的影响。该院骨科老主任李嘉寿从医多年,始终把病人装在心里。每次徐媛媛过去给他做护理时,他总会反复念叨“多看看……多想想……”徐媛媛明白,那是老主任在叮嘱她:一定要多学专业本领,多为病患着想。

  正因为有了“多看看、多想想”的医风传承,在支援武汉抗疫期间,徐媛媛和战友们为病人提供了精心周到的服务。一位病人出院后在感谢信中写道:“你们治好了我的病,也温暖了我的心。每当看到你们白色防护服上画的鲜花、写的励志诗句,我就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数量上占大头,在工作中也是主力”

  重症监护科,随时上演与死神的赛跑,对医务人员能力要求很高,代表着一所医院的专业水平。目前,医院重症监护科文职、聘用制人员占到98%。与重症监护科类似,急诊科文职和聘用制人员占比也超过九成。

  采访中,记者得到两组数据:文职和聘用制人员占到该院总人数九成以上,其中,70多人担任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护士长助理等管理职务;2022年,医院由非现役人员牵头研发并应用于临床的专利技术达106项,创新的16种疗法为军地患者解除了病痛。

  “文职和聘用制人员在数量上占大头,在工作中也是主力。”医院院长胡立洋讲起一连串事例——

  2020年7月,安徽省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医院奉命抽调卫勤力量遂行医疗救援任务,其中一半以上为文职和聘用制人员;

  2021年12月,上级在驻皖某部组织战伤救治技能比武,医院参赛人员中,文职和聘用制人员超过四成,其中10余人摘金夺银;

  2022年5月,医院抽组力量参加上级组织的卫勤保障演练,55%是文职人员……

  2020年庚子除夕,医院受命抽组医疗队支援武汉抗疫,文职和聘用制人员与现役人员一样,争相递交请战书。

  拉得出更顶得上。武汉抗疫期间,一名患者急需气管插管抢救。当时,医生实施插管抢救需要佩戴的正压头套尚未配齐。“身穿迷彩服,老百姓就把我们当成人民军医。群众遇到生命危险,我们哪能瞻前顾后?”聘用制医生何秀玉当机立断,使用医疗垃圾袋做成简易头套,成功对患者实施了抢救。

  “文职和聘用制人员长期在部队工作,集体荣誉感、职业认同感很强,关键时刻也是兵。”医院政委颜鹏飞向记者讲述了一段比武的故事。

  一次,无锡联勤保障中心组织战场救护专业技能比武,文职护士莫丽娜主动请缨。按照比武规则,她要在全副武装的状态下,完成蛇形跑、低姿匍匐、侧姿匍匐等一系列战术动作,再将60多公斤重的模拟伤员搬运到掩体内,这对身材娇小的莫丽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提高成绩,莫丽娜一天到晚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同事看了心疼,劝她戴上护膝护肘,但她认为这会影响受力感受,失去对伤员情况的准确判断。最终,靠着一股拼劲,莫丽娜冲进决赛,创下佳绩,为此同事们送她一个绰号:“小猎豹”。

  “组织给我平台,我还组织精彩”

  载誉归来,莫丽娜受到医院隆重表彰,其事迹还上了联勤保障部队微信公众号,成为官兵、员工敬佩的精武标兵。像莫丽娜一样,医院不少文职人员、聘用制人员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而受到褒奖。

  “我们像对待现役官兵一样,对文职人员、聘用制人员有功必奖、有责必追。”医院领导告诉记者,他们统筹抓好现役、非现役两支队伍建设,形成了各类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的生动局面。

  以荣誉凝聚人心。医院规范非现役人员奖励项目,每年按5%的比例评选一批优秀员工,按20%的比例确定嘉奖和标兵数量,并结合大项任务,广泛开展立功创模活动,增强非现役人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在支援武汉抗疫的40多天里,文职人员、门诊部护士长都模勤,每天完成值班任务后,坚持为患者做中医理疗。在隔离病房内,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走路都会气喘吁吁,一套中医理疗做完,都模勤已是汗流浃背。因表现突出,都模勤火线荣立三等功、火线入党、火线晋升职称。

  以绩效催生士气。医院出台《聘用制员工薪酬待遇调整方案》和《聘用制员工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建立综合考虑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和贡献因素的薪酬架构,形成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鲜明导向。

  此外,他们还建立聘用制员工参与下部队巡诊、基层卫生机构帮扶和出差等离岗薪酬激励制度,以及未休假补助制度,激发聘用制人员服务官兵、保障打赢的积极性。

  前不久,刚刚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聘用制人员殷慧群博士,成功入选医院“振翅雁”型人才库,享受每月3000元的人才岗位津贴。

  以竞争激发活力。近年来,医院出台《聘用人员管理岗位竞聘办法》《聘用人员“人才库”遴选办法》等6项措施,拿出部分非编岗位,采取擂台赛的形式组织符合条件人员公开竞聘,撑高他们成长成才的天花板。

  “组织给我平台,我还组织精彩。”从某知名医院进修归来的聘用制医生马涛,成功竞聘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岗位。像马涛一样,一批聘用制人员在竞争上岗活动中脱颖而出,以饱满的热情、过硬的技能投身到卫勤保障事业中。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画好“同心圆”,汇聚发展“向心力”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