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社交媒体战场上的认知对抗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社交媒体战场上的认知对抗

来源:解放军报2023-02-02 10:06

  ●社交媒体在议题策划上的“无形操控”、信息制作的“无痕嵌入”、信息传播方式上的“无缝链接”,能够有效达成对受众“无感入心”的影响

  近年来的局部战争实践表明,现代战争往往同时在两个战场打响:一个是现实空间人员和装备较量的战场;另一个是赛博空间信息与认知对抗的社交媒体战场。社交媒体战场上的认知对抗,旨在塑造目标受众认识、定义、理解事件的宏观框架,并通过宏观框架下的定制信息发送,争取影响目标受众的行动,继而通过影响关键认知因素,对现实战争构成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信息传播机制的联动叠加,使得社交媒体对抗样式呈现出复杂性和综合性,但关键都是开展对目标受众的认知争夺。目前可以被清晰识别的对抗行动,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信息扰动。即在社交媒体发布特定信息,影响目标受众对真实交战态势的认识,继而塑造其立场、改变其行动。当前,社交媒体已经发展出即时通信、移动直播、图片视频、游戏娱乐等多种类型平台,基本实现了对传统媒体的类型覆盖与功能替代,其生动丰富的媒体形式使人们极易对传播内容产生认同。当前全球社交媒体用户超40亿,一旦对某些敏感事件反应过快过热,将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和社会影响。2012年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军方通过“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社交媒体账号,不断发布战场信息,既发布信息表明己方立场,也通过宣扬战果来体现军事威慑。其对手哈马斯也不甘示弱,充分利用“卡桑旅”账号进行舆论反击,通过塑造弱者和受害者形象争取国际支持。双方行动被媒体冠以“推特战争”,此举也标志着战争正通过社交媒体向认知域拓展。

  话语竞争。即竞争性地发布关键性评价指标,继而构建基于相应标准的话语环境,潜移默化地塑造有利于特定一方的认知框架。当前,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评论传播叙事,逐步影响公众认知,进而助力战争或政治目标达成的“拖钓”策略,正是这一行动样式的主要表现。其主要做法是,在热点事件中通过散播虚假性和误导性言论的方式“带节奏”,由此唤醒社交媒体用户既有认知偏见、选择性地塑造目标受众认知框架、激化目标受众认知对立、加剧网络空间甚至社会舆论紧张态势。同时,在智能化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推荐技术支撑下,“拖钓”者大量散播的虚假和误导信息传播指向性更强,群体效应更加明显,加之社交机器人、自动播报、声像拟合、沉浸式体验等技术应用推波助澜,用户也就更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持续影响,认知更易被影响或裹挟,进而形成或激化其对某一议题的认知偏见和情绪心理。近年来,“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在诸多国际重大事件中的充分运用表明,社交媒体在议题策划上的“无形操控”、信息制作的“无痕嵌入”、信息传播方式上的“无缝链接”,能够有效达成对受众“无感入心”的影响。

  舆论遮蔽。即在特定时间配合特定的线下行动,包括军事和政治领域的具体行动,制造特定类型的舆论以广泛占领舆论场,继而影响舆论走向。这一行动样式目前主要通过社交机器人等智能媒体实现。据国外研究机构调查发现,从各类社交媒体平台收集到的链接至2000多个流行网站的120万条“推特”帖子中,有66%为机器人所分享。有研究认为,施加认知影响常用有效的手法是借助机器学习挖掘用户情感、偏见来筛选、锁定最易受影响的受众,而后将定制的“精神弹药”快速密集地“射向”目标群体。即通过大量“假消息”和“不准确的信息”有意识地塑造并精心编造所谓“事实”甚至是谣言,实施精准投送后在目标受众中形成“首因效应”,再经智能媒体的广泛传播和网络水军的“谎言漫灌”,形成“被改变的事实”,混淆目标受众对“事实”真相的认知,从而达到影响其心理、操纵其认知的目的。

  信息封锁。即对敌信息传播渠道实施技术攻击、封锁乃至物理摧毁,让双方在认知对抗中处于非对称、不平衡的状态,从而垄断命名权、阐释权和议程设置权,对目标受众进行强势“认知塑造”。当下,西方国家经常利用掌握根服务器等技术优势,侵犯、控制他国互联网以及网络通信。2009年,美国政府授权微软公司切断叙利亚、伊朗、古巴等国的互联网即时通信端口,致其网络瘫痪,试图把它们从世界互联网中“抹去”。2022年,社交媒体平台“脸书”公开宣布限制俄罗斯、伊朗等国的部分媒体,并对其进行身份标注,删除这些媒体针对美国的宣传,以此获得认知对抗中的优势地位。但基于互联网世界“如有封禁,就绕过它”的一贯准则,现实操作中很难真正实现对对手信息的完全封锁,社交媒体战场仍将充斥着包括虚假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相互纠缠的“战争迷雾”。(段文灵 刘甲立)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