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展示新时代革命军人之美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展示新时代革命军人之美

来源:解放军报2023-02-01 10:5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美?当前,在冗杂的信息流和多元思想观念冲击下,一些官兵的认知特点、接受习惯、审美视角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如何树立符合新时代革命军人身份特点的审美标准,是每名官兵必须回答的一个课题。

  美在初心如炬。习主席曾深刻指出,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对新时代革命军人来说,只要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就会将信仰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紧跟党走,做党的好战士”的张富清,用60多年时间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考虑的不是“我需要什么”,而是“党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铁心永向党的忠诚信仰,精神高地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追求这种美,需要新时代革命军人坚持用奋斗书写信仰,用汗水滋润信仰,用生命守护信仰,继承好、发扬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用信仰砥砺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

  美在百炼成钢。“部队是座大熔炉,进来一身铁,出去满身钢。”对于生来为战胜的军人来说,百炼成钢是最美的成长,精武强能是最美的姿态。回顾90多年奋斗征程,一代代革命军人在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中百炼成钢、建功立业,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追求能力素质的“含金量”“含新量”。2014年初,海军372潜艇在执行紧急战备拉动暨远航任务中,突遇水下“断崖”急速掉深险情。面对生死考验,该潜艇官兵临危不惧,奋力排险,成功处置重大险情,圆满完成后续任务,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凭着从难从严刻苦训练锻造出的过硬本领,372潜艇官兵用热血书写忠诚,用生命践行使命,在大洋深处立起了舍生忘死、力挽狂澜的最美英雄群像。新时代革命军人要追求的美,就是要通过真抓实训、真打实备练就真本事、硬功夫,紧而又紧、实而又实提升能打胜仗的能力,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美在一身胆气。军人的光荣,来自肩负使命的神圣;军人的价值,来自献身使命的壮举。排雷英雄杜富国用血肉之躯保护身边的战友,一句“你退后,让我来”,彰显了新时代革命军人一往无前、敢于担当的血性胆气。从2015年开始参加边境扫雷,到2018年因伤退出扫雷一线,杜富国进出雷场1000多次,排除爆炸物2400余枚,处理险情20多起。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伍之初的铮铮誓言,用铁胆豪情勾勒出革命军人的血性之美。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军事斗争任务艰巨繁重。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要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以横刀立马的豪气、敢打必胜的底气、舍我其谁的勇气争当强军先锋,“如同一颗上了膛的子弹,随时准备射向敌人的胸膛”。

  美在无私奉献。“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寂寞;你不熟悉我,我也还是我。假如一天风雨来,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无私奉献既是革命军人道德风范的集中体现,也是军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美样子。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为国隐姓埋名30年,呕心沥血,忘我付出。面对亲人的埋怨不解,他总是回答:“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都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我无怨无悔!”就是凭着这种奉献精神,黄旭华带领团队在无图纸、无资料、无外援专家指点的情况下,攻坚克难、亲身试险,谱写了一曲无声的深海壮歌。可以说,军人之美不仅在于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还在于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追求这种美,需要新时代革命军人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岗位、埋头苦干,锤炼攻坚克难的胆魄和能力,保持拼搏奋斗的恒心和韧劲,在本职工作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这样的美才有质感、有内涵、有分量,这样的美才能在强军征程上绽放出夺目光芒。

  (作者:朱志鑫 孙晓冬,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让桥梁自愈、装备隐身,带你了解“物质世界设计师”

  • 海军四川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