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2022年全军军事训练等答记者问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2022年全军军事训练等答记者问

来源:新华网2022-12-30 11:24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张汨汨)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2022年全军军事训练等回答记者提问。

  2022年全军聚焦备战打仗 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

  谭克非介绍,2022年,全军各级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部署,聚焦备战打仗,持续加强军事训练条件建设“十四五”规划任务攻坚,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

  一是战训耦合格局加快形成。作战和训练一体化运行机制更趋完善,军事斗争一线练兵形成常态,备战慑战水平不断提升,随时应对现实安全威胁能力有效增强。

  二是体系练兵模式不断深化。战略训练的政治性、实用性、灵活性、层次性有效提升,战区联合训练依案验案路子持续走开,军兵种部队训练支撑联合融入体系的练兵模式更加成熟完善,全军部队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科技练兵质效更加明显。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广泛运用,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形成常态,军事训练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以科技之变主动应对战争之变对手之变的练兵方法更加丰富。

  四是训练条件建设持续改进。大力推进“十四五”规划工程项目建设,体系推进训练基地场地和模拟蓝军建设,训练保障整体布局更加优化,为实战化练兵提供有效支撑。

  中俄“海上联合-2022”展示双方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能力

  谭克非介绍,根据中俄两国年度军事合作计划,两国海军于12月21日至27日,在舟山至台州以东海域举行了代号为“海上联合-2022”的联合军事演习。双方采取红蓝对抗方式,围绕联合封控、临检拿捕、联合防空、联合救援、联合反潜等多个课目进行演练,充分反映了双方战略互信水平和战役战术协同深度,进一步深化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谭克非指出,这项演习主要有3个方面特点:一是体现了两国海军的密切协同。双方派出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等多个兵种力量,在海上集结后直接奔赴演习海域,展开海上行动,表明中俄海军经过10年联演磨合,已形成一套完备的临机协同方法、通信联络规范和联训组织机制。二是体现了两国海军的责任担当。联演以“联合维护海上安全”为课题,两国海军参演兵力采取多样化军事行动样式,共同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畅通,展示了双方加强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能力。三是体现了两国海军的专业自信。这次联演海域受寒潮影响气象海况恶劣,双方舰艇编队经受住大风大浪考验,克服诸多困难、密切协同合作,出色完成既定科目,展现出专业的战术素养和顽强的战斗作风。

  美方如有意全面恢复对话交流 必须拿出诚意和行动

  在回答关于中方暂停中美军事对话机制相关问题时,谭克非表示,是非不容混淆,中方取消中美两军三项交往活动,是针对美方蓄意制造重大危机、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反制,前因后果一清二楚,美方对此心知肚明。近一段时间以来,美方连续发布多项涉华负面政策文件和法案,大肆鼓噪大国竞争,渲染炒作所谓“中国威胁”,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进一步破坏两军沟通交往的基础和氛围。

  谭克非指出,中方重视发展中美两军关系,两军工作层面沟通也未中断。但美方不能既寻求与中方全面恢复对话交流,同时又不断损害中方利益,更不能颠倒原委,将取消两军部分交流的责任甩给中方,天下没有这个道理。美方如果真想与中方开展积极的、建设性的对话交流,就必须拿出诚意和行动,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积极为两军关系重回正轨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日方不要重走以邻为壑、与邻为敌的老路

  有报道称,日本近日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整备计划》等安保文件,将中国定位为“迄今最大战略挑战”,并写入日本将拥有打击敌方国家导弹发射基地的“反击能力”、扩充防卫费、台湾问题等内容。在回答记者相关问题时,谭克非表示,日方有关文件涉华内容歪曲事实、充斥偏见,刻意渲染所谓“中国威胁”,抹黑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正常军事活动,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制造地区紧张局势。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谭克非说,事实证明,中国是世界各国发展的伙伴与机遇,中国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从未挑战谁,更没有威胁谁。反而是日本,近年来严重违背和平宪法和“专守防卫”政策,借所谓“外部威胁”,大幅增加防卫支出,加强太空、反导、高超音速武器等领域军事技术研发,深化美日军事合作,谋求发展所谓“反击能力”,鼓噪同美国搞“核共享”,跟在他国身后搞有针对性的“小圈子”,已经成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的现实“挑战”。

  他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台湾,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日本当年发动侵华战争,给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伤痛记忆至今犹在。日本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中明确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台湾问题没有日方置喙的空间,日方应该做的是牢记历史、反省罪责,信守承诺、谨言慎行。

  谭克非表示,明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回顾历史,只有当日方坚持和平发展、切实尊重他国安全关切时,才能得到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的信任。我们敦促日方认真汲取历史教训,不得在台湾问题上蹚浑水、谋私利,不要重走以邻为壑、与邻为敌的老路,多做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哪里有分裂国家的行径 哪里就有解放军的军事行动

  在回答中国军队涉台军事行动相关问题时,谭克非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行动,针对的就是“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哪里有数典忘祖、分裂国家的行径,哪里就会有解放军的军事行动。民进党当局与其费尽心机盘点解放军出动军机的频次,不如正视历史与现实,看清统一大势与人心向背,好好反省其挟洋自重、以武谋“独”、不断挑动两岸对立对抗、破坏两岸关系的错误言行。

  谭克非强调,维护国家主权、遏制“台独”分裂,始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神圣职责。解放军时刻牢记使命、持续练兵备战,坚决粉碎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干涉图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