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托举战机翱翔的青春力量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托举战机翱翔的青春力量

来源:解放军报2022-12-02 15:45

  不久前,习主席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建设航空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你们以罗阳同志为榜样,扎根航空装备研制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携手拼搏奉献,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非常可贵。”

  罗阳,“航空工业英模”。2012年11月25日,年仅51岁的他,倒在了歼-15舰载机成功起降航母辽宁舰的凯旋途中。国之重器,以命铸之。作为国产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中国航空人矢志报国的铮铮誓言。

  李晓丹在观察产品加工过程。

  刘艳梅进行技术研发。

  今天,距离“航空工业英模”罗阳牺牲之日已10年。

  罗阳虽走了,“航空梦”仍在飞翔。2013年6月,中国航空工业沈飞成立首批“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平均年龄仅30岁。10年来,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参与青年累计超过4万人次,解决各类生产技术问题千余项。

  习主席的回信,不仅鼓舞了12名写信的第一批“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更让成千上万的航空青年以及航空人为之振奋。今天,让我们走近4名第一批“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听他们讲述这10年间新一代航空人的奋斗故事。

  航空工业一级技术专家、沈飞高级主管工程师李晓丹

  信仰雕琢青春岁月

  激光在空气中闪烁,材料按照预设的模样逐层累加,一件件形状复杂的金属零件被“雕琢”成型。

  这里,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工艺研究所。高级主管工程师李晓丹正在运用最新的3D打印设备,生产应用于战机的零部件。

  10年前,怀揣着对航空事业的向往,从东北大学博士毕业的李晓丹加入航空工业沈飞。在这里,她认识了正在为解决舰载机拦阻钩难题而费尽心思的罗阳。

  孙志强对产品进行调试。

  王刚(左二)带领团队研究产品加工方案。

  “罗总带着技术人员一个个推敲细节,不断调整主攻方向和研制模式。我与他只有为数不多的接触,但他那股韧劲,我到现在也忘不了。”李晓丹回忆。

  2013年,随着新型战机对高减重、长寿命、低成本等方面的需求愈发迫切,沈飞公司开始挑战创新难度极大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主动应战,李晓丹受领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增材制造技术,就是人们熟知的3D打印。无论是全新的材料、陌生的工艺,还是高新的技术,在国内航空领域都是一片“空白”。李晓丹和队友们必须加速突破技术瓶颈、尽快打通生产线。

  接受任务后,李晓丹带领同样来自“罗阳青年突击队”的7人团队,同时开展了厂房改造和设备调试工作,每天加班到深夜。有时,李晓丹走出厂房,见到的已然是晨光熹微的黎明。

  “那时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抢时间。”李晓丹说。最后,她和团队成员仅用28天,完成了典型工艺样件的全流程试制。

  首战告捷,并不意味着他们拥有喘息的空隙。从“产得出”到“用得上”,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8个月时间,李晓丹带领团队埋头攻关。为了证明材料合格、工艺合格、零件合格,他们对所有性能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最终,那份800多页的试验报告,承载着他们8个月的心血,托举着第一个增材制造零件飞上了蓝天。

  10年,弹指一挥间。从设想到应用,从起步到成熟,李晓丹作为见证者、参与者、引领者,经历了增材制造技术向前发展的每一步——

  2016年,某型飞机搭载着数十个增材制造零件首飞成功,标志该技术步入工程化应用阶段。目前,我国已规模化地将该技术应用于飞机制造,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只有当它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10年求索,李晓丹始终铭记着罗阳的精神。只有敢于攻坚克难,才能在航空技术创新的大道上一路前行。

  航空工业特级技能专家、沈飞装配工孙志强

  恒于匠心 技无止境

  闭上眼睛,将直径0.2毫米、相当于3根头发丝粗细的铁丝,穿过相差无几的针眼,孙志强只需要几秒钟。

  作为一名装配工,十几年来,孙志强每天都要练习这个技能。

  孙志强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战斗机零部件的装配、调试和检修。现实中的工作远比“铁丝穿针”更复杂。战斗机是高度集成的精密系统,操作空间往往只能容纳工人的双手,有的电路零件甚至无法直接看见。

  为了寻找高效的操作方法,孙志强开始有意锻炼双手的灵活度和配合度,也就是所谓的手感。凭借这份手感,他对零件的外形更加熟稔、操作更加自如,大大提高了装配速度。

  孙志强的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各式各样的故障信息。同事们开玩笑,说他摸透了飞机的“脾气”。他却严肃地回应:“我们的工作容不得丝毫差错,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一手托着国家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这句车间中随处可见的标语,也是深深植根于孙志强心里的座右铭。作为“罗阳青年突击队”的一员,他从榜样罗阳身上深刻感受着作为航空人的使命之重。

  阻尼件,是舰载机独有的一种长杆类零件。它的安装调试及测量既耗时间又耗人力,一度成为装配工作中的一道难关。

  孙志强带领团队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和“头脑风暴”,最终研制出两种新设备,在减少操作者数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翻看孙志强的履历:入职4年,他取得电工、装配工技师资格,成为唯一一名连续两届获得公司“一专多能奖”的复合型人才;入职7年,他取得两项高级技师资格;入职11年,他成为航空工业特级技能专家;入职12年,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表彰为航空工业劳动模范……

  恒于匠心,技无止境。从孙志强的足迹中,我们看到了一名新时代大国工匠的样子。

  “有‘硬骨头’就要啃,有难关就要上。这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冲锋,也是我们作为首批‘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根植于心的担当。”孙志强说。

  航空工业特级技术专家、沈飞总冶金师刘艳梅

  向着梦想加速奔跑

  表情平静,笑容温婉。

  初见之时,人们很难将刘艳梅与焊接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如今42岁的刘艳梅,是沈飞总冶金师,肩负着技术与管理的双重职责,时常奔波于办公室和各个厂区。

  刘艳梅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刚来到沈飞,她主动申请成为制造工程部的一名焊接员。

  在人们惯常的思维里,焊接与女博士两个词之间,应该是没有交集的两条直线。可刘艳梅无暇理会他人的想法,以焊接技术员为起点出发,早就清晰地写进了她的职业规划里。

  刘艳梅深知,未来飞机构件会更趋向大型化、整体化,而飞机生产都是由零部件开始,要想把“骨架”连接起来,焊接技术不可或缺。

  “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刘艳梅感慨。

  深入火花飞溅的焊接生产一线,刘艳梅从不抱怨苦累,反而有了更多的奇思妙想。在一次次诚恳的请教与探讨中,她将车间里的工人师傅变成自己的良师益友。

  在一线“战斗”的经历,让刘艳梅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得愈发紧密。她协助专业主管领导,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实现某项焊接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某种焊接件的变形问题,有效提升了大型壁板件的生产质量……渐渐地,周围的人们都开始对这位“焊接”女博士,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入职仅6年,刘艳梅便成为沈飞焊接与增材技术专业总师。她的责任和压力,也随着身份的变化不断叠加。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保障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她带领着越来越庞大的团队,向着未来加速奔跑。

  10年间,刘艳梅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在“罗阳青年突击队”队旗飘扬的地方,总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指引着他们奔向远方。

  2016年,一天下班后,刚刚担任专业总师的刘艳梅接到生产一线消息:某大型构件出现检测异常。如果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后续的生产进程,甚至耽误部队接装时间。

  刘艳梅当即返回单位,现场成立“突击队”,与技术人员、工人师傅、检验人员一起分析问题原因,制定解决方案。经过一个个连续奋战的日夜,他们成功保障了产品的合格交付。在刘艳梅看来,或许正是那一面突击队队旗,将所有人的心汇聚到了一起。

  “罗阳曾说,航空人的共同梦想是要让中国航空工业在世界竞技舞台上,能从望尘莫及发展到并驾齐驱。这也是我们所有‘青年突击队’队员为之努力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刘艳梅仍在加速奔跑。

  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沈飞铣床工王刚

  千里之行 始于毫微

  “有任何技术难题,就找我们。”这句响亮的承诺,出自沈飞首个创新工作室——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

  这是一个由工人领衔的工作室。

  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由“王刚班”发展而来,汇聚了公司10个生产厂不同工种的80多个技能精英,并通过会员制和淘汰制,保证大家持续提高创新能力。

  打造这一切的,是沈飞集团公司43岁的“王牌铣工”王刚。

  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专利获得者……这是王刚身上一个个荣光熠熠的标签。关于铣工操作的精度,国家相关标准在0.008mm到0.01mm之间。王刚凭借个人努力,将精度提高到了0.005mm。

  “相信创新的力量。”这是王刚的成功秘诀。为了研究铣工理论知识,他购买了一大堆相关资料,将自己扎到书海中去。

  经过钻研,王刚改进了一系列传统加工方法,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获得荣誉,王刚并没将技术私藏,他不但把自己购买的资料全都放在活动室,方便大家借阅,还通过授课交流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王刚班”就此成立,成了沈飞首个以员工姓名命名的班组。后来的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成了沈飞首个创新工作室。

  一次,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接到紧急任务,要加工一套高端制造技术的产品组件。王刚第一时间组织工作室成员讨论。

  建模、编程、加工……双胞胎兄弟兰天、兰海受领任务后,大胆改进加工方法,靠着加工薄壁零件的独门技术,大大提升了加工精度和零件表面质量。

  紧随其后,增材制造专家李晓丹完成复合底座加工,数控车专业的领军人才孙明制作关键辅助部件,钳工大师方文墨进行精密抛光……在工作室的牵引下,沈飞多个专业工种相互配合,共同攻克了原本艰巨的关卡。

  “习主席回信中提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关于这点,我特别有感触。”在罗阳牺牲10周年之际,看到习主席的回信,王刚心潮澎湃——

  “往小了说,一个班组、一个工作室要展开集中攻关,往大了说,沈飞公司乃至整个航空工业都要携手奋进。只有‘联合作战’,才能凝聚起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强大合力。”(刘 敏 本版图片由陈阳拍摄)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