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奔涌浪花见证胜利荣光:临沂舰年轻官兵不断突破奋勇夺魁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奔涌浪花见证胜利荣光:临沂舰年轻官兵不断突破奋勇夺魁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2-11-29 14:50

  乘风破浪,战舰向前。“国际军事比赛-2022”“海洋之杯”水面舰艇专业比赛中,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临沂舰在一次次激烈角逐中不断突破,奋勇夺魁。

  看,奔涌的浪花见证着胜利的喜悦。战舰出击、炮声隆隆……海天之间,临沂舰官兵顽强拼搏的画面被久久定格,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写满了中国军人的勇敢与坚毅。

  ——编 者

奔涌浪花见证胜利荣光:临沂舰年轻官兵不断突破奋勇夺魁

  “跨界”出击

  【人物名片】姜玉龙,海军临沂舰一级上士,曾获6次嘉奖。

奔涌浪花见证胜利荣光:临沂舰年轻官兵不断突破奋勇夺魁

  “向射击地线,前进!”

  接到命令后,机枪射手姜玉龙携带弹夹快跑至射击位置。这里是战舰右侧的耳桥,从射击阵位望去,“海盗”人形靶立在浮船上,随着海浪上下漂浮。对射手来说,这是对眼力和技巧的双重考验。

  “射击准备好!”固定枪支、打开保险、装弹上膛,姜玉龙干脆利落地完成动作,随即向指挥员报告。

  射击命令传来,姜玉龙把右脸颊轻贴在枪托上,左眼微闭,身体稍稍转动,随着海浪起伏的规律,不断调整射击方向。

  当“海盗”再一次出现在觇孔内时,姜玉龙果断扣动扳机。

  “砰、砰、砰……”子弹跃过海面,直击目标。

  “命中!命中!”目力观测员实时报告射击情况。随着最后一个靶标被命中,姜玉龙圆满完成反恐反海盗科目比赛。

  一天后,姜玉龙二度出战,参加“消灭浮雷”科目比赛。

  战舰高速驶向射击海域,稳稳停在射击线上。此时,海面上风力逐渐加大,不时掀起两米多高的海浪,舰艇随之剧烈摇晃。数百米外,直径0.7米的球形“浮雷”只有顶部外露在海面之上,肉眼望去仅有硬币大小。

  姜玉龙镇定从容地走上射击阵位,用肩部顶住枪托,屏气凝神,努力寻找目标浮动的规律。最终,在“浮雷”被托起至浪尖的一瞬间,姜玉龙果断扣下扳机。

  枪口火光闪烁,靶标处激起道道水柱。几秒之后,一股橙色的烟雾升腾起来,姜玉龙成功命中目标。

  弹无虚发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扎实训练。赛前1个月,为了遴选技术过硬的“苗子”,临沂舰组织全舰舰员进行轻武器射击比赛。电航技师姜玉龙在一片惊讶声中第一个报了名。就在大家还在议论“跨界”参赛哪有那么容易之时,姜玉龙已经默不作声地研究起海上轻武器射击方法,并在随后的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

  这在临沂舰所在支队枪炮业务长邢加济看来,一点也不意外:“姜玉龙对枪械非常热爱。每次支队组织轻武器射击训练,他总是虚心学习射击经验,反复琢磨技巧。”

  作为唯一一名参加两项比赛科目的选手,姜玉龙在训练过程中承受着巨大压力。为了尽快弥补技术短板,他白天坚持在射击点位练习据枪瞄准,仔细观察海浪高低起伏的规律,在波峰浪谷间探寻射击的灵感。晚上,他对照实弹训练时的画面与战友交流射击经验,总结命中技巧。

  赛前的一次预先训练,正好赶上海区突降暴雨。姜玉龙毫不犹豫地冲向射击点位。就在跨进耳桥的一瞬间,他看到全身湿透的舰长已经在那里等待。

  “我就知道,你不会因为天气原因退缩!”

  看着舰长信任的眼神,姜玉龙斗志满满,更坚定了必胜的决心。

  经过反复观察训练、尝试总结,他终于摸索出应对不良海况的瞄准技巧,找到了靶标随海浪起伏的最佳射击时机,并在随后的训练中得到验证。

  走下赛场,姜玉龙迅速回归自己的战位。战舰前往锚地抛锚,航道上,渔船、商船多了起来。姜玉龙熟练地操作键盘,规划调整航线,保障战舰航行安全。赛场上的枪炮声渐渐远去,荣誉藏在心底,使命却一如既往清晰。

  “双箭”齐发

  【人物名片】王军凯,海军临沂舰二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

奔涌浪花见证胜利荣光:临沂舰年轻官兵不断突破奋勇夺魁

  清晨,朝阳在海面上勾勒出一道道金色的海浪,几只海鸥时而掠过海面,时而落在舰艏的甲板上歇息。海天之间,临沂舰拔锚起航。

  高耸的桅杆、飘扬的红旗、昂首的主炮……临沂舰像一位身着银色战袍的钢铁勇士,向着赛场发起冲锋。

  上午9时许,参赛舰艇围绕比赛第一个科目——舰炮防空反导,展开角逐。临沂舰主炮火控班班长王军凯与战友密切配合,一招制胜,精准击落靶机,夺得该项目冠军。

  “主副炮齐射防空就是我们苦练的绝招。”看着显示屏上靶机燃烧爆炸的画面,王军凯兴奋地挥动右拳,眼神中跳动着胜利的喜悦。

  两个月前,得知自己将代表临沂舰参加舰炮防空反导科目的比赛,王军凯内心有些忐忑。这次比赛难度很高,参赛舰要在规定时间和弹药数内,击中体积小、速度快的高速靶机,用时越少,分数越高。如何确保在比赛中“一击必胜”,成为摆在王军凯面前的难题。

  经过反复推演和精准计算,一套新战法映入眼帘——主副炮同时开火。

  同时开火意味着更精准的协同。王军凯随即带领班组成员投入训练。他们打破传统思维,反复练习主副炮对同一目标射击,最终达成“千军万马如一人”的默契效果。

  同时开火还意味着对射击时机更精准地把握。高速靶机穿越主副炮共同射击扇面的时间极短,这其间号手的任何迟疑都可能贻误战机。为了压缩射击准备时间,王军凯与战友们专攻精练,不断摸索主副炮指控系统规律,将每一个动作精确到秒,形成肌肉记忆。

  比赛如期而至,两个月的努力即将在这一刻得到检验。

  海面上,临沂舰向着射击准备区驶去。火控室内,王军凯迅速完成对装备状态的最后确认。他深吸一口气,信心满满地向舰指汇报:“战位备便!”

  “比赛开始,中方参赛舰出击!”随着主裁判一声令下,临沂舰加速驶过出击线,进入射击区域。雷达部位严阵以待,持续对周边海空域进行搜索,很快便捕捉到靶机。

  主炮战位里,口令声此起彼伏。靶机距离越来越近,作战室内的气氛愈发紧张。王军凯紧盯屏幕,手指快速敲击键盘,装订射击参数,校对瞄点偏差。

  就在靶机即将进入射击范围的一刹那,临沂舰果断转向,将舰艇调整至最佳射击阵位。与此同时,王军凯和战友们迅速调整火炮射击角度。“雷达稳定跟踪!”目标已被牢牢锁定,他一手抓起电话,一手稳稳地按在发射按钮上。

  “主炮跟踪好!”“副炮跟踪好!”作战指挥室内几乎同时接到报告。

  “开火!”指挥员一声令下,主副炮同时对空射击。霎时间,数百发弹药倾泻而出,在高空中编织出一张密集的火网。透过望远镜看去,飞速移动的靶机被精准命中,在空中燃起火焰,随即爆炸解体,坠入大海。随后的成绩通报中,主裁判宣布,临沂舰夺得该项目的第一名。

  透过主炮战位的显示屏,王军凯望向那一方空域,只见硝烟散去,碧空如洗。战舰的主桅杆上,五星红旗正伴着胜利的歌声迎风飘扬。

  主炮的心跳

  【人物名片】战伟程,海军临沂舰一级上士,先后6次获评“优秀士官”。

奔涌浪花见证胜利荣光:临沂舰年轻官兵不断突破奋勇夺魁

  “战斗警报!”急促的警铃声响起,全舰官兵火速就位。按照舰炮对海射击科目比赛抽签顺序,临沂舰首个出击,向射击海域进发。

  海面上雾气蒙蒙,风忽强忽弱。临沂舰主炮控制室内,对海作战部门主炮班班长战伟程扫了一眼舱壁上的时钟,随即投入赛前准备工作。

  舱外,白浪翻滚。从裁判组的无人机辅助镜头里看去,白色的靶标在数千米外的风浪中若隐若现。恶劣的海况不仅增加了发现目标的难度,也将对射击精度产生一定影响。

  控制室内,战伟程紧盯显示屏,双手不断调试着光电仪器,在波峰浪谷间捕捉着目标。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雷达部位通报了目标概略方位,战伟程迅即操作瞄准系统对目标方位进行搜索。突然,一段白色的光影跃入视野。

  “发现目标!”几乎在同一时刻,主炮调转炮口,战伟程迅速完成对目标的识别、锁定。一个个射击要素随即被汇总到主炮控制室,战伟程调整射击修正量、校对瞄准信息,舰员们屏住呼吸,等待炮弹出膛的那一刻。

  “准备完毕,请示射击!”战伟程清晰洪亮的口令打破了舱室的寂静。

  “开始射击!”

  “轰!轰!轰!”顷刻间,一连串炮弹夹杂着火光破膛而出,战舰随之震颤,隆隆的炮声响彻海天。

  “命中靶标!”不一会儿,驾驶室甚高频里传来临沂舰命中的消息,喜讯随即被通报至战舰的每个角落。

  战舰胜利返航。前甲板上,战伟程带领班组成员开始对主炮进行维护保养。炮口缓缓放平,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扑鼻而来。在擦拭完炮膛后,战伟程拎起工具箱,一头钻入炮台狭窄闷热的操作间,检查电路、加注滑油、加固零件……

  “老伙计,这回你可立大功啦!”保养结束,战伟程抚摸着身边这个朝夕相伴的钢铁“战友”,一向严肃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作为曾多次参加主炮射击比武的“老将”,这不是战伟程第一次命中目标,但在国际赛场上亮相,却是头一回。

  备赛期内,临沂舰多次进行实弹射击,为防止主炮各零部件出现磨损,每次实弹射击结束后,战伟程都要第一时间对零部件逐个摸排检修。

  翻开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详细记载着射击训练中的各项数据和舰炮保养的注意事项。舰炮什么时候换滑油,什么时候换零件……战伟程心里门儿清。

  正是这份“走心”,让战伟程自信满满。在全舰所有的武器系统中,主炮使用频率名列前茅,但在他的精心维护保养下,数次预先训练中,主炮实弹射击从未出现任何故障。在战友们看来,战伟程早已成了主炮最关键的“部件”。

  “临沂舰入列10年,这门炮也陪伴了我们10年,我们彼此亲密无间。”10年间,战舰蹈海踏浪,一次次驶入战斗航向。每次主炮射击,战伟程总会在心中默数发射的炮弹量,感受每一发炮弹的后坐力。在他看来,那干脆利落的频率,一如主炮的心跳。

  一号“助攻”

  【人物名片】刘清晗,海军临沂舰一级上士。

奔涌浪花见证胜利荣光:临沂舰年轻官兵不断突破奋勇夺魁

  “航向×××!”“航向×××,到!”

  “向右×度!”“向右×度,到!”

  驾驶室内,一级上士刘清晗端坐在战位上,不时举起望远镜,透过舷窗观察着舰艇前方的开阔海域。只需稍稍带力便可轻松转动的操舵仪,被他紧紧地攥在手中。

  这是驾驶室的中心位置。作为钢铁战舰的操舵员,他操控着战舰航行的方向,每个动作都必须确保及时准确。

  “海洋之杯”四个科目比赛,按照比赛规则,从裁判下达出击指令开始计时,至参赛舰艇完成射击、驶离比赛区域结束。裁判会根据射击效果和用时长短决出最终成绩。

  “这次比赛,你的压力不比任何一个人小!”任务部署会刚一结束,舰长便拍着刘清晗的肩膀说道。除了要求各科目的相应号手在第一时间命中目标、完成射击以外,能够操纵舰艇用最短的时间抵达射击阵位,为号手创造绝佳的射击条件,也是制胜的关键因素。作为一号“助攻”,刘清晗清楚地知道每项科目中自己所担负的职责。

  在第一次预先训练中,临沂舰所处海域天气突变,薄雾阻挡视野。舰艇在浪涌的作用下不停地摇摆,给发现靶标和舰艇机动都带来不小的挑战。刘清晗虽然成功操纵舰艇抵达阵位,却比预期时间多了15秒。

  “绝不能因为打舵不及时,延缓了比赛进度!”在随后的海上训练中,刘清晗不断探索舰艇操舵转向时机。他带领班组成员收集气象数据,记录航向、航速变化,苦练打舵“一把准”的硬功夫。港岸训练时,他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针对不同海况制订预案,详细确定各种情况下舰艇的转向点、变速点以及舵角修正量等关键信息。

  比赛当天,海上风力逐渐增大,海浪不断拍打舰舷,战舰起伏摇摆,恶劣的海况让比赛难度系数成倍增加。

  接收到裁判组发出的指令后,临沂舰加速驶入预定海域,刘清晗准确操纵舰艇转向,不时用望远镜在概略方位搜索目标,终于在浪涌间发现了时隐时现的靶标。紧接着,他迅速调整舰艇位置和航向,高速机动的临沂舰如同一把利剑,直抵射击区域。

  舰艇经过最后一个减速点,距离射击点位还有30米。突然,海上风力陡增,浪涌随之增大。眼看航向可能出现偏移,刘清晗果断打舵,舰艇借助惯性,稳稳地停在射击点位。

  紧张的比赛随即打响,此起彼伏的口令声、子弹出膛的轰鸣声、仪器设备的运转声,在刘清晗的耳畔交织出一曲战斗乐章。

  “命中目标!”激动人心的消息传来。来不及鼓掌庆贺,刘清晗第一时间操纵舰艇加速驶离射击区域。

  在舰艇驶过撤出线的一刻,刘清晗终于舒了口气。不知不觉间,紧握舵盘的手心已满是汗水。

  舰艇返港,阳光透过驾驶室舷窗照在舰员们的脸上。胜利的喜悦还在传递,刘清晗目视远方,手中的操舵仪握得更紧更有力。

  文字作者:王冠彪 杜 钰 王泽洲

  图片:施敬雨 孙 鑫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举行

  • 扎根山村的“姐妹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