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2-11-21 10:22

  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谈

  在全党全国全军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习主席带领军委一班人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表明新一届军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的鲜明态度,并要求军委联指中心认清地位作用,牢记职责使命,努力建设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的战略指挥机构。这要求全军抓住时机,积极作为,加快提升联合作战指挥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推进侦察预警、联合打击、战场支撑、综合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军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指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有学者对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00多个著名战例进行定量分析后得出结论:指挥系统对战局胜负的作用,相当于参战部队战斗力总和的40%。现代战争参战力量多元、战场空间多维、作战行动多样、指挥行动复杂,对作战指挥的战略性、联合性、时效性、专业性、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能力建设,对核心军事能力生成,对作战进程和结局,越来越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甚至直接决定战争胜负。对没有先进作战指挥体系的一方来说,必然处处被动,更谈不上消灭敌人了。

  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是我军孜孜以求的目标。这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对我军领导指挥体制进行整体性重塑,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通过改革,健全了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组建了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形成了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联合指挥更加顺畅,联合行动更加高效,联合训练更加常态,联合保障更加协调。

  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不单单是作战指挥链的事情,全军官兵皆有责任;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要形成化学反应,在理念、手段、流程、制度、文化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只有强化全局意识,加强协同配合,培育联合文化,形成整体合力,才能防止相互掣肘、推诿扯皮,变过去各自为战、情报难互通为联合侦察、多“情”能共享,变过去指挥上“各唱各的调”为联合决策、群策群力,变过去火力上“各打各的靶”为联合打击,最终实现攥指成拳,取得最佳毁伤效果。

  现代战争联则强、合则胜。联合的基础在网络,制胜的关键在指挥。网络犹如人体神经系统,将各个要素连接成一个整体;指挥犹如大脑中枢,有效协调控制力量聚合和能量释放。我们要充分释放新体制效能,进一步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将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等系统融为一体,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起来,打通联合作战全系统全流程链路,使部队行动如臂使指、如虎添翼,尽快提升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张永刚 赵朋飞)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