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岩罕陆——“大象就像我的家人”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岩罕陆——“大象就像我的家人”

来源:解放军报2022-11-21 10:04

  热带雨林的清晨,云雾缭绕,鸟语啁啾。

  拨开身旁肥厚的芭蕉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象谷景区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组长岩罕陆踏着湿润的泥土,向雨林深处进发。他的前方,是勐养自然保护区150万亩原始森林;他的身后,蜿蜒的足印深浅不一。

  黝黑的皮肤、紫红的脸庞、斑白的鬓角,47岁的布朗族汉子岩罕陆,看起来比同龄人略显沧桑。日晒雨淋,风餐露宿,每天徒步10公里以上……过去20多年里,岩罕陆追寻野生亚洲象的足迹一路向前,从毛头小伙成长为野生亚洲象行为习惯方面的专家,从“象爸爸”升级为“象姥爷”……

  理了理褪色的迷彩双肩包,正了正磨毛了边的迷彩遮阳帽,身穿墨绿色工装的岩罕陆面露笑容:“森林就是我的家,大象就像我的家人。”

  “我是森林的孩子,最适合这项工作”

  从岩罕陆记事开始,他的衣服大多是绿色——与热带雨林相同的颜色。

  1975年,岩罕陆出生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有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境内大多数野生亚洲象栖息的家园。

  在岩罕陆的童年记忆里,野生亚洲象不时“光顾”他所在的小村庄。有一次,大象到他家“造访”,“毫不客气地吃了地里种的稻谷、玉米”。对于这些体型庞大却憨态可掬的“大朋友”,岩罕陆内心充满了好奇。

  长期生活在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大象对色彩鲜艳的事物十分“敏感”。为了避免象群受到刺激攻击人类,当地村民的着装,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绿色。

  岩罕陆不曾想到,这抹“从小看得最多的颜色”,会浸染他的青春,成为他一生的底色。

  1994年,村里传来征兵的消息。怀着对部队的向往,岩罕陆兴冲冲地报名应征,成为原武警云南森林总队某支队一名战士。穿上“橄榄绿”,年轻的岩罕陆意气风发。巡逻在崎岖的山路上,穿梭在荆棘丛生的雨林中,岩罕陆和战友们为保护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不遗余力。

  3年的森警岁月,让岩罕陆的体格更结实、意志更坚定。面对一段时期盗猎现象增多和天然林面积减少的现象,他愈发认识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不是小事情”。

  1997年,岩罕陆退役。得知家乡野象谷景区正在招聘护林员,他的脑海中关于大象的回忆一下子翻涌起来:林间清新的空气,嬉戏打闹的象群……岩罕陆第一时间报名应聘。

  “我当时一腔热血,家人却不太支持。”岩罕陆说,与野生亚洲象打交道,常年跋山涉水、工作条件艰苦。他反复劝说家人:“野生亚洲象数量越来越少,如果不去守护,它们未来很有可能就消失了……我是森林的孩子,最适合这项工作。”

  换上墨绿色工装,岩罕陆正式开启守护野生亚洲象的人生历程。

  2005年6月,野象谷景区成立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业务能力突出的岩罕陆主动请缨加入。迄今为止,他是在这一艰苦岗位坚守时间最长的队员之一。

  “大家叫我‘象爸爸’,我就要尽到职责”

  “小断鼻”“小缺耳朵”……每次见到野生亚洲象,岩罕陆几乎都能第一时间叫出它们家族的名字,“每个野象家族都有自己的体貌特征,为了区分,我们就以这种方式给它们命名。”

  长期追踪野生亚洲象的活动轨迹,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岩罕陆和同事们被许多游客称为“象爸爸”。这个称呼,岩罕陆当之无愧——哪一个野象家族经常在哪个区域出没,哪一个家族增加了新成员,他都了如指掌。

  “大家叫我‘象爸爸’,我就要尽到职责。”岩罕陆说。

  加入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的第二个月,岩罕陆就参与救助了一头野象。那天,岩罕陆正蹲守在一棵大树上对野象群进行跟踪观察,象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吼叫。他和其他小组成员小心靠近,在河道里发现一头名叫“然然”的雌性小象。

  “小象左后腿被兽夹夹住,伤口很深并出现溃烂,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岩罕陆不敢耽搁,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山高沟深,夜黑难行,救援力量难以第一时间赶到。为避免附近象群、野兽对“然然”的二次伤害,岩罕陆和同事们通宵警戒,精心守护。救援力量到达后,他又不顾一夜没合眼的疲劳,带领大家采取“迂回靠近”战术,花了3个小时将“然然”与家族隔离开,随后送至救助中心施救。

  多年来,岩罕陆详细记录着每个野生亚洲象家族的情况,留下每头野象的个体信息。然而,许多野象虽是他们的“老朋友”,却不一定会给他们“好脸色”。

  “亚洲象看起来可爱,实际却是很危险的动物,它们跑起来比人快。”岩罕陆说,野外巡查时,与野象“狭路相逢”是常有的事,因此必须时刻和它们保持安全距离,“人和象都要安全”。

  2013年春节,野象谷野象出没频繁。大年初三那天,一群野象行进到景区游道附近时,突然冲向游道上的几百名游客。岩罕陆回忆:“我当时距离象群很近,为了转移它们的注意力,只好采取紧急驱离手段。当时顾不上大象会不会向我攻击,好在最终有惊无险……”

  如“慈父”般呵护着象群,如“严父”般坚守着安全底线。与野生亚洲象朝夕相处,“象爸爸”岩罕陆对它们的感情愈发深厚。

  2019年9月,“然然”产下一头小象。得知消息后,岩罕陆激动不已。从“象爸爸”升级为“象姥爷”,幸福的笑容挂在他的脸上。

  “我们的努力,大自然是有回应的”

  从2020年春天到2021年秋天,一场说走就走、跨越1000多公里的旅行,让野生亚洲象“断鼻家族”成为全球明星,也让它们的家乡野象谷受到各方关注。

  为保障人象安全,“断鼻家族”南归途中,熟悉它们的岩罕陆作为“救护先锋队”成员之一,参与象群引导行动。在环境复杂的森林中,先进监测设备有时很难发挥作用。无人机都找不到象群的时候,岩罕陆和队友们只能依靠经验,根据大象留下的粪便、脚印锁定方向,及时疏散周边居民。

  “那段时间的确很累。”岩罕陆说,为避免惊动象群,追踪的人员不能多。他和另外两名队友“一路狂奔”,连续追了20多天。

  2021年5月31日,发生在云南省玉溪市洛河乡的一幕,岩罕陆记忆犹新。那天晚上,象群沿着公路走到玉溪郊区。面对堵在路口的卡车和围观的人群,一头野象不顾引导,“执意”向市区方向走去。千钧一发之际,岩罕陆一边劝说人群远离野象,一边交替用汉语、傣语呼喊大象家族的名字。让人们没想到的是,随着一声声“断鼻、断鼻”的呼唤,野象真的调转了方向。通过食物引诱,他们最终引导象群绕开了人群密集的市区。

  直到今天,岩罕陆说不清那头野象是否真的听懂了他的呼唤。在他看来,这或许正是自己与“断鼻家族”多年来建立的默契。

  寻象这些年,岩罕陆多次体验过这样的“暖心瞬间”。一次跟踪观察中,正在山坡上悠闲觅食的“然然”发现了岩罕陆。它友好地转过身,前腿弯曲,鼻子轻轻晃动,像是深深鞠了一躬……

  “我们的努力,大自然是有回应的。”面向广袤森林,岩罕陆深有感触地说。

  守着野象,也守着艰辛。“饿了就着辣子吃冷饭,累了就在山里睡,渴了喝点小溪水,大象来了就上树”,工作虽然辛苦,岩罕陆却乐在其中。在岩罕陆和同事们的守护下,截至2021年底,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达到360头左右,比2018年增长超过60头。

  “我们为观测、保护和救助野生亚洲象提供了许多一手资料,工作苦是苦了点,却很有意义。”在岩罕陆心中,人象和谐共处,是最美好的生态图景。(陈典宏 柯 穴)

  图①:岩罕陆与野生亚洲象在一起。 图②:岩罕陆记录野生亚洲象监测信息。 图③:岩罕陆观察野生亚洲象粪便。受访者供图

  制图:扈 硕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今年前6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同比增长76.9%

  • 贵州榕江:送别抗洪抢险救援队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