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和我的连队丨侦察连指导员: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
首页 > 军事频道> 滚动大图 > 正文
[责编:董大正]

我和我的连队丨侦察连指导员: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2-11-18 10:18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出席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 习近平接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

  • 习近平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和终身名誉主席巴赫

  • 一组图回顾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精彩瞬间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我们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顺应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立足产业需求侧职责定位,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等,依托项目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5-11-10 10:07
ASC26报名链接:https://www.asc-events.net/StudentChallenge/ASC26/Register.php
2025-11-07 15:58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6日11:00—14:00,地磁发生强烈扰动,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为橙色警报级别。
2025-11-07 13:39
阿特拉斯的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务,利用探测器观测暗弱天体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了技术试验,积累了经验
2025-11-07 09:3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4年8个月,目前状态良好。
2025-11-07 09:31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凝聚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2025-11-07 09:29
谈及人形机器人何时能从“炫技”转向应用落地,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焦继超提出了分阶段的发展预期。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表示,预计明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会出现采购交付数量过万台的企业。
2025-11-07 09:28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目光投向脑疾病领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诊断—监测—治疗—预测”一体的大脑实时“观景”。一方面,脑机接口技术可以让神经系统“说话”,通过高精度解码神经信号实现对大脑的“意念读取”和精准诊断。
2025-11-07 09:18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电动车充电慢、冬天“趴窝”、安全隐患大……这些困扰电动出行的难题,迎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0:19
目前,我国约70%的待发现油气资源蕴藏在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及非常规等新领域。如何找到这些宝贵的油气资源,精准绘制“藏宝图”?
2025-11-06 10:1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于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2025-11-06 09:56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加载更多

我和我的连队丨侦察连指导员: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侦察连开展战术训练。戴志霖摄

  作者:李政阳

  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当特种兵的梦。侦察连,是特种兵的摇篮。

  5年前,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侦察连调整组建。

  连队很年轻,连队的官兵更年轻。他们有的来自边防连队,有的来自炊事班,甚至有的来自招待所。连队组织谈心,询问大家为什么来侦察连,得到的回答几乎一致:“想当特种兵。”

  短跑需要爆发力,长跑需要耐力。对侦察兵而言,这两种力量,缺一不可。侦察连的历史,从此由这群年轻的官兵一起跑出来。

  侦察连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火热的训练氛围。澎湃的热情从早操燃烧到夜训,从军官感染到士兵,从酷暑持续到寒冬。

  训练到底有多苦多累,官兵们磨破的作训服知道,双手的厚老茧知道,还有跑坏的作战靴知道。

  我们迎着朝阳出发,汗水与冬天的冷风亲密邂逅,黏在身上形成坚硬的铠甲;我们追着落日余晖,汗水和夏天的热浪在空气里蒸腾;我们背着枪械武装越野,晃动的装具和身体碰出交响曲;更多的时候,我们在400米跑道上全力冲刺,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跑出无数个逆时针轨迹……

  奔跑,能产生令人快乐的多巴胺,也能造成身体疲劳和关节损伤。在侦察连,军龄比较长的官兵,不少人累积了伤病。

  但是,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一颗向往奔跑的心。有的官兵训练受伤后,见到军医的第一句话是:“多久可以正常训练?”

  伤愈归队的战友们,行李刚放下,就急切地直奔训练场。我劝他们多休息几天,他们回答:“指导员,咱侦察连不养闲人。”

  奔跑,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状态。中士王滟漾特别喜欢钻研无人机。到连队后,他坚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知识,持续钻研无人机最新技术,最终在上级比武中崭露头角,荣立二等功。3年来,连队有3名军士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质顺利提干,从侦察连“跑”进了军校,完成了军士到军官的转变。

  奔跑,是一种永远年轻的心态。连队军龄最长的三级军士长朱府云,每次考核都冲在最前列,他的床单最整洁、被子叠得最好。时光流逝,朱府云自律、拼搏的心态从未消减。

  曾经,我并不喜欢跑步。当排长时,我的指导员是全旅跑得最快的军官。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在《解放军报》刊发“凌晨两点的中尉”系列文章2年后,我来到卧虎藏龙的侦察连,担任第三任指导员。曾经的中尉,变成了上尉。和侦察连官兵朝夕相处,酸甜苦辣都尝了一遍后,我学会了尊重每一名战友的现实想法,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难处。

  给战友们创造舞台、提供机会的同时,我也在成长。跟着战友们一起训练,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现在我跑得越来越快。

  当指导员近3年,我想明白了一件事:一个人跑得快是不够的,要想方设法让这支连队跑得更稳、更快。

  奔跑教会了我们什么?是面对困难不等不靠,跑起来就有希望;是永远保持对胜利的渴望,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是不论任何时刻都不能抛弃战友,途中遇到体力不支的战友时,要大声地鼓励他:“别掉队,跟上我!”

  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

  ■李政阳

  让想干的人更有拼劲,让犹豫的人坚定信心,让气馁的人找回勇气

  下午,太阳依旧肆虐。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训练场上,侦察连的小伙子们拼劲十足,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

  皮肤黝黑、身材精干的他们,在攀爬跳跃类课目上游刃有余。他们中有的来自少数民族,从小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具有极好的协调性和爆发力。佤族士兵岩克,这名大家公认的优秀理发员,长期保持着连队400米障碍跑的纪录。

  连队饭堂周围,是一圈宽阔的400米跑道。为了激发大家的训练热情,几名班排长协商后决定:以排为单位组织接力赛,用时最长的排负责打扫饭堂。

  这天下午,体能训练即将结束,“饭堂争霸赛”马上开打。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体育运动的魅力在于,只要努力奔跑,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一排的战友说:“上次二排拿了第一,咱这次可不能怂。”

  二排的官兵说:“咱们的这次目标,就是争一保一。”

  三排精神更足:“已经连续两次都是我们排打扫饭堂了,再输真说不过去。”

  当责任分担到每名战友肩膀上时,会极大地增强集体荣誉感。即便体能相对较差的战友,也会在荣誉面前拼尽全力。

  一个人跑得快,不算啥;一群人跑得快,才厉害。侦察连团结拼搏的氛围,让想干的人更有拼劲,让犹豫的人坚定信心,让气馁的人找回勇气。

  连队组建之初,训练尖子多、能力素质强。不过,一些战友的性格棱角分明,不擅长与他人合作,颇有些桀骜不驯。

  郑超,相貌帅气、性格开朗,是连队公认的颜值担当。新兵时,他因表现突出,曾被央视《军事纪实》节目报道过。连队组建不久,他调入侦察连。由于不熟悉连队环境,到连队的第一天他就想打报告走人。

  渐渐地,郑超发现了连队不一样的地方:在侦察连,没有“老兵负责看、新兵负责干”的说法,所有人无论有多长军龄,都跟着连队的步伐一起干。

  感受到连队团结奋进的氛围,郑超迅速调整状态,长跑训练时,总是冲在队伍最前面。不过,那时的他只是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还没有找到融入连队的办法。

  这时,三级军士长朱府云的一番话提醒了他:“你已经跑成冠军了。下次跑步的时候,不妨降一降配速,鼓励一下跑在后边的战友,你会收获不一样的东西。”后来,郑超尝试调整速度,跑在体能比较薄弱的战友身边,鼓励他们一起奔向终点。

  从一开始不适应连队,到现在越来越热爱连队,郑超成熟起来。他从一名个人能力突出的士兵成长为一个素质全面的军士,具备了一名优秀班长的潜质。由于实绩突出、能力全面,郑超先后带了两次新兵,被训练基地评为“优秀班长”。

  战士张一,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下连以后,很多班长反映,这个兵不好管理。郑超主动请缨:“这个兵我来带。”

  有人问郑超:“为啥给自己挑个‘闷葫芦’?”郑超说:“以前大家没放弃我,现在轮到我回报连队了。”

  张一不爱说话,郑超就主动跟他唠家常。张一害怕训练受伤,郑超就亲身示范,带着张一从分解动作练起。年终考核前,张一的军事理论总是记不牢,郑超就一字一句地口述,帮助张一逐句理解,一直学到深夜。

  退伍前夜,寡言少语的张一破天荒地跟郑超说:“班长,这两年辛苦你了。”郑超感慨:“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心血都值了。”

我和我的连队丨侦察连指导员: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

  看似不起眼的问题,绝不能轻描淡写地放过去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侦察连官兵训练之余放松身心。戴志霖摄

  作者:李政阳

  带着一脸青涩,排长杨永震到连队报到。一看见他,笔者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当排长的时光,恨不得把当年“凌晨两点的中尉”那些故事都讲给他听。

  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三排长杨永震在管理上存在当“老好人”思想,少了些较真碰硬的精神。一次晚点名后,笔者叫住他:“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肯定不可能被所有人都喜欢。不能为了大家的支持而丢掉底线。”

  杨永震一脸委屈:“指导员,我觉得你针对我了。”

  当时,笔者刚到连队,不清楚三排的情况。后来,笔者发现三排的军士很多,而且能力强、资历长。杨永震到连队时间不长,管理上难免存在一些畏难情绪。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牵扯到很多方面,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轻易下结论,很容易伤到身边战友的自尊心。

  笔者和连长商量了一下,决心给杨永震创造舞台,让他甩开膀子干。后来,连队多次安排他担任连值班员,树立威信,赢得认可;连续2年推荐他带队参加无人机集训,为更高级别的比武蓄力。

  杨永震很努力,白天跟着大家一起在操场上冲圈,晚上独自加班学习专业知识。

  厚积方能薄发。第二年,杨永震参加上级比武,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业务能力,取得了第二名。同时,他所带领的14名参赛队员中,有7名斩获单项课目名次。他撰写的论文,还被评为高质量作战理论文章。年底,他被陆军评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

  侦察连的军事训练成绩没得说,但一些战友在日常养成、待人接物上,还有一些瑕疵。

  客观上讲,侦察连长期在外演习驻训,保管人员不在位,出现了管理空当;主观上看,连队部分官兵缺乏爱护意识和担当精神,觉得公用物资跟自己没关系,不把连队当作自己的家。这种看似不起眼的问题,绝不能轻描淡写地放过去,因为其中蕴藏着建设连队、教育部队的深刻道理。

  那天晚点名后,各班班长反复强调一句话:“先做人,再做事。”

  深夜里,有战友愿意坐在你身边,静静地听你诉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连队的生活简单朴素,流淌其中的是干净纯粹的战友情。

  一天夜里,上士田宇被肠胃炎疼醒。副班长赵辉发现后,及时把他送到卫生连治疗。回来后,赵辉主动地替田宇站了一班岗。尽管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副连长聂荣超在晚点名时,仍然特意表扬了赵辉。

  那天,中士普智彬深夜高烧,同寝室的上士罗阳让他继续躺下休息,自己默默地走上哨位。

  人生病的时候最脆弱。昔日夜里无声替岗的亲密伙伴,明日就是上阵杀敌的可靠战友,我们愿意同这样的兄弟一起上战场。

  在侦察连,这种战友之间互帮互助的事情,逐渐变成了一种源于内心的本能,一种义无反顾的担当,一种“我应该这样做”的习惯。

  同年兵之间的战友情很有意思:大家来自一个新兵连,彼此知根知底。日后打个照面时,免不了你怼我一句,我回你一下。不过,如果你摊上了什么难事,我依然是你最铁的那个上铺兄弟。

  军士张义凯和罗映浩,是连队相识最久的兵。他们来自侦察连的前身——特务连侦察排。编制调整后,他俩从特务连一起来到侦察连,双双担任班长职务。

  晚点名就寝后,劳累了一天的战友很快进入梦乡。笔者查铺时发现,张义凯不在。转头进入另一个宿舍,罗映浩也不在。

  他俩难道是商量好的吗?

  最终,在厕所门口的一片烟雾之中,笔者发现了穿着裤衩背心坐在小板凳上的两个人。

  原来,张义凯的小舅子因为年轻好胜,在家乡惹了些麻烦。张义凯头疼不已,久久不能入睡,于是跑到厕所抽烟。早就看出张义凯有心事的罗映浩,特意前来陪他说说话。

  再优秀的侦察兵,面对家事也会难展愁容。那天晚上,月亮很亮,3个人聊了很久,直到烟头满地、眉头渐舒。

  深夜里,有战友愿意坐在你身边,静静地听你诉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我和我的连队丨侦察连指导员: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侦察连组织心理行为训练。戴志霖摄

  每个人都是自己剧本里的主角,任何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作者:李政阳

  3000米还剩最后半米,第一名的脚步轻盈地越过终点,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黑马跨过最后一个障碍。

  战友们围了上来,一边喝彩一边帮周凤庆卸掉身上的装具。弹袋离身的那一秒,大家惊呼:“穿这么破的弹袋跑武装越野,你咋不换个好的?”

  周凤庆露出招牌式的憨笑,摆摆手说:“好的留给新同志吧,我用旧的就行。”他跑步的风格很有意思:起步很慢,中程提速,后发制人。

  入伍之初,耿直内向的周凤庆不善言辞,被大家称为“老铁”。

  “老铁”对自己特别狠。一次攀登训练,精疲力竭的“老铁”攀在绳子上,距离终点线还有几十厘米。战友们劝道:“坚持不住就下来吧,以后还有机会。”谁知,即将脱手的一刹那,他竟张嘴用牙齿死死地咬住了绳子,右手往上奋力一抓,硬生生爬完了最后一趟。

  “老铁”看似木讷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宽厚善良的心。入伍前,他学过护理专业,对运动康复颇有研究。晚上熄灯后,他经常跑到各班宿舍里,为大家按摩拉伸,常常累到满头大汗。

  每个连队都有这样的战友,他们其貌不扬、身材中等,站在队列里不会引人注目。他们寡言少语、憨厚耿直,工作安排下去不会打半点折扣。他们行胜于言、脚踏实地,是连队发展建设的“老黄牛”。

  “老铁”心中有个军校梦。为了实现理想,他坚持熄灯后加班补习文化课。夜里哨兵下哨后,常常发现学习室的灯还亮着。然而,相较于体能天赋,他的文化底子比较薄弱,连续考了两年都未能如愿。

  今年7月,得知“老铁”考学失利的消息后,大家都替他感到惋惜。原本话就不多的他,变得更加沉默,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呆。

  每个人都是自己剧本里的主角。但与童话故事不一样的是,大部分人没有主角光环。刚当兵时,大家都盼着自己能像新闻报道里的战友一样,参加国际比武,拿个第一回来。可现实是,一名军人能在服役期间取得旅团甚至营连的比武名次,已实属不易。

  这就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但是,任何一段经历都有它的意义,任何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坦然接受失败,拥抱遗憾,也是一种勇敢。

  看着愈加沉默的“老铁”,大家十分着急。连务会上,班长郑超提议:不妨趁连队执行任务的契机,让他到边境一线锻炼,感受一名边防军人的职责使命,唤醒重新再来的勇气。

  在用双脚丈量边境线的过程中,“老铁”见到了如画般的壮丽山河,听了很多感人的戍边故事。

  执行任务时,“老铁”真切感受到了边境执勤的不易,在山林跋涉中找回了最初参军时的初心。这些所见所感,令他逐渐战胜了挫败感,不再对过去的失败耿耿于怀。

  解开心结,“老铁”有了很大转变。内心善良的他,拥有很强的共情力。连队新分来的实习军士李建民,体能基础比较差。“老铁”主动跟他结成对子。

  体能训练时,操场上总能看见“老铁”以极小的步伐,耐心地陪着李建民慢跑。

  画面定格在这充满反差又无比温暖的一帧,令人感动。

  朱班长的故事告诉大家,努力是一个兵最好的天赋

  天边挂起了淡淡的晚霞。结束了一天的训练,晚饭后的时光,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连队门前不远处的小路上,班长朱府云带着几个人在扫地。每天早操和晚饭后,他总是第一个拿起扫把。

  老班长这样的举动,常常让年轻小伙子们感到惭愧。朱府云却说:“我是一个兵,这是我应该做的。”

  三级军士长朱府云,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为人平和低调。身为全连军龄最长、资历最老的人,他始终保持着综合第一的军事体能和技能,靠的是十几年如一日的自律。

  入伍18年来,朱府云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荣获的各类表彰奖励数不胜数。

  面对紧张的训练,一些刚下连的战友感到吃不消。连长请朱班长给大家上上课。平时不善言辞的朱班长,打开了话匣子:“我刚入伍时,个子矮身板弱,新兵下连就被分到了‘强化补差队’。”

  大家瞪圆了眼睛,没想到朱班长也当过“后进”。

  朱班长笑着说:“为了跟上大部队,我向战友拜师求教。为了提高爆发力,我开始训练500米、1000米变速跑;为了挑战自己的极限,我扛着原木冲刺200米、400米……”

  通过不懈努力,朱府云逐渐逆袭。当兵第二年,因个人军事素质过硬,他被破格提拔为尖刀班班长,成为全营最年轻的义务兵班长。

  连队官兵听了以后大受震撼。以前,大家觉得军事素质要靠天赋,朱班长的故事告诉大家,努力是一个兵最好的天赋。

  今年,全旅训练尖子云集“爱军精武”比武竞赛现场,37岁的朱府云再度出征,拿下了个人综合第二名的好成绩。

  军龄长、素质强的中高级军士,是基层连队的宝贵财富。连队很多官兵,都曾是朱府云带过的新兵。他无私地将自己多年的带兵心得、训练方法教给后来之人,让好的做法和实用经验传递下去。

  年轻的战友们把朱府云当作成长的榜样,渴望在比武场上与他一竞高下。朱府云听了之后高兴地说:“我期待你们超过我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