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71集团军某旅:繁荣发展强军文化 培育官兵战斗精神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第71集团军某旅:繁荣发展强军文化 培育官兵战斗精神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2-11-17 09:52

  战鼓催开胜利花

  ■徐哲文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高骏峰

  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运用红色资源,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培育官兵战斗精神。图为该旅官兵在实战化训练中跨越战壕。宋方武摄

  黄海之滨,铁流滚滚,黄沙漫卷,一场野外综合训练拉开帷幕。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全员全装实战化训练在此展开。

  该旅诞生于秋收起义,前身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在90余年光辉征程中,一代代官兵铁心向党、赤胆忠诚,经历千余场战斗,立下赫赫战功,凝结出以不畏强敌敢亮剑为主要内涵的“黄崖洞保卫战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

  岁月流转,精神火炬愈燃愈旺。该旅坚持从战史军史中汲取红色养分,把强军文化建设作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助推器。在练兵备战的火热氛围里,该旅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不断催生官兵拼搏沙场的激情活力。

  一

  “黄崖洞下有黄崖,桃花寨上无桃花。英雄魂魄千古在,战鼓催开胜利花。”悠扬歌声从幕布后响起,身着八路军军装的演员冲进“战场”。远处崇山峻岭间,一名小号手高举军号,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近日,“我在战旗下成长”系列情景剧《号角在冲锋时吹响》在该旅上演。逼真的冲锋场景、感人的战斗故事,将官兵的思绪拉回到81年前的那场激烈战斗。

  1941年秋,该旅前身部队奉命驻守山西黎城黄崖洞兵工厂。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官兵发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与敌激战八昼夜。战斗中,不到20岁的司号手崔振芳,一人据守工事,用手榴弹炸死数十个敌人;班长温德胜,用最后一颗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最终,他们歼敌千余人,成为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范。战后,八路军总部授予他们“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荣誉称号。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该旅战士徐志辉高擎“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荣誉战旗通过天安门广场,光荣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习主席在视察集团军部队时强调,要加强战斗精神培育和战斗作风训练,传承好红色血脉。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该旅领导告诉笔者,他们始终把“传承战旗精神、争当战旗传人”作为重头工作抓建,引导官兵自觉争当英雄传人。他们开展“讲述战史故事、感悟战旗精神,担当强军重任”文化活动,以多种形式讲述战旗背后的辉煌战史,成为官兵学习党史军史、丰富业余生活、提振兵心士气的重要途径。

  在该旅光荣历史上,一大批响当当的战斗英雄在硝烟中诞生、在战火中叫响,留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守护瓦窑堡》《我是一个兵》《战斗在太行黄泥湾》……该旅从旅史中梳理出10余个战斗故事,作为主题教育的丰富素材。这些故事展现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不畏强敌、迎难而上的战斗精神,鼓舞新时代官兵自觉传承先辈英雄气概,积极投身练兵备战。

  去年9月,该旅遴选官兵前往黄崖洞战场旧址,开展访史寻根活动。站在黄崖洞烈士纪念碑前,宣传科干事白云龙通过视频连线全旅官兵,现地开展 “微党课”:“铁心向党的忠诚信仰,激励着勇士们舍生忘死、一往无前……”

  二

  每一个战斗故事都是一座精神高地,每一名英烈都是一座精神丰碑。厚重光荣的战史,是激励年轻官兵在练兵场上血性拼搏的重要源泉。

  “黄沙场上响军号……”今年,在该旅驻训机动阶段,笔者跟随官兵一同体验车厢文化。上等兵赵云、臧渠成精心准备的快板表演《就为打胜仗》生动有趣,赢得官兵掌声。赵云说:“机动前,旅里提前筹划,组建‘战斗文艺组’,组织文化骨干培训,鼓励我们选取旅史故事和机动途中经过的那些红色景点的故事,编写成微脚本、小剧本。”

  笔者注意到,车厢里布置着一条条战斗口号、一幅幅鲜艳红旗,文化骨干准备的各项文化活动伴随机动全程:旅史情景微课、红歌演唱快闪、党史快板精讲……宣传科干事刘腾辉告诉笔者:“这些节目突出‘战味’,引导大家把老一辈的战斗精神、吃苦精神发扬光大,为完成驻训任务积攒力量。”

  火热演兵场是讲述英雄故事的最佳舞台。“向英雄号手崔振芳学习”“争做杀敌模范李仕亮”“为了胜利,一往无前”……走进驻训场,只见很多连队都用该旅旅史中的英雄名字命名标兵风采录、训练龙虎榜,有的官兵主动把战斗口号当作磨砺意志的座右铭。这期间,一场“战旗传人”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在训练场展开。在先辈战斗精神激励下,官兵苦练杀敌本领,全力钻研新装备战法训法,练兵热情更加高涨。

  三

  “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前不久,该旅组织“新时代战旗传人故事会”。中士徐志辉分享了自己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的故事,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连日来,该旅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忠诚维护核心、矢志奋斗强军”深化主题教育,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故事会、宣讲会。他们鼓励官兵走上讲台,讲述切身感悟和奋斗故事,立起了一批可学可信的先进典型,让更多官兵从接地气、冒热气的身边故事中汲取敢打敢拼、催人奋进的力量。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笔者点开该旅强军网专题网页,发现“我是战旗传人”板块中,记录该旅二等功臣童英杰两次参加全军比武获得优异成绩的漫画《二等功臣是怎样“炼”成的》、讲述英雄指导员罗昊舍己救人的情景剧《誓言无声》等内容的点击量名列前茅。

  不断攻坚克难,是对先辈战斗精神的最好传承;书写新时代英雄故事,离不开每一名官兵的奋勇拼搏。连长杨傲告诉笔者,去年某装备列装后,他们全连迎难而上,成功缩短该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周期,在年底被旅评为“战旗传人先进集体”。杨傲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想当英雄,就要不断超越自我。‘战旗传人’,最不怕的就是挑战和困难。”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旦塔拉 美如童话

  • “良渚之光”中美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