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人修养丨以居安思危的清醒经受风高浪急的考验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军人修养丨以居安思危的清醒经受风高浪急的考验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2-11-15 11:02

  以居安思危的清醒经受风高浪急的考验

  ■王立群 周燕虎

  ●要经受住风高浪急的挑战和考验,必须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和警觉,远见于未萌、避危于无形,在化解危机中育新机,于应对变局中开新局

  越向高处攀登,风险挑战越是错综复杂;越向远方进发,艰难险阻越是无处不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主席谆谆告诫全党同志:“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字字千钧,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更彰显了对所处时代环境的深远洞察和应对复杂斗争的远见卓识。踏上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受住风高浪急的挑战和考验,必须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和警觉,远见于未萌、避危于无形,在化解危机中育新机,于应对变局中开新局,这也是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具备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须臾不容放松和懈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根植于悠远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体现了辩证法的深刻哲理。以居安思危的清醒经受风高浪急的考验,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精神特质,走过无数次与重大风险挑战作斗争的艰险历程,镌刻进中国共产党人的骨血与基因里。其中,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自我状态的深沉反思,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洞察,对直面挑战、化险为夷的深谋远虑。可以说,只有时刻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道理,把困难预想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化风高浪急为风平浪静,变惊涛骇浪为乘风破浪,推动“中国号”巨轮从容越过“万重山”,从滚滚江河奔向浩浩大洋。

  古人云:“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身处逆境险境、遭遇惊涛骇浪,人们往往容易保持高度警惕、精神振奋,敢与天公试比高,从而履险如夷。而在风和日丽、一帆风顺之时,一些人往往放松警觉、斗志衰减,在安逸享乐中丧失战斗力,以致功败垂成。由此可见,精神振奋才能保持高度清醒,风雨无阻永向前;精神懈怠容易消沉颓废,“躲进小楼成一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决杜绝“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态,绝不能因为胜利而麻痹松劲,因为成就而忘乎所以,因为困难而退避三舍,应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敢面对“四大考验”,坚决战胜“四种危险”,砥砺精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黄金有价,信心无价。居安思危首先应树立和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绝不能杞人忧天、庸人自扰,甚至将风险视为难以战胜的“洪水猛兽”,以致心生胆怯、不战而退。新时代10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我们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我们之所以能够信心满怀、斗志昂扬地应对和化解一次次风险挑战,其关键就在于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这个主心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显著优势,有人民群众这个最大底气,有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这个最好经验。所以,居安思危既要正视困难,立足最困难情况着手准备;更要看到我们的根基所在、优势所在、力量所在,从而坚定信心、鼓足勇气,做到泰山压顶不弯腰、越是艰险越向前,以“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勇毅直面一切风吹浪打,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一仗接着一仗打,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方能闯出事业发展新天地。

  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还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风险挑战面前,视而不见不行,躲避退让不行,畏首畏尾更不行。“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对军人来说,面对国际战略格局的重大调整,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战略清醒,充分发扬斗争精神,鼓足敢斗的精气神,拿出善斗的制胜策,打好巧斗的组合拳,练好真斗的硬本领,以箭在弦上的高度戒备状态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确保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坚决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以更加强劲的前进动力、更加昂扬的奋斗精神、更加坚定的必胜信念、更加积极的历史主动,直面风险、经受挑战,勇往直前、乘风破浪,谱写强国强军更加绚丽的华章。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不再遗憾!因为“这条小鱼在乎”

  • 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