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2-11-07 15:5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并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决心意志,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扣牢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全面加强军事治理,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更好履行党赋予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

  回望走过的95年光辉历程,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创建和发展、行动和战斗,始终高举党的旗帜,牢记初心使命,永葆性质宗旨,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成为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确立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引领强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以整风精神推进政治整训,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人民军队提振精气神、立牢主心骨,重回老红军本色。坚决把全军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壮大战略力量和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推动实战化训练步步走深,有效应对外部军事挑衅,震慑“台独”分裂势力,加强边境管控和反蚕食斗争,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等重大任务,塑造了军事斗争有利态势。大刀阔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构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事政策制度,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国防科技创新,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加快武器装备建设大发展,国产航母、新型核潜艇、歼—20、运—20、东风系列导弹等大国重器列装,我军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这些历史性伟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主席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

  再过5年,我们将迎来建军一百周年,英雄的人民军队将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大踏步迈向世界一流水平,以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以强大可靠的战略能力,展现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崭新的面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体现了党的历史使命、国家战略需求和我军使命任务的有机统一,丰富拓展了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时代内涵,标定了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这是把握强国强军时代要求的重大决策。经过不懈努力,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这一进程不会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新时代新征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扣牢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确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军事能力同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就能更好地以强军支撑强国。

  (二)这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军事力量始终是保底手段。随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各方向各领域都面临不少安全挑战,把军事能力搞过硬,做到平时稳控局势、战时决战决胜,才能兜住国家安全的底,才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保持战略主动。扣牢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的深刻变化,契合了我国发展由大向强对军事能力的迫切要求,必将推动我军战略能力加速生成。

  (三)这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十分紧要的一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综合考虑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需要、我军现代化进程有序衔接等方面因素,提出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铺展了新时代强军事业近、中、远目标梯次衔接的发展蓝图。起跑决定后程,走好新“三步走”的第一步,跑出竞争发展的加速度至为关键、至为重要。扣牢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必将引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更优策略、更高效益、更快速度向前推进,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的意志、人民的期盼,是人民军队必须扛起的时代重任、必须交出的历史答卷。经过不懈努力,特别是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实现这一目标进而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有了更为扎实的前进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上,习主席领航强军,习近平强军思想科学指引,始终是强军事业的力量所在、方向所在、未来所在,是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全军要坚定决心意志,增强紧迫意识,埋头苦干实干,朝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不断开辟强军事业发展新天地。

  二、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根本指向是全面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

  党的二十大作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蕴含着鲜明的政治指向、战略指向、实战指向,最终要落到全面提高打赢能力上来。必须全面加强练兵备战,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一)创新军事战略和作战指导。军事战略指导的生命力在于应时而变、应势而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调整优化军事战略布局,完善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不断赋予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新的内涵。现代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必须深入研究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把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仗搞清楚,提高筹划和指导战争水平。大兴作战问题研究之风,认真研究总结世界近几场局部战争和我军军事斗争实践经验,加强核心作战概念和作战理论研究,创新作战方式和军事力量运用方式,丰富斗争策略和方法,夺取未来战场主动权。整体运筹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统筹竞争、斗争、战争,统筹各方向各领域,塑造安全态势、遏控危机冲突、打赢局部战争。

  (二)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战略威慑体系是大国博弈的“压舱石”,要坚持非对称制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敌人怕什么就重点发展什么,壮大战略力量,加重战略砝码,提高有效慑敌制敌的军事实力。联合作战体系是打赢现代战争的重要保障,要构建顺畅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打造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联合作战力量体系,建强网络信息体系这个基础支撑,推进侦察预警、联合打击、战场支撑、综合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加速提升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指挥对抗在现代战争中地位作用空前上升,必须建强军委和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完善指挥运行机制,发展先进指挥手段,提高指挥效能。现代战争运用精锐作战力量实施精确作战的特征更加突出,必须加快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转型建设,优化内部力量结构,融入体系、支撑体系,推动我军力量体系和作战能力整体提升。

  (三)加强新兴领域军事布局。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是抢占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重要一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战略高新技术群体迸发。从世界近几场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看,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大量投入实战,新域新质战斗力已经成为改变战争规则的关键变量。必须搞好系统谋划,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强军事智能核心技术、关键软硬件和基础理论攻关,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智能化军事体系。优化军事力量结构编成,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加快推进新型作战力量以“主力”、“主角”融入作战体系。紧盯新型领域安全,搞好战略预置,加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试验和作战运用探索,加快先进战斗力有效供给。

  (四)推动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实战化军事训练是推动战略能力生成的基本途径,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我军军事训练进入全方位变革、整体性提升的新阶段,要求加快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必须坚持实战实训、联战联训、科技强训、依法治训,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精神,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现代战争对联合训练提出强制性要求。坚持以联为纲,以联合训练引领军兵种训练,以军兵种训练支撑联合训练,贯彻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组织、训练保障中去,突出抓好全系统、全要素、全流程训练,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加强检验性、对抗性训练,发展我军特色联合训练体系,加速提升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创新军事训练,关键靠科技赋能。强化科技练兵,加强新装备、新力量、新领域训练,加强模拟化、网络化、对抗性手段建设,探索“科技+”、“网络+”等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费比,推动练兵模式转变。

  (五)形成战、建、备一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坚持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军的突出特点和指导原则,必须统筹提高战的能力、建的质量、备的水平。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始终从政治高度和国家利益全局筹划指导军事行动,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寸土必争、寸步不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特别是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图谋,确保国家核心利益不受损,确保政治和战略主动。坚持以战领建、以备促建,各项工作和建设、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始终聚焦军事斗争准备、服务军事斗争准备,着力补齐我军作战体系的短板弱项,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贯穿部队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搞好战备物资储备和应急建设能力预置,健全平战快速转换机制,把各种可能的情况考虑周全,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确保部队全时待战、随时能战。

  三、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积极推动我军建设高质量发展

  推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关系我军建设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当前我军建设正处在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必须加强创新突破,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能,抓住窗口期,跑出加速度,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由“量”的增值转向“质”的提升。

  (一)强固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军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军队必须把党指挥枪这个命根子紧抓不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要深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建军一百周年加强军史学习教育,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在党的旗帜下铸牢军魂。健全人民军队党的组织体系,突出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锻造听党话跟党走、能打仗打胜仗、法纪严风气正的过硬基层。狠抓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整肃治理,大力纠治基层“微腐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二)改进战略管理提高建设质效。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必须改进战略管理,强化战建备统筹。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流程,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畅通战略管理链路,实质性推进军事管理革命,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能和国防资源使用效益。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对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了战略部署,明确了主攻方向、重大工程。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任务战建备统筹,强化作战需求根本牵引,坚持体系抓、抓体系的组织管理模式,搞好规划计划衔接转化,合理确定投向投量,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强化规划权威性和执行力,保持攻关势头,聚力打通堵点卡点,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聚焦保障打赢,加快建设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军队现代资产管理体系。

  (三)充分发挥改革创新驱动作用。改革创新是我军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研究解决问题。要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各方面创新,带动全军把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和我军战略能力发展需求,坚持不懈把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巩固拓展改革成果,完善军事力量结构编成,体系优化军事政策制度。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自主创新、自主可控攻坚战,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工程,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加强依法治军机制建设和战略规划,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要把握军事职业特点和军事人才发展规律,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落实院校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我军院校改革,健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备战打仗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强人才工作战略布局,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做好识才、聚才、育才、用才工作,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程度集聚人才和智力资源。

  (五)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要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全局,强化战略引领,强化重点突破,强化法治保障,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型领域协调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加快推动国家科技实力、工业实力向国防实力转化。要创造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汇聚奋进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许其亮

[ 责编:李方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花团锦簇迎国庆

  • 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