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疆军区某仓库西岔沟哨所官兵速写:大漠深处马兰香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新疆军区某仓库西岔沟哨所官兵速写:大漠深处马兰香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2-11-04 09:08

大漠深处马兰香

——新疆军区某仓库西岔沟哨所官兵速写

  金秋十月,西北戈壁,花期已过的马兰花依旧呈现夺目的绿色,为荒漠平添了几分生机。

  新疆军区某仓库西岔沟哨所,就掩藏在这片荒漠深处的山沟中。哨所三面环山、干旱缺水,方圆20公里内人烟稀少。驻地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背光阴暗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但一到夏天,平均气温高达40℃以上,哨所和库房就变成了“火炉”。

  哨所只有几名战士驻守,常年执行收发弹药、倒库堆垛、执勤巡山等任务。由于缺乏社会依托,这里生活条件艰苦,用水、取暖、做饭全靠战士自己动手。枯燥和寂寞,是他们生活的主基调。但在采访中,记者却分明感到,他们以苦为乐、逐梦军营,就像戈壁滩上的马兰花,身处荒漠却依然茁壮成长。

  班长胡良军新兵一下连就来到了哨所,至今已有15个年头。他是哨所的顶梁柱,也是战士们的主心骨,有着一身好武艺:叉车操作“稳、准、快”,清仓查库“一口清”,弹药性能“一摸准”。胡良军常跟大家说:“库房虽远,却连着战场;哨所虽小,但关乎胜败。”

  正是在这种崇高使命感的激励下,哨所官兵从不因地处偏远、条件艰苦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015年,战士刘德强刚到哨所,就被灵活穿梭于库房之间的叉车吸引,也为胡良军精湛的业务能力折服。从那时起,刘德强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像胡班长那样的技术能手。此后,每逢胡良军在库房作业,刘德强都会站在一旁认真观察,回到宿舍就坐在凳子上,模拟驾驶叉车训练。

  冬季的戈壁滩,滴水成冰,清洗维护车辆是个苦活累活。为了摸清装备“脾性”,刘德强总是抢着进车场维护车辆,利用工作间隙摸摸叉车方向盘。

  没过多久,刘德强就能熟练操作叉车,起步前进、进叉取货、8字绕弯、落叉卸货……所有动作一气呵成。2020年,在上级组织的枪支报废销毁任务中,来自6个单位的8名叉车手同台竞技,刘德强表现出色,受到肯定和表扬。

  2021年6月,哨所接到集中销毁报废弹药的任务。戈壁滩上,最高气温接近50℃,一动就是一身汗。为提高工作效率,大家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没有一人叫苦喊累,最终安全圆满完成弹药销毁任务。

  哨所官兵不仅爱军精武、业务过硬,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枯燥生活,把艰苦的哨所建成了温馨的家园。

  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组建起乐队,练习唱歌、弹吉他、打架子鼓,每到夜幕降临就围坐在一起,用歌声唱出新时代革命军人炽热的家国情怀;成立阅读兴趣小组,一有时间就分享读书心得,在互相学习中共同进步;把哨所附近的荒地开辟成“开心菜园”,闲暇时一起种菜、除草,既能自给自足吃上新鲜果蔬,又为哨所增添了一抹生机和绿色。

  哨所没有炊事员,新战士来到哨所的必修课之一,便是学习炒菜做饭。为提高烹饪水平,中士曹振一有空就潜心研究厨艺,连探亲休假也不忘学做几道家乡菜,回到哨所让战友们尝尝鲜。如今,曹振已成为哨所的“首席大厨”。逢年过节,厨房里总少不了他忙前忙后的身影。

  敬业奉献、热爱生活的同时,哨所官兵追逐梦想的脚步也从未停止。大学生士兵王洋在今年的军考中,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陆军工程大学。消息传来,胡良军由衷地为王洋感到高兴:“咱们小山沟里终于飞出了‘金凤凰’。王洋是咱们哨所的骄傲,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在王洋看来,自己能考上军校,离不开班长和战友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第一次执勤站哨,胡良军陪他一起,帮助他尽快适应环境、转变角色;第一次清扫积雪,刘德强将自己的棉手套给了他;还有第一次在哨所过年、第一次收发弹药、第一次查库巡山……太多的“第一次”,让王洋心怀感激。他说:“是哨所培养了我、成就了我。”

  使命连着责任,平凡孕育伟大。哨所官兵身居大漠、心系强军,在艰苦中坚守,在平凡中奉献,像一朵朵扎根戈壁的马兰花,坚韧不拔无惧飞沙走石,磨砺成长傲视雨雪风霜。(■解放军报记者 杨 艳 通讯员 王 超 张家豪)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加强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督促连锁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一些连锁餐饮企业“只开店、不管店”问题;“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全面停售……12月新规,一起来看!
2025-11-28 17:11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