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支“神秘部队”的故事,看完肃然起敬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这支“神秘部队”的故事,看完肃然起敬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2-09-29 19:13

  对于潜水爱好者来说

  海底唯美且浪漫

  但对于北部战区海军某防救支队的

  潜水员们来说

  海底却意味着

  分秒必争、同死神搏命

  △防救潜水员

  他们与风浪抗衡、与黑暗斗争

  水下30米、100米、300米

  他们在这里

  打捞沉船、搜寻遗体

  执行各种水下安保任务

  △潜水员执行任务

  △执行水下安保任务

  他们背后有什么故事?

  一起走进这支“神秘队伍”

  ↓↓↓

  潜水员是如何进行筛选的?

  潜水员工作性质特殊

  他们主要执行

  援潜救生、水下打捞

  水面搜救、应急抢险救援

  重要水域安保等任务

  △潜水员检查气密

  潜水员不仅需要

  穿戴近80斤的装备

  还要克服水下暗流等复杂条件

  在筛选条件上极为严苛

  △潜水员水下作业

  要检查牙齿咬合度

  高气压心肺功能

  咽鼓管通气功能等

  为了能适应水下高压作业环境

  他们每周都会统一组织加压训练

  他们每天要训练6至8小时

  陆上以打16种绳结

  体能测试及专业知识为主

  水下主要开展水下切割、水下焊接

  打捞沉物、连接法兰等专业训练

  △水下电焊

  △打捞模拟鱼雷

  除此之外

  他们经常进行夜间潜水作业

  锻炼在水下黑暗环境中的

  心理素质和冷静处置能力

  △潜水员着装下潜

  △夜间潜水训练

  执行任务时

  会遇到生命危险吗?

  海军防救潜水员在不同深度

  要承受高压与温差影响

  又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

  很多沉船都是偏离航道后

  才触礁失事的

  随后漂流到未知海域

  所以每一次下潜执行任务

  潜水员都有可能去往陌生海域

  △探摸沉船内部

  △模拟打捞失事直升机

  在深海大洋中

  有大量不明生物

  潜水员要与危险的鲨鱼、乌贼斗智斗勇

  还要躲避海蛇、水母等剧毒生物

  所以通常下潜前

  需要携带防鲨剂和潜水刀

  随时做好面对水下未知生物准备

  潜水员是如何下潜的?

  根据不同的任务

  下潜分3种方式

  通常在40米以浅工作时

  甲板人员与潜水员用信号绳连接

  携带氧气瓶从甲板跳水下潜作业

  在100米以浅时

  主要以管供式潜水方式为主

  由船上提供水下供气软管

  连接潜水员头盔进行实时供气

  通过吊笼搭载潜水员下潜至目标区域

  从而减少潜水员的体能消耗

  要达到一定深度

  则必须采用饱和潜水技术

  饱和潜水作业是由船下放潜水钟

  作业深度可达400米

  是执行大深度潜水任务的主要方式

  执行饱和潜水作业的潜水员

  是有选拔条件的

  潜水员在400米水下要承担41个大气压

  相当于每平方米几万公斤的负荷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达到饱和潜水员条件

  我国防救潜水员

  目前处于世界什么水平?

  大深度潜水可以

  搜救深海沉船物资

  处置深海敏感目标物

  开发深海资源等

  也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在

  重点探索发展的重要项目

  目前世界能实现大深度

  300米饱和潜水的国家仅有7国

  我国创造了历史上唯一

  一次330米饱和潜水新纪录

  是在2014年由防救支队4名潜水员完成

  如果再往前追溯

  人们会发现

  这支防救潜水队伍

  几乎见证了祖国的防救史

  涌现了叶永利、孙志江等

  一批批潜水英雄模范代表

  目前他们探索新救援模式

  一朵朵伞花空中绽放

  伞兵从天而降潜入水中

  这是他们组建的全新救援队伍

  航空救生分队

  他们是我国在深海大洋的主要救援力量

  用生命换回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向这支海军防救潜水员队伍致敬!

  制片人丨柴婧

  主编丨马文佳

  编辑丨刘波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近日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标志着该系列火箭初样研制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2024-11-21 09:14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与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飞行服务与保障等产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2024-11-21 09:12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当今世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深度变革。在此过程中,电力行业也在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2024-11-21 09:10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增速超过33%,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6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24-11-21 09:09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刊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颜龙安院士团队联合河北大学杜会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
2024-11-21 09:09
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2024-11-20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林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团队合作,在催化羰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替代剧毒光气,高效合成含氮羰基化合物非对称脲。。
2024-11-20 09:24
这种菌能够迅速分解番茄、辣椒、娃娃菜等多种蔬菜尾菜,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原菌等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发了“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有机肥+功能菌”四位一体的原位还田技术。
2024-11-20 09:20
11月18日,在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内,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正式在“领航号”盾构机成功应用
2024-11-20 09:19
19日,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首发动力型锂电池试运专列,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将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全球流通。
2024-11-20 09:13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