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镶嵌在海拔4969米的无言忠诚
首页 >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责编:丁玉冰]

镶嵌在海拔4969米的无言忠诚

来源:光明网2022-09-27 16:26

24小时热图
  • 北京:中轴线上过大年

  • 拍张全家福 欢欢喜喜庆新春

  • 千年古镇杨柳青的新春年味

  • “滨滨”“妮妮”打卡冰城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2025-01-24 09:58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加载更多

镶嵌在海拔4969米的无言忠诚

图为该支队官兵全力奋战道路整治一线。(陆文凯 摄)

  光明网讯 仲秋时节,横亘在祖国西部边陲的喀喇昆仑山脉,气温骤降,寒气袭来,无不让在达坂上作业的官兵打起阵阵寒颤。

  麻扎达坂海拔4969米,在维语中是“坟墓”的意思,也是新藏公路上最长的达坂,上下各近40公里的连续转弯急坡,海拔落差达1100多米。过往司乘人员若在这里停留,高原反应无人不晕不吐。

  新藏公路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西起新疆叶城,南抵西藏拉孜,全长2140多公里。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就担负着这条“云端天路”1900多公里的道路养护保通任务,张玺飞所在的中队主要承担着新藏公路新疆境内麻扎达坂段150公里道路的区段任务。

  清晨7时,准点响起的起床号打破了叶尔羌河谷的宁静,抬头向远处山脊望去,天空还是漆黑一片。

  “大家抓紧洗漱,吃完早餐咱就出发,我们要向达坂发起最后的攻坚,争取早日完成这段道路的病害整治……”队列前,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中队长张玺飞正在安排部署工作。

  早餐过后,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官兵开始陆续登车,在车灯的指引下,车辆从排点缓缓向麻扎达坂驶去。因上达坂的道路弯道多且路况复杂,驾驶员王鑫紧握手中方向盘,眼睛高度警惕前方情况。

  从叶尔羌河谷爬升至麻扎达坂,官兵逐渐放慢了脚步,这里海拔4969米,含氧量不足海平面一半,徒手行走相当于负重20多公斤,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高反。

  抵达任务位置后,官兵按划分小组各司其职,警戒员对道路养护两侧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战士们一边切割损坏路面坑槽,一边清理灰尘浇灌乳化沥青,紧接着沥青摊铺机就位,沥青运输车将沥青倒入摊铺机斗槽,在操作手唐文琦的精准掌控下,一条平整的半幅沥青路面铺设完成,紧接着钢轮压路机和轮式压路机来回碾压密实……直到这块200多平方米的损坏路面修补成功。

  “像这样齐全的装备,我们一天能修复近千个平方的损坏路面。”该支队副支队长王世鹏说。近年来,部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道路养护新型专业设备,有效提升了道路养护标准和通行质量。

  摊铺机操作手唐文琦曾在新兵下队时,想服役满2年就退伍,因为这是他到过最艰苦的地方,高山耸立,寸草不生。虽然条件艰苦,但在中队良好氛围的熏陶下,他逐渐改变了想法,并通过自身努力成功晋升为警士,还开上了沥青摊铺机,22吨重的大铁疙瘩,在他的操作下行云流水,因此还成为了同年兵中的佼佼者。

  夜幕降临,最后一车沥青经过240公里的行驶顺利抵达麻扎达坂,官兵们又迅速投入战斗。此时,寒气携带一片乌云向达坂袭来,天空飘起了鹅毛般大雪,肆虐寒风裹挟片片雪花吹打在脸颊阵阵刺痛,但官兵似乎丝毫没有感觉,直见额头冒出的颗颗滚烫汗珠和口中呼出的腾腾热气。

  “麻扎达坂气候变化多端,上午还是大太阳,下午可能就是暴雨和大雪,天气预报常常不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中队一级上士刘双喜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在道路专项整治中,他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工作中协助干部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战友都亲切地称他为“喜哥”。

  23时30分,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他们利用机械微弱灯光照明,官兵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影子时而缩短时而又被拉长。随着压路机最后一趟的碾压密实,官兵们圆满完成了当天任务,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早已让战士们疲惫不堪。

  回营路上,移动的车辆灯光犹如苍穹的璀璨星河,战士们便唱起了队歌《天路军魂》,“一条天路通向天边,为圣洁雪域送来温暖,抢险保通战高寒,海拔越高志越坚,川藏线啊新藏线,守护你们就是守护祖国边关,川藏线啊新藏线,守护你们就是守护祖国河山……”激昂的歌声响彻喀喇昆仑之巅。

  新藏公路沿途风光旖旎,是不少人向往的诗和远方边。在这条数千公里道路上,护路兵自成一道靓丽风景线,赢得了无数过往群众纷纷点赞好评。

  这就是护路兵的真实写照,他们远离繁华都市,身处高原无人区,不计个人得失,将青春融进祖国山河,为边筑路、为民护路,用无言忠诚和双手铁肩担起了通向幸福边疆的钢铁长城(陆文凯 供图单位: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

镶嵌在海拔4969米的无言忠诚

图为该支队官兵利用切割机处理坑槽路面。(陆文凯 摄)

镶嵌在海拔4969米的无言忠诚

图为该支队官兵清除坑槽路面废弃残渣。(陆文凯 摄)

镶嵌在海拔4969米的无言忠诚

图为该支队官兵利用吹风机除去水稳层灰尘。(陆文凯 摄)

镶嵌在海拔4969米的无言忠诚

图为该支队官兵正在浇筑乳化沥青。(陆文凯 摄)

镶嵌在海拔4969米的无言忠诚

图为该支队官兵密切配合铺设沥青。(陆文凯 摄)

镶嵌在海拔4969米的无言忠诚

图为该支队官兵顶着弥漫风雪持续奋战。(陆文凯 摄)

镶嵌在海拔4969米的无言忠诚

图为该支队官兵利用压路机压实路面。(陆文凯 摄)

镶嵌在海拔4969米的无言忠诚

图为该支队官兵连夜作业。(陆文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