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日本拟部署上千枚远程导弹 专家:谋划已久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日本拟部署上千枚远程导弹 专家:谋划已久

来源:环球时报2022-08-22 09:46

  日本《读卖新闻》21日报道,日本正在考虑部署1000枚以上的远程巡航导弹,以加强对中国的反击能力,报道将日本的这种打算归因于“台海局势”。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本早在2020年就表示其要发展中远程巡航导弹,对此事谋划已久。1000枚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其涵义在于“日本已具备批量生产远程巡航导弹的能力”,而日本选择此时机来“透风”可谓是心机重重。

  报道引多位日本政府官员的消息称,日本将把陆上自卫队部署的12式地对舰导弹的射程从目前的100多公里扩大到1000公里左右,可覆盖朝鲜和中国沿海地区。鉴于台海局势,这些导弹将主要部署在西南群岛和九州岛,目的是缩小与中国列装导弹数量的“差距”。

  报道称,首批远程导弹或将于2024年列装日本自卫队,比原计划提前两年。报道还表示,日本将在今年年底修订国家安全战略,预计政府将宣布“具备反击能力”,“以自卫为目的”攻击敌方导弹发射基地。

  路透社报道称,日本外务省没有立即回应记者就该消息置评的请求。

  而路透社在报道同一则新闻时加入的背景是:本月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之后,地区紧张局势加剧。日本声称在解放军演习期间有5枚弹道导弹落在日本所谓的“专属经济区”。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回应,日方也应该知道,中日两国在有关海域尚没有划界,所以不存在所谓“日方专属经济区”的说法。BBC中文网的标题则更直接:“环台军演后续:日本考虑部署射程1000公里的远程导弹”。

  实际上,这种关联解读并无事实根据。军事专家宋忠平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本早2020年就表明要加强境外打击能力,也就是“源头打击能力”,而该能力的提升方法之一就是增加远程巡航导弹,射程1000公里将使日本具备中远程打击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读卖新闻》17日披露,日本防卫省已确定为建造中的两艘反导型宙斯盾驱逐舰配备远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时隔几天之后,《读卖新闻》21日通过多位日本政府官员再度披露日本正在考虑部署1000枚以上的远程巡航导弹。这种明显的“步步为营”也进一步证明日本对此事谋划已久。

  对于“1000枚以上的远程巡航导弹”这个说法,宋忠平进一步解释,若报道属实,那么1000枚就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其含义是表明“日本具备批量生产远程巡航导弹的能力”“这是量产的象征,日本可以按照需求来进行生产”。从此也进一步表明,日本发展中远程巡航导弹和台海局势没有关联,但日本选择此时机来进行“透风”可谓是心机重重。

  日本以“中国威胁论”的借口来发展军力的情况并不少见,今年4月份,日防卫大臣在谈及2023年度防卫预算时暗示把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纳入预算考虑范围,其理由就是中国的军备建设和军事活动“引发国际社会强烈担忧”。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对此回应称,这种企图突破“专守防卫”的危险苗头,才是国际社会应高度警惕和强烈担忧的。日本军国主义当年以“外部威胁”等为借口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我们敦促日方以史为鉴,约束自身言行,多做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日本在第二次大战后被套上枷锁,“和平宪法”第九条明订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因此日本这些年以来并没有部署可打击外国领土的远程导弹。近年来,在修宪的强烈呼声下,国防开支不断增加,日本政府也采取了更强硬的战略。

  宋忠平表示,最近几年日本一直在竭力突破“专守防卫”,鼓吹解禁“集体自卫权”,这也就是要使日本自卫队具备“攻防兼备”的能力,尤其在境外可以对其他国家实施源头打击,而日本“放风”要配置远程巡航导弹的目的就在于此,“当前日本国内修宪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以自民党为首的修宪势力在参议院保持超三分之二多数地位。日本要想修宪,关键在于美国的默许,而美国企图借助日本来实现自己的霸权野心,因此日本突破和平宪法,改变‘专守防卫’的军事体制是大概率事件。”

  宋忠平认为,配备中远程导弹只是突破“和平宪法”的手段之一,未来日本还会研制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甚至会堂而皇之研制航空母舰,这些都是过去“和平宪法”所限制、禁止的。宋忠平认为,在修宪之前就通过媒体“放风”展示出日本的两手准备,一方面修改“和平宪法”是从程序上进行突破;另一方面,配备有中远程巡航导弹是事实上的突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顺理成章”改变日本“专守防卫”的军事体制。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伊朗民众悼念直升机坠毁事件遇难者

  • 陈青敏当选越南国会主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5月11日9时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地磁暴是地球磁场对太阳活动响应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地球磁场的短期剧烈波动。
2024-05-21 09:28
引力子激发的发现,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量子几何理论提供了关键实验证据,打开了关联物态的几何效应实验研究的新方向。
2024-05-21 09:23
与陈季旺一道,2021年至2023年,武汉轻工大学累计派出科技副总44人、科技特派员62人、三区人才60人。
2024-05-21 09:15
那时我们朝夕相处,是他手把手教我,如何寻找资料、阅读文献;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如何调动全组同志积极性、共同解决问题;如何团结大家、关心大家。
2024-05-21 09:10
这是一份凝聚着国防科技工作者报国情怀、又十分科学客观的建议书,在我国核武器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此后,中国核武器事业走过了一条“十年加快”之路,核武器研制水平实现了极大提升。
2024-05-21 09:08
引力子激发的发现,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量子几何理论提供了关键实验证据,打开了关联物态的几何效应实验研究的新方向。
2024-05-21 09:23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000多亩核心区里,各类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不断探索升级,经集中试点示范进而复制推广。
2024-05-21 09:18
与陈季旺一道,2021年至2023年,武汉轻工大学累计派出科技副总44人、科技特派员62人、三区人才60人。
2024-05-21 09:15
在小浪底、在三峡、在万家寨……一次次机电安装与调试的圆满完成,让水电四局安装与调试团队的名字,深深烙在这些响当当的水利水电工程上。
2024-05-21 09:14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让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2024-05-21 09:13
创新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兴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迅猛发展。 新质生产力由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2024-05-21 09:12
通过碳普惠机制,公众的绿色减排行为可以在互联网数字化平台被量化、记录,生成自己的碳账户和汇总的碳账本。
2024-05-20 10:36
据介绍,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大农业害虫,对棉花、玉米等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2024-05-20 10:33
选取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等领域代表应用,展示航天科技如何服务国计民生,创造美好生活。
2024-05-20 10:29
老一代科学家身上,总有一股迎难而上、舍我其谁的慷慨之气
2024-05-20 09:44
科学传播质量一定能够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024-05-20 10:30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4-05-20 10:18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供图  1979年的那个下午,在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办公室,原子能研究所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王淦昌的入党申请。”  虽然心潮澎湃,但面对杜祥琬的祝贺,王淦昌谦虚回应:“希望你和同志们多多帮助,能对党和人民做出应做的事。
2024-05-20 09:40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
2024-05-17 10:14
据估算,每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减碳约1.66吨,中国2023年出口120万辆新能源车,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
2024-05-17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