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退役军人胡俊荣捐献遗体:以另一种方式拥抱人世间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退役军人胡俊荣捐献遗体:以另一种方式拥抱人世间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2022-08-19 10:13

“最美瑞安人·最美退役军人”胡俊荣捐献遗体——

以另一种方式拥抱人世间

  “敬爱的大体老师(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我们将用您的身体进行解剖学习,您的无私大爱,将会一直鼓励鞭策我们勇攀医学高峰……”前不久,在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的解剖实验室,一群大学生低头静立,默哀致敬。这具师生眼里堪称“完美”的遗体背后的故事,更加令人动容。

  遗体捐献者名叫胡俊荣,是一名转业军人,于今年6月7日因病去世,享年53岁。

  “胡俊荣是我的班长,一起生活战斗了10余载,他的高尚品德、过硬作风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老战友杨运良这样评价胡俊荣。从军17载,胡俊荣先后获得各类表彰奖励50余次,曾4次荣立三等功。

  “刚从海训场回来的他,除了牙齿和眼球是白的,其他地方都是黑的。”回忆起一次去部队看望丈夫的情形,妻子陈冬岚至今记忆犹新。胡俊荣凭借一股“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的精神,刻苦训练,努力工作,从一名士兵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军官。

  2006年3月,胡俊荣转业安置到妻子户籍所在地——浙江省瑞安市,先后在房管局、经信局等单位工作。前不久,单位同事在整理胡俊荣遗物时发现,写得满满当当的17本工作记录本、一张张保存完好的剪报和一摞厚厚的荣誉证书,就是胡俊荣的全部家当。“生前他总说忙,看到这些我终于知道他忙什么了。”翻开丈夫的工作笔记,陈冬岚泣不成声。

  2016年,胡俊荣被查出血液异常,辗转多地进行治疗。2018年1月,肺部又不幸感染导致病情恶化。他开了一个紧急“家庭会议”,决定病逝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国家。在他的影响下,妻子和儿子也分别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签订协议当天,瑞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照例问了一句:“这个协议签了,是可以反悔的。”胡俊荣的回答掷地有声:“我是一名军人,怎么可以出尔反尔!”

  “任何有切口的治疗坚决不做,要完好无缺地捐出去!”签好捐献协议后,胡俊荣给自己和家人立了一条“纪律”。陈冬岚告诉记者,一次,胡俊荣颈部出现红色肿块,医生建议做手术切除,但他坚决不同意。为此,胡俊荣四处找偏方,买了外涂药膏,前前后后用了2个月,才把肿块消下去。

  “本来可以插管抢救的,但他拒绝了。哪怕是注射一针止痛激素,他也不愿意。因为他知道,即将死亡的躯体,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针孔都会给毛细血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降低遗体的医学研究价值。”陈冬岚怎么也忘不了,丈夫病重时说的最多的竟然是“不要打针、不要进ICU”。主治医生张晓调对胡俊荣在治疗期间表现出的强大军人意志感到钦佩:“像这样的病人太少见了,生命的最后,不愿为自己留置各种维持生命的管道,担心会留下痕迹影响捐赠连针都不打。”

  胡俊荣去世后,瑞安市人武部、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决定,追授胡俊荣同志“最美瑞安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去世当天,他的遗体被送往温州医科大学。在这里,有一名患者正等待他的眼角膜移植。(缪进兴 陈 思 中国国防报记者 宋芳龙)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花团锦簇迎国庆

  • 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