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下水到交付军舰这段时间在忙啥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从下水到交付军舰这段时间在忙啥

来源:解放军报2022-08-12 13:59

  对军舰来说,下水算得上是它生命周期中的首个高光时刻。

  彩旗、彩带,音乐、舞蹈,命名、剪彩,香槟酒瓶与舰艏相撞的碎裂声,舰船鸣响的汽笛声,舰体入水时掀起的浪花……这些要素或繁或简地搭配,构成了一艘艘军舰下水时感情色彩鲜明的仪式感。

  高光时刻之后,则是一段相对的平静期。从动到静,有人把此时的军舰比作一只刚结完茧的蚕,外部不事张扬,只在内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直到军舰交付时,人们才突然发现,不知不觉间它已完成蜕变,已有能力驶向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

  那么,这段“化茧成蝶”的过程,对军舰究竟意味着什么?请看相关解读——

  下水,是指舰船从造船厂的船台、船坞转移到水里的过程。

  目前,军舰下水主要有船坞下水和船台下水两大类,其中前者包括固定船坞式下水、浮船坞式下水2种方式,后者包括倒退式、侧滑式、吊运式3种方式。从原理上讲,它又可分为重力式下水、漂浮式下水、机械式下水等。

  交付,简单来说,是指军舰所有权的转移,从造船厂转交给海军并投入使用,是军舰建造完成的标志。

  那么,军舰下水后还需多久才能交付部队?这段时间军舰上都在做哪些工作呢?

  变“长块头”为“增内涵”

  制造军舰需要先进的技术、复杂的工艺,耗时较长,耗资巨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说建造军舰是“至千里”的大工程,那么军舰下水则是其所积“跬步”中的关键一步。

  从下水到交付,这期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军舰不再像先前那样更侧重“长块头”,开始侧重于“增内涵”——体现在工作层面首先是完善舰上设施,这一过程简称舾装。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军舰若想在今后的各种作战任务中骁勇善战,就得先拥有“金刚钻”。舾装,就是赋予军舰“金刚钻”的过程。这些“金刚钻”中,既有复杂的战场感知、信息传输、指挥控制系统,也有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这些系统的构造一般都很精密。由于军舰在下水时易产生较大震动,所以这些精密仪器或武器装备通常在军舰下水之后才进行安装。

  舾装工作千头万绪,作业量大。以布什号航空母舰需铺设的管道为例,其总长度达400千米,各类电缆总长度达2700千米。即使是小型护卫舰,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舾装工序繁多,且一步也不能少。因为是“细活”,所以通常耗时较多。加上舰上特装设备多,比如舰岛电子设备、燃料供应设备、着舰引导设备、拦阻设备等,几乎都有各自独特的安装要求,所以更讲究“慢工出细活”。这一过程中,稍有疏漏,就可能埋下隐患或引发事故。

  2020年7月,美海军福特级航母2号舰肯尼迪号在舾装中就曾起火,甚至差点烧到反应堆。虽然大火不久被扑灭,但舾装工作仍然被暂停。直到调查清楚起火原因,这艘航母的舾装工作才得以继续进行。这导致该航母的服役时间一度推后。军舰舾装工作之繁复由此可见一斑。

  有关数据表明,一艘可搭载滑跃起飞舰载机的中型航母,舰体建造时间一般需要2年多,下水后的舾装作业则需要1年以上。有的万吨级驱逐舰,其舾装作业时长甚至可达2年。

  舾装作业时间的长短,还取决于军舰所属国家的工业、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军舰的科技含量、功能先进程度等。

  印度建造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早在2011年底就出坞下水,直到2021年才进行第二次海试,时间跨度长达10年。且不说其海试中被发现有明显的纵摇现象,仅从下水到海试的时间跨度来看,其舾装工作用时肯定不短。美国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仅舾装就用了3年多时间,原因据称是其采用高新技术的比例过大。

  现代舰船的舾装作业并不一定是下水后才开始,很多军舰在“模块化拼接”建造阶段已经开始预舾装,就是在统筹规划基础上,将一些舾装工作提前至未下水前进行。英国甚至曾经计划,将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预舾装工作所占比例提升到舾装工作的80%以上,从而达到节省费用的目的。

  我国建造航母也采用了类似先进方式,在业界称之为“壳舾涂一体化”,以实现对相关工作的一体化安排和有机整合。

  当然,舾装的主要工期段还是在下水到首次试航之间,直到海军正式接舰后,舾装阶段才算结束。

  从“动起来”到“跑起来”

  舾装作业完成后,接下来军舰便由相对的“静态”转入明显的“动态”。或慢热,或冲刺,或长跑……在一次次测试中,军舰的性能、各系统的真实运行参数等渐渐水落石出。与之相应,操舰人员在造船厂技术力量的配合下,开始对军舰进行试操作,了解军舰及舰载系统的基本使用程序与方法。

  其一,是先让舰载设备和系统“动起来”。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作系泊试验阶段,顾名思义就是在舾装的泊位原地,按照“先设备后系统,先小系统后大系统”的顺序,一个个启动军舰上的设备,从局部到整体地进行试用,以验证其是否达到设计性能,是否满足相关规定和要求。系泊试验的主要对象是“四机一炉”,即主机、辅机、锚机、舵机和锅炉,它们是军舰航行的关键所在。对其他设备,也必须逐一进行试验,并测试各设备、各系统之间的配套运行水平。

  系泊试验内容较多、工作量很大。为缩短试验周期和节约人力、物力,系泊试验一般遵循以下原则:主要的、复杂的、新型的、应急施救的设备系统先测试;同一动力来源的设备同时试验;以试验时间较长的设备为主体,交叉进行其他设备的试验。最后进行倾斜试验,以测定船舶的实际重心位置。这一过程中,标志性的是主机试验,常规动力的军舰烟囱开始冒烟,就说明主机已经启动。这一阶段,还要对舰载系统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和火力兼容测试等。

  和一些设备可以预舾装一样,系泊试验的有些项目也可以视情提前。比如,一些系泊试验内容可以与军舰建造收尾工作交叉进行,以便有效缩短试验周期所需时间。

  其二,是让军舰“跑起来”。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航行试验,又称海试,就是“遛”军舰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检验军舰在实际航行状态下的性能,以及可靠性、稳定性与协调性等。尤其是要对动力、电力满负荷运转状态进行测试,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军舰总体及其分系统的性能底数,为下一步改进和发挥军舰最大效用奠定基础。除了对军舰航行能力进行测试外,对各种雷达、火炮、导弹系统进行检验也是海试的重要内容,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就会想方设法加以改进,确保在正式交付前问题得到解决。

  既“长脑子”又“长本事”

  无论是系泊试验还是海试,其共同点是作为操舰人员主体的官兵开始接手。从另一方面来看,下水的军舰也因为官兵的加入被赋予了“灵魂”。确定操舰人员的分配比例,初步确定官兵所在岗位……这一阶段,军舰上的设备与系统开始与具体操舰人员“配对”,其日常使用、检测、维修也有了相应的责任人。

  在使用各系统时达成默契,是操舰人员期盼达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系列训练在军舰上展开。这其中既包括开展航空保障、损毁管制、应急处突等训练,也包括对防空、反潜、反舰、反导等武器装备的检验性操作,还包括与指挥机构及其他军舰之间的联络沟通,等等。

  对军舰从下水到交付这段时间,各国官兵有着不同的说法。比如,一些国家的官兵认为,“这是军舰既‘长脑子’又‘长本事’的重要阶段。”事实上,军舰的这种“长脑子”,更多的来自操舰人员的努力。通过一次次试验,操舰人员对军舰及舰载设备从陌生到熟悉,对其应用也从刚开始的略懂一二,渐渐变得熟能生巧。

  作为复杂的现代水上作战平台,经过这一阶段的磨合,舰载武器性能日渐清晰地呈现在官兵眼前。虽然说军舰要达到作战标准,还有待于在列装后继续加大训练强度,但真正意义上的人装结合已经在这个阶段展开。

  总之,这个阶段也是官兵熟悉岗位、战位和任务的初级阶段,装备与人之间的结合、各个系统之间的配合、指挥链条的形成完善等,这些都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某种程度上说,军舰从下水到交付,这段时间既是军舰“强健肌肉”的过程,也是其练就“入门功夫”的过程,是战斗力形成的关键一环。(刘钢 廖富平)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