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退役军人事务员的一天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退役军人事务员的一天

来源:中国国防报2022-08-11 10:04

退役军人事务员上门慰问老兵。梁钜聪摄

杨威(中)为老兵办理优待证。梁钜聪摄

  “老战友,办理优待证需要您提供身份证、退役证,还有其他立功受奖材料。”炎炎夏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里,副站长杨威一大早就忙碌起来,为退役军人陈刚办理优待证相关事宜。

  今年7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一批新职业,其中包含“退役军人事务员”。由此,杨威等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多了一个新的职业身份。在广东2.76万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中,像杨威这样的退役军人事务员共有4.47万人。他们如何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保障?近日,笔者来到逢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走进退役军人事务员的一天。

  上午9点,逢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里,陆续有老兵上门办事。“姓名、工作地址、家庭情况、原服役单位,每一项都要核对清楚。”杨威嘴里念叨着,将信息录入系统,再打印出来交给陈刚核对。

  今年6月,广东省启动优待证申领工作。来服务站的退役军人,不少是咨询办证流程的。“刚接触这个新系统时,大家业务还不太熟练,给一位退役军人办证差不多得花1个小时。”杨威笑言,“为提高办事效率,我们组织街道12个居委专干开展3次技术培训,现在从老兵进门到业务办理结束只需半个小时。”

  “新系统对接起来还有不够顺畅的地方,我得把这些问题汇总起来,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笔者看到,工作间隙,杨威不时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10点左右,前来政务大厅办事的居民排起了长龙。相比之下,退役军人优先窗口显得有些冷清。“其实,老兵们遇到困难大多自己想办法解决。尽管有优先窗口,但没有急事,他们不会主动亮明身份。”逢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蒋粤斌感慨道,“老兵群体真是可爱又可敬。”

  临近中午,上门办理业务的人渐渐少了,杨威一边整理材料,一边打开了话匣子:“服务退役军人,要着眼他们的诉求,把服务对象的每件事都当成自己的事办好。”今年年初,退役军人谢志强夫妇反馈,居住的公租房没有卫生间,因二人患病卧床,生活起居不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杨威等工作人员翻阅相关政策文件、协调荔湾区房管中心等部门,为夫妇二人争取到合适的住处。

  “每逢节假日,街道都会组织服务对象开座谈会,大家坐下来说说近况。别看好多老兵比我年纪大,大家沟通起来完全没有隔阂。”杨威提议,“下午我们要出去走访慰问,干脆你跟我一起,让你现场感受一下!”

  “关叔,是我!”下午3点,在9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关佑泰家门前,杨威熟络地打招呼。

  “阿威,你来得正好,我有东西要给你。”打开房门,关佑泰把一顶小军帽递了过来。原来,暑假期间,逢源街道为孩子们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国防教育课程。其中一项,是社工们带着孩子到参战老兵家中,听他们讲当年保家卫国的故事。就这样,一名小朋友临走前,把小军帽落到关佑泰家里。

  “小事,交给我,我帮您还。关叔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我好得很!既然我跟这孩子有缘分,阿威,你拿手机帮我再录首歌送给他。”关佑泰对小朋友很是记挂。面对手机镜头,他唱起1958年冬天在广州市一中参军时的战歌:“勇敢地向前进,青年的朋友们……”歌声里饱含老兵对下一代的关切与期望。

  回工作站的路上,笔者看到一名老兵正在街道荷池边修剪枝叶、清理池底。“退伍不褪色,我们的老兵在日常生活中照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杨威告诉笔者,退役军人事务员不仅要服务好退役军人,也在不断发掘退役军人继续服务社会的新能量。在他们的号召下,逢源街道的老兵们经常为街坊开展社区绿化等志愿服务活动。

  下午6点多,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不少退役军人事务员仍在工作着。有些老兵白天上班,退役军人事务员只能利用下班时间上门慰问。

  退役军人事务员是国内首次发布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保障的新职业,也是第一个由退役军人事务部归口管理、纳入国家职业分类体系规范的职业,对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意义重大。在杨威看来,退役军人事务员这一新职业的发布,于工作内容而言变动并不大,但“无形之中,感觉肩上的担子更沉了”。

  在退役军人事务员等拥军优属力量的合力下,广东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笔者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广东省已建立5类优抚对象116条优待目录清单,省级设立10亿元退役军人应急救助基金,已救助4821人。

   相关链接

  “退役军人事务员”是指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从事退役军人政策咨询、安置服务、就业创业扶持、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事务办理工作的人员。

  他们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以下6个方面:一是组织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活动;二是受理、审查、核实和上报退役军人困难申请,开展困难帮扶援助;三是收集、分析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需求,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及相关服务;四是接待、办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来信来访,协助解决信访诉求,代办属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五是采集、整理、分析和报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帮扶援助、就业创业扶持和权益维护等信息数据;六是为辖区内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开展走访慰问。

  (内容来源:退役军人事务部 马瑞婕 尚黎阳 叶婷婷)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闭幕

  • 海南万宁获救海豚“万万”成功回归大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