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党旗见证,青春献给大美边疆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旅人生 > 正文

党旗见证,青春献给大美边疆

来源:新华社2022-07-10 22:28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8日电题:党旗见证,青春献给大美边疆

  刘艺、冯毅、巴拉提

  上等兵玉苏普急吼吼地冲进车库:“老徐,老徐!”

  不出所料,车底传来老徐的应答,随即见他熟练地“滑”了出来,胸前的党员徽章闪闪发亮。

  徐俊起,是新疆军区某团修理连技师,也是大伙儿口中的“铁甲神医”。“有困难找老徐”是连队官兵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党旗见证,在基层部队平凡的岗位上,像徐俊起这样的共产党员,凭借日复一日钻研积累练就的精湛技艺,成为团队的“压舱石”“定心丸”。

  “老徐,紧急拉动演练有辆车打不着,你快去看看。”海拔4000多米的喀喇昆仑腹地,茫茫冰雪即使在盛夏时节也没能完全消融,团里刚列装便千里机动赴高原演训的新装备,难免有点“水土不服”。

  故障装备前,徐俊起左敲敲右看看,很快心里有了数。

  “试试我根据装备特性改装的恒温取暖器,保养效果更好。”徐俊起一边开“药方”,一边掏出随身携带的本子。本子上面满满当当记录着新装备性能参数、保养要点、修理技巧。

  “近年来,许多以前想都没想过的新装备列装部队,这既让人兴奋,也让我充满紧迫感。”入伍22年,徐俊起见证了团队转型重塑、换羽新生的步伐。

  和徐俊起一样,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普尔楚边防连驾驶员王兴东,也见证着边防军营的日新月异。

  入伍14年,王兴东安全驾驶3600余天,安全行驶9万多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两圈多。从连队到前哨那条悬在阿里高原,由54道“S”形转弯组成、长达18公里的路,王兴东不知跑过多少趟。

  “10多年前那趟,印象最深刻。”王兴东说,那时他刚转军士不久,遇到暴雪封山,驻守前哨的战友眼瞅着就要断粮,上级紧急组织力量前送物资,王兴东主动申请承担运输任务,生死不计。

  党旗见证,一茬茬革命军人抱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决心,戍守在祖国边疆。

  如今,王兴东的运输车越开越大,装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除了有更加新鲜的菜品,还有制氧机、健身器材、饮用水过滤器……哨所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

  变化不只发生在普尔楚边防连,也发生在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副教导员吾丽娅媞身边。吾丽娅媞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边防军人,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已戍守边关10余载。

  吾丽娅媞的父亲是一名曾参建新藏线的老兵,与战友们在喀喇昆仑高原上用铁锹、小推车、钢钎,凿通了去往边防哨卡的路。

  如今,世界海拔最高、最艰险的公路之一新藏线,因穿越连绵雪山、密布湖群、天气多变的喀喇昆仑山,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去年,父亲收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吾丽娅媞说,“他是我的榜样。”

  党旗见证,对党忠诚是吾丽娅媞传承的家风,更是人民军队的底色。在边防线、在演训场,一代代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坚守平凡岗位,将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大美边疆。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巾帼共绘新时代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