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党旗见证,青春献给大美边疆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旅人生 > 正文

党旗见证,青春献给大美边疆

来源:新华社2022-07-10 22:28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8日电题:党旗见证,青春献给大美边疆

  刘艺、冯毅、巴拉提

  上等兵玉苏普急吼吼地冲进车库:“老徐,老徐!”

  不出所料,车底传来老徐的应答,随即见他熟练地“滑”了出来,胸前的党员徽章闪闪发亮。

  徐俊起,是新疆军区某团修理连技师,也是大伙儿口中的“铁甲神医”。“有困难找老徐”是连队官兵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党旗见证,在基层部队平凡的岗位上,像徐俊起这样的共产党员,凭借日复一日钻研积累练就的精湛技艺,成为团队的“压舱石”“定心丸”。

  “老徐,紧急拉动演练有辆车打不着,你快去看看。”海拔4000多米的喀喇昆仑腹地,茫茫冰雪即使在盛夏时节也没能完全消融,团里刚列装便千里机动赴高原演训的新装备,难免有点“水土不服”。

  故障装备前,徐俊起左敲敲右看看,很快心里有了数。

  “试试我根据装备特性改装的恒温取暖器,保养效果更好。”徐俊起一边开“药方”,一边掏出随身携带的本子。本子上面满满当当记录着新装备性能参数、保养要点、修理技巧。

  “近年来,许多以前想都没想过的新装备列装部队,这既让人兴奋,也让我充满紧迫感。”入伍22年,徐俊起见证了团队转型重塑、换羽新生的步伐。

  和徐俊起一样,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普尔楚边防连驾驶员王兴东,也见证着边防军营的日新月异。

  入伍14年,王兴东安全驾驶3600余天,安全行驶9万多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两圈多。从连队到前哨那条悬在阿里高原,由54道“S”形转弯组成、长达18公里的路,王兴东不知跑过多少趟。

  “10多年前那趟,印象最深刻。”王兴东说,那时他刚转军士不久,遇到暴雪封山,驻守前哨的战友眼瞅着就要断粮,上级紧急组织力量前送物资,王兴东主动申请承担运输任务,生死不计。

  党旗见证,一茬茬革命军人抱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决心,戍守在祖国边疆。

  如今,王兴东的运输车越开越大,装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除了有更加新鲜的菜品,还有制氧机、健身器材、饮用水过滤器……哨所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

  变化不只发生在普尔楚边防连,也发生在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副教导员吾丽娅媞身边。吾丽娅媞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边防军人,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已戍守边关10余载。

  吾丽娅媞的父亲是一名曾参建新藏线的老兵,与战友们在喀喇昆仑高原上用铁锹、小推车、钢钎,凿通了去往边防哨卡的路。

  如今,世界海拔最高、最艰险的公路之一新藏线,因穿越连绵雪山、密布湖群、天气多变的喀喇昆仑山,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去年,父亲收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吾丽娅媞说,“他是我的榜样。”

  党旗见证,对党忠诚是吾丽娅媞传承的家风,更是人民军队的底色。在边防线、在演训场,一代代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坚守平凡岗位,将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大美边疆。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