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棵白杨·一个哨所·一种精神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一棵白杨·一个哨所·一种精神

来源:解放军报2022-07-04 10:41

  驱车向北,一路驶出新疆裕民县城。天光云影下,广袤的戈壁上,点点绿意平添生机。山路蜿蜒,一座哨楼依稀出现眼前。汽车后排座椅上,一位老人凝视着窗外。

  透过飞扬的尘土,将目光转向远方那棵已有40年树龄的“小白杨”,老人抬起手,轻轻拭去眼角泪水。这一刻,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这位老人名叫程富胜,是新疆军区塔斯提边防连一位退伍老兵。

  40年前,老兵还是新兵。程富胜随队前往连队前哨班驻防。那里,他和战友在哨所旁种下第一批白杨树。40年后,新兵已是老兵。脱下军装,初心依旧。每隔一段时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都会回到哨所看一看。

  哨所的小白杨,是屹立边防线上军人的象征,是一个连队的魂和根,也是一个时代北疆戍边人的精神图腾。

  塔斯提,哈萨克语意为“石头滩”。就是在这片戈壁荒滩上,一茬茬边防军人让绿色和坚守在这里扎根。塔斯提边防连前哨班建哨40年来,官兵坚持传承“扎根边防,蓬勃向上”的小白杨精神,以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卫国戍边的责任担当、落地生根的坚强意志、默默奉献的朴实情怀,赋予了“小白杨传人”新的时代内涵。

  1982年,新疆军区塔斯提边防连前哨班被正式命名为“小白杨哨所”。

  40年戍边岁月,哨所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守哨人初心如磐、从未改变。在“小白杨哨所”授称40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个哨所,走近这里的官兵。

新兵在哨楼前举行入哨仪式。

  再见小白杨

  在老兵程富胜心里,哨所旁的那棵小白杨,承载着他激情燃烧的青春时光。离开哨所数十年,当年自己种下的这棵树,至今仍常常出现在梦里……

  40年前,还是新兵的程富胜,和战友们在哨所旁种下第一批白杨树。

  那时他并不知道,这棵小白杨会成为一个哨所的魂、成就一代人的青春。

  他更想象不到,多年后一首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会赋予这棵树家喻户晓的“殊荣”,让这个北疆前哨班被更多人所熟悉,也让边防军人的坚守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退伍后,程富胜从没忘记驻守多年的哨所。每隔几年,他都会回哨所,看看树、看看兵,追忆青春岁月。在他心里,那抹绿色是生命中最浓郁的颜色。

  程富胜的老家在伊犁,那里紫色的薰衣草花田缤纷如海,樟子松、箭杆杨迎风桀骜挺拔……而哨所驻地环境恶劣,冬季风雪漫天,夏季干燥高温,狂风卷起砂石,绿色在这里稀缺而珍贵。强烈对比之下,程富胜萌生了尝试在哨所种树的想法。

  1982年春天,程富胜探亲休假归队时,带回了10棵树苗。在征得连队干部同意后,程富胜和战友在河滩上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挖坑、浇水、施肥,每天悉心呵护……整个冬天过去,当春风吹上河滩,10棵中的9棵没了动静,只有1棵坚强的树苗在阳光下抽出嫩芽儿。一抹绿意也给程富胜的心海送来了一缕春风。

  他激动地和战友们抱在一起。

  40年时光飞逝,再次站在已然枝繁叶茂的白杨树跟前,这一幕仍然清晰如昨。摩挲着斑驳的树皮,凝视着绿色的叶片,聆听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老兵热泪夺眶而出。

  40年间,白杨树从最初的一尺多高,长成如今直径半米多的大树。程富胜见证了绿色在戈壁扎根,而这片戈壁也见证了一群军人的默默坚守。

  岁月更迭,传承从未断线。时至今日,“坚守”和“扎根”仍是小白杨哨所不变的魂。

下哨后的休闲时光。

  追寻那抹绿

  营门口眺望许久,看到熟悉的身影出现眼前,中士吾买尔江的脸上露出笑容。他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用力握住程富胜的手说:“程班长,欢迎回家!”

  这名年轻的军士,与程富胜是同乡。军旅道路上,程富胜是他的“领路人”。

  吾买尔江上高中时,程富胜受邀到他所在学校讲课。作为学生代表,吾买尔江与程富胜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就这样,一棵白杨树和一个哨所,走进了这位维吾尔族少年的心。

  高中毕业后,吾买尔江如愿穿上军装。凭着在新兵连的优异表现,他被分配到向往已久的塔斯提边防连。成为小白杨哨所的一员,吾买尔江满心自豪,但守防生活远没有想象中的传奇和浪漫。

  日复一日地巡逻、执勤和训练,吾买尔江的激情和斗志渐渐被戈壁上的风沙磨去了“棱角”。时任指导员路亚杰是个有心人,很快察觉到吾买尔江似乎不像以前那么爱笑了。

  白杨树前,两人促膝长谈。

  路亚杰再一次给他讲起小白杨的故事,并提出让这个爱笑的小伙子担任“小白杨展览馆”讲解员。

官兵给白杨树浇水。

  那年底,哨所大雪封山半个月,补给车被风雪阻隔。连队战友一路清理雪障,用数天时间才将物资运上哨所。随车捎来的,还有一封跨越数千公里的信。

  写信人是一位来自湖南长沙的小学生——王殿熙,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伍老兵。经常听父亲唱起那首军旅歌曲《小白杨》,给小白杨哨所的解放军叔叔写信,成了小殿熙的一大心愿。

  手捧信笺,吾买尔江被信笺上流淌的文字温暖着、感动着。

  路亚杰提议,大家一起为小殿熙送上一份特殊新年礼物——全体官兵签名的小白杨哨所照片。

  根据信中留下的电话号码,一个雪后的晌午,官兵们拨通了王殿熙父亲的电话。

  作为官兵代表,吾买尔江为小殿熙演唱了那首《小白杨》,当熟悉的旋律响起,视频电话那头,小殿熙的脸上浮现笑容……

  每隔一段时间,小殿熙就会给“吾买尔江叔叔”打电话。一次次交谈,年轻的战士感受到了一份来自远方的信任和牵挂,也渐渐坚定了扎根戈壁的信念。

  “把故事流传下来。”吾买尔江开始收集编写《小白杨故事集》。从英模排长李永强到老班长程富胜、从优秀政治指导员袁泰康到教练员标兵宋飞……在守哨前辈的事迹中,吾买尔江感受到“小白杨传人”身上澎湃的热血。

  “坚守哨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棵迎风挺立的白杨树。”吾买尔江向连队建议,凡是训练、执勤等任务取得优异成绩的战士,都可以将自己的名字刻在通往哨所的365级石阶上。

  迎着风,小白杨屹立边防线上,一茬茬官兵与白杨树一同成长。

  看着石阶上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新排长黄元磊心里有了新目标: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那365级石阶路上;吾买尔江凝视着远山上“扎根边防、蓬勃向上”8个大字,在心中告诉自己:我就是哨所一棵小白杨!

  守望那抹绿

  二级上士杨柯熙从未想过,他会因为种菜而懂得了何为守望。

  晨光熹微,白杨树迎风摇曳。

  作为种植员,杨柯熙天不亮就扛起锄头,走进哨所温室大棚。天气预报说,当日是个好天气,他打算给刚栽种的辣椒补浇一次水。

  阳光照耀下,大棚里的温度渐渐升高。杨柯熙拎着水桶,挨棵给红辣椒浇水,黝黑的脸庞笑得灿烂。

官兵踏雪巡逻在边防线上。

  杨柯熙的家乡在甘肃天水的一个小山村。高考失利后,他帮助父母照看数十亩菜地。向往军营的他对接兵干部说:“只要能当兵,去哪、干啥我都愿意。”

  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下连不久,杨柯熙被分配到了连队种植养殖岗位上。

  “转来转去又回到了菜地上。”那段时间,杨柯熙心里的“退堂鼓”越敲越响。进退两难之际,一个夜晚,狂风卷着冰碴袭来,连队大棚顶部的篷布被吹得无影无踪。

  二话不说,杨柯熙扛着篷布爬上棚顶,顶着寒风,一点点将篷布重新铺设好。翌日清早一睁眼,杨柯熙就跑到大棚跟前。眼前的一幕让他愣住了:篷布再次被风卷起,大棚里的菜苗,被冰雪覆盖,全都打蔫儿了。

  杨柯熙蹲在菜地旁,一边叹气一边流泪。

  同为种植员,一级上士王克怀看到这一幕也心疼极了。

  叫上“徒弟”杨柯熙,两人一起赶往附近村民家买来一批菜苗、几捆篷布。“以后铺篷布叫上我,哨所鲜菜金贵,咱们可得护好。”王克怀说。

  其实,王克怀也曾有过特战梦。

  新兵连时,为了提升训练成绩,他绑着10斤重的沙袋冲刺。新兵下连,王克怀却进了炊事班,“在基层连队干啥都一样”。

  淘米、洗菜、切菜……炊事班的工作单调枯燥,有时厨房里忙起来,他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加练体能。那年春节,一位老同学打来祝福电话,得知一心想成为特战队员的王克怀却当上了炊事员,便替他“鸣不平”:“炊事员在哪不能干啊,为何去边疆那么远的地方。”

  “炊事员连着官兵的胃,守防不可或缺。”时任指导员王锐的一番话,让王克怀豁然开朗。

  那一年,连队建新大棚,位置在一片盐碱地上。杨柯熙想尽办法,一镐一镐地挖、一锹一锹地铲,硬是在原有菜地旁又建起了一片新大棚。

  土质不行,他们从3公里外的河床旁运来黑土;营养不够,他们从牧民家拉来羊粪进行育肥……

  杨柯熙推着小车一趟又一趟,硬是在布满石头块的盐碱地上种出了新鲜蔬菜。

  不久前的端午节,杨柯熙和妻子视频,看着晒得黝黑的丈夫,她忍不住哭了。他却笑着安慰道:“盐碱地上种活了蔬菜,我的成就感可多哩。”

  如今,杨柯熙没事时常喜欢一个人坐在白杨树下。有人问他:“守在哨所值不值?”杨柯熙往往笑而不答,目光却悠悠然望向了远方。

  在他看来,每逢收获的季节,心中的苦与累、寂寞与孤独,已然化作这沁人的绿意、盎然的生机。

夕阳中的小白杨哨所。

  成为那抹绿

  一条干沟毫无生气地横卧,一股旋风卷起一柱黄沙急速升空。

  这里的风,给在哨所蹲点的陆军研究院某研究所工程师朱会杰留下了深刻印象。

  朱会杰说,当时正值盛夏,白天气温能达到三十八九摄氏度,稍微一动就是一身汗。连队缺水,官兵一周只能洗一次澡,朱会杰很不适应,官兵们却说“很幸福了”。

  后来,朱会杰到前哨点位执勤,才知道“此言非虚”。驻守在条件更加艰苦的前哨班,他才真正体会到官兵说的幸福是“真幸福”。

  修了路,通了电,有了手机信号……

  战士们告诉朱会杰,因为偏远,因为稀缺,当驻防条件稍有改善,都会在官兵内心激起波澜,大家内心总能收获“成倍的甜”。

  常年戍守哨所,有的官兵连驻地县城都没去过。即使这样,也很少听到怨言。遇到休假、学习的机会,大家都是你推我让。“我没问过他们为什么,但似乎能够理解,因为到了连队,你就会被一股力量所牵引。”朱会杰说,这是一种精神传承的力量。

  一米八几的个头,肌肉健硕,笑容质朴,像极了电视剧《亮剑》里的警卫员“魏和尚”。列兵名叫陈烨,是今年刚下连的新兵。

  陈烨的家距离陆丰革命烈士陵园直线距离不到800米。高中毕业后,赶上征兵季,从小在红色氛围中长大的他,早早报了名,并如愿参军来到边防一线。

  连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各项素质达到优秀的列兵,才有资格前往小白杨哨所戍守。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天陈烨背起背囊绕着营院加练;据枪动作不标准,他就吊着砖头反复练习。几个月下来,小伙子细嫩的皮肤被晒得黝黑,眼睛里也渐渐有了自信的光芒。

  前不久,连队对所有新兵进行了考核,陈烨一举夺冠,成功取得“驻哨资格证”。

  在连队,一批批像陈烨一样的新兵,经过风刀霜剑的洗礼,成长为充满血性的“糙汉子”。通过严格的训练,军人的血性融入他们的血脉;训练时落下的伤疤,也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勋章”。

  一棵树常青,一群人成长,一个哨所有了新风貌,一种精神永续传承。如今,小白杨哨所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每逢寒暑假都有青少年来哨所参观见学。孩子们走进哨所,了解小白杨的故事,领略守哨官兵执勤巡逻风采,也让“小白杨精神”成为一代人心中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一个周末的清晨,陈烨迎着晨光接岗。不久,一群来哨所参观的小学生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朝他走来。突然,为首的小男孩一个立正,抬起右手——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解放军叔叔辛苦了!”紧跟后面的小男孩一个接一个地说了这句话。

  陈烨的耳边反复回响这句话——第一次,他被致敬;也是第一次,他体会到“坚守”二字的庄严和重量。

  下哨,陈烨把这件事告诉连队战友;晚上打电话,又把这一情景讲给了爸爸妈妈。

  吾心安处即是家。电话中,陈烨说,自己不仅是幸福的,而且是“最幸福的”。

  那天晚上,陈烨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棵小白杨,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本版图片由王 越摄)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杭州径山村的绿色新活力

  • 广东肇庆:强降雨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