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2-05-26 10:46

  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

  ——培养发扬青年追求进步的宝贵特质②

  ■沙先楼 周燕虎

  ●坚持在刻苦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岗位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在创新创造中激扬青春、开创未来

  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提出希望,“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努力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青年官兵作为强军事业的生力军,应当深切体悟和躬身践行习主席的谆谆教导,勇立时代潮头,担当强军重任,坚持在刻苦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岗位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在创新创造中激扬青春、开创未来。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只有刻苦学习才能让青春拥有无穷活力和无限可能。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只有锐意创新才能把党和军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学习是成就事业之基,创新是强国兴军之要,用学习和创新刻画青春年轮,勤于学习、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拥有不平凡的人生,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能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置身云帆高悬、百舸争流的新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新业态新事物,面对转瞬即逝的机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青年官兵不论是成就远大理想,还是履行职责使命,掌握主动权的“法宝”就是刻苦学习、锐意创新。如此,方能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青年官兵施展才华、竞展风采也需要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岗位,而“撬动地球”的信心和力量则源于立足岗位勤奋求知,不断“增益其所不能”。中国建造队伍中的“女焊将”王中美,奋战生产一线的“大国工匠”杨永修,走在“互联网+物流”行业前列的创业者吴俊,打破国际比赛狙击纪录的特战尖兵侯国领……这些青年成长成才的事迹充分说明,成功从不偏爱谁,把本职岗位爱到骨子里,把刻苦学习作为不懈追求,就能不断打开新局面,成就丰富而充实的人生。推而言之,学习力就是生存力、发展力、战斗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未来战争,已经在每名官兵的书桌上打响。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官兵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聚焦主责主业,立足岗位战位,如饥似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孜孜不倦掌握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夙兴夜寐研究战史战例、制胜机理、训法战法,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始终保持不断充电的状态,努力打造出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把“责任田”种成“示范田”,在青春赛道上跑出一个好成绩。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航天员汤洪波20岁入选飞行员,35岁入选航天员,经历了艰苦卓绝、超越极限的训练和磨砺,从技术、身体、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准备,才能够在后来担当大任,胜利完成飞天任务。过硬的本领既靠学习筑基,也要在实践中磨砺提高。青年时期是最有朝气、最具活力的时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期,也是积累智慧、积蓄力量的重要阶段,青年人应当积极投身实践锻炼,在实践中茁壮成长、脱颖而出。实践出真知,实干长本领。青年官兵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读“无字之书”,多到满是泥泞的路上走一走,多在情况复杂、困难重重的事上磨一磨,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华,使一切有益知识沉淀在脑海里,融入干事创业的行动中,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攻坚克难的硬脊梁、引领时代的真本事,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之问”。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灵魂,也是一支军队发展进步的灵魂。”军事领域最具竞争性和对抗性,也最具创新活力、最需创新精神。尤其当下,新生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孕育和涌现,世界新军事革命风起云涌,锐意创新方能挺立潮头、抢占先机,固步自封必然亦步亦趋、陷于被动。纵观世界风云,军事力量的较量说到底是创新能力的较量,作战能力的落差实质是创新能力的落差。青年官兵活力迸发、激情四射,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始终保持这种青春特质,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激扬沧海弄潮舍我其谁的豪气、蓬勃向上不负韶华的朝气、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锐气、追求卓越开创先河的志气,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攀别人没有到达的高峰,用创新办法寻求化解矛盾的“钥匙”,用创新思路获取攻坚克难的“良方”,用创新举措打开实现突破的“锦囊”,推进各项工作和建设不断吐故纳新,让青春的光谱更广阔,让青春的能量更磅礴。

  时代的荣耀属于刻苦学习、锐意创新者。当前,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强军伟业。前进道路上,面对必然会遇到的新情况、新挑战,青年官兵要坚持把刻苦学习作为青春远航的不竭动力,把锐意创新作为青春搏击的强大能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在练兵备战中打头阵,在转型建设中开新路,在平常工作中当表率,努力成为堪当重任的军中骨干和强军先锋。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