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杠坡战斗中,与队伍失散的红军秘密成立地下党支部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情集锦 > 正文

青杠坡战斗中,与队伍失散的红军秘密成立地下党支部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2-05-17 15:08

  青杠坡的火种

  ■魏永刚

  在黔西北连绵的大山里,青杠坡并不显眼。这里沟不深,山也不算高,不过是赤水河畔的土城镇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坡。因为红军在这里战斗过,这座小山坡就走进了历史。

  这次战斗发生在1935年1月28日,红军与尾追之敌在此交战,虽予敌重创,但未能全歼。此时,敌人后续部队迅速增援上来,对红军侧背发起了攻击。中革军委果断决定,立即撤出战斗。红军连夜渡过赤水河,揭开了“四渡赤水”的序章。

  但也有一些红军因伤病留在这片山坡,书写着另一种人生。我的思索,就从这些与队伍失散的红军开始。

  何木林是红三军团第五师的一个班长。他左腿受伤,失血过多,昏倒在青杠坡。战友们都以为他牺牲了。战斗结束的第二天,他被冰冷的雨水浇醒,挣扎着爬起来,正好遇到两个上山的小孩。

  两个小孩回去告诉了父母,天黑以后,孩子的父亲找到山上,把何木林背到附近山洞里掩护了起来。这位从江西会昌参加红军、又跟随长征队伍走过好几个省的红军战士得救了。

  何木林活了下来,已属万幸,但要谋一份生活,并不容易。面对敌人的严密搜查,何木林知道自己说一口江西话,容易被认出是红军,只好装作聋哑,用手比划着在附近村庄打零工。这样有口不能说的日子,他过了十多年,一直到1949年县城解放。

  今天的土城,建立了四渡赤水纪念馆,保留了许多红军战斗、生活的旧址,人来人往,十分热闹。那次,我在土城只小住两日。在晨曦微露、山风吹拂、万籁俱静的时候,我独自走上那条石板老街,心中想象着:当年那些红军失散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僻壤,会经历怎样的孤寂和困苦?

  中国革命的史册中,不乏这样令人动容的苦风凄雨的篇章。但更让我们的情感泛起波澜的是先辈对待苦难的那份姿态。

  宋加通是另一位在青杠坡战斗中因受伤掉队的红军。一位老人把他藏起来,用土法为他疗伤,宋加通才渐渐好起来。身体刚刚恢复,他听说几十里外有一个淋滩村,也有几个与队伍失散的红军。宋加通拖着虚弱的身体,步行几十里路,找到这个村庄。

  那时,部队已经走远,但宋加通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革命军人。到了淋滩村后,他找到这些失散的党员,秘密成立地下党支部。

  今天,淋滩村的宋家老屋前面,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加通和那几位失散的红军就是在这里成立了秘密党支部。直到1938年,他们才找到上级组织。

  何木林在困苦中展现出红军战士的情怀,宋加通在艰难中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20世纪50年代,何木林被认定为红军,政府每年发给他一笔生活补贴。在当时,这项补贴比他一年的工资收入还高。然而,一直到1979年他去世前,老人从来没有领过这笔钱!

  今天的人们总在问“为什么”,何木林老人的家人回忆,老人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能多活这么几十年,已经比战友们幸运多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何木林和村里人一样在土改中分到街上的一处房子。但是,他的5个子女,有3个夭折,家里人口不多。当时他见有的邻居家里孩子多,住房紧张,便把自家的房子让给了邻居,自己带着家人搬到村边一处小房子居住。

  后来,当地政府有意照顾,准备把何木林的儿子,安排到市里的机关工作。何木林得知后阻止了,他的理由是:红军后代,要工作也不能坐办公室享福,得到艰苦岗位上和老百姓一起吃苦。就这样,他的儿子选择到遥远的息烽县一个煤矿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何木林去世的时候,留下遗嘱:死后要埋到青杠坡,和战友们永远在一起。

  情到深处苦亦甜。何木林对青杠坡生死难忘,而宋加通则把一腔深情寄托在赤水河边的柚子林里。

  20世纪80年代,宋加通回江西老家探亲,见到当地蜜柚又大又甜。这引起宋加通的思索:这柚子能不能在赤水河边生长?淋滩村的老百姓是不是也能通过卖柚子增加一份收入?

  临行前,他精选了几株幼苗。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辗转千里,宋加通把幼苗带到了淋滩村。他先在自家院子外头试种。没有想到,这柚子树到赤水河边也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村里人纷纷来移栽,种柚子的农户在淋滩村渐渐多起来。淋滩村如今有三百多亩柚子林,人们取名“红军柚”。前几年,淋滩村脱贫摘帽。村支书说,柚子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何木林与部队失散后,在一个陌生地方谋生活,十多年不能开口说话。但是,他并不认为自己苦。生活安定下来,他有了补贴却不去领,他想到的是国家,想到的是比自己更困难的群众。

  何木林让我们理解了什么是红军战士,宋加通则让我们想到另一句话:共产党员就像一粒种子。

  宋加通身上的伤还未痊愈,就念念不忘找组织。找到几名党员,他们立即成立党支部。后来,即使回一趟老家,他也牵挂着曾经救过他的乡亲、曾经战斗过的那片土地。虽然因为负伤,他没有走完长征路,但是他点燃了一个小山村革命的火种;和平的日子里,他又把树苗引种过来,留下一片片柚子林。他不就是一粒种子吗?

  仰望青杠坡,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苦,什么是共产党人的苦难与辉煌。何木林、宋加通,还有那些牺牲的烈士们,用他们艰辛的人生昭示我们:共产党就是为人民吃苦,和人民一起吃苦,吃常人吃不了的苦,就是要在苦难中奋斗,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