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尺讲台上的“告别礼”:记空军军医大学教授雷伟退休前一课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旅人生 > 正文

三尺讲台上的“告别礼”:记空军军医大学教授雷伟退休前一课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2-05-17 10:48

  三尺讲台上的“告别礼”

  ——记空军军医大学教授雷伟退休前一课

  ■王运璞 李洁

  讲台上,雷伟正在授课。作者提供

  上课铃声响起,已近花甲之年的空军军医大学教授雷伟如往常一般,在讲台旁整了整军装,军姿肃立。

  “上课!”雷伟快步走上讲台。

  这是雷伟退休前的“最后一课”。

  已有36年教龄的雷伟是学员眼中的一个“传奇”——上过前线、“膨胀式脊柱螺钉”发明者、全军战救专家、全军优秀教师……一直以来,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诙谐幽默的授课风格让雷伟的课备受欢迎。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战创伤。”讲台上,雷伟翻开课件,从容开讲。这堂4个学时的“战创伤”课程,雷伟已经讲了22年。每次课前,他都坚持按习惯走一遍“采、编、导、演、评”的教学预演,力求教学流程更顺畅。

  按照“电影创作理论”去备课,是雷伟长期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从战创伤的定义到火线处置步骤、流程、方法,雷伟像一名“导演”一样为学员打造“融入式现场教学”模式,让学员在边听讲、边操作中真实感受战创伤的救治方法步骤。

  望着台下学员们一张张青春的脸庞,他的眼前忽然浮现出一位位牺牲战友的身影,36年教学生涯也似走马灯般一页页翻过。一时间,雷伟百感交集,泪水控制不住地模糊了眼眶,“我一定要用最大的热情上好最后一堂课!”雷伟暗下决心。

  “大家说说影片里面这些战士的做法,在战场上对不对?”第四节课是“战伤救护”,雷伟为学员播放了他精心挑选的影视剧中的战救片段,引发学员们的激烈讨论。在学员们的讨论中,雷伟讲述了37年前他经历的一次真实作战经历。

  “那次突击作战,一名班长被暗堡里扔出的手榴弹炸伤,两名战士急于把班长拉回来,没做任何防护就冲上前去,结果被暗堡中再次扔来的手榴弹炸中全部牺牲……”真实的描述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到了战火纷飞的战场,战争的残酷与血腥仿佛就在眼前。

  雷伟用亲身经历告诉学员,战场上的军医一定要是懂卫勤指挥的野战外科医生,一定要会判断战斗与战救的关系,“救不救、怎么救”要紧密结合战场实际。

  在那场战争中,当时年龄和今天学员差不多大的雷伟参战近6个月,抢救伤员50余人,所在连队被中央军委和原成都军区授予“进攻英雄连”“坚守英雄连”称号。

  “传军魂之道、授医者之业、解卫勤之惑”是雷伟挂在办公室墙上的一幅字,36年来他念兹在兹、笃行不怠。雷伟始终坚信,一名军校教员最重要的就是“为战而教”,要让学员明白军医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下课铃声响起,雷伟的“最后一课”也画上句号,他郑重地向大家敬了一个军礼:“身为一名教员能够在课堂上退休是一种难得的福气,当教员是我人生最热爱也最看重的职业,谢谢大家,你们给了我做老师的快乐!”

  掌声散去,学员陆续离开,雷伟却并未急着离去。“我这一生当兵打仗、治病救人、教书育人,此生足矣。”雷伟喃喃自语道。

  环顾教室,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肩上,微风拂过雷伟微白的鬓角。那一刻,他仿佛又听到36年前初登讲台那天,几位授业恩师的教诲:“要热爱军队、热爱伤员,要为祖国医学事业奋斗终生。”

  36年躬身为桥、甘当人梯,雷伟将师长嘱托铭记于心:“我想把有限的精力,继续投入到无限的教学和为军服务中去。”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