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谎言帝国”劣迹斑斑:美国想打谁,从不缺理由!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视点 > 正文

“谎言帝国”劣迹斑斑:美国想打谁,从不缺理由!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2-04-26 10:13

  美国想打谁,从不缺理由! | 且看“谎言帝国”系列评论

  俄乌冲突爆发后,一些美国政客和媒体肆意捏造传播虚假信息,妄图嫁祸中国、误导全球公众。这只是“谎言帝国”斑斑劣迹的冰山一角。美国以谎言开道,频频发动战争,屡屡干涉他国。美国不仅针对中国炮制了大量谎言,还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欺瞒世界。参考快评栏目推出“且看‘谎言帝国’”系列评论,一组四篇,敬请关注。本文为第一篇。

  在美国建国246年的历史中,没有参与战争的时间仅不到20年。尤其二战以来,霸权思想作祟的美国一再把战火烧向别国,借以掠夺资源、削弱对手,制造动荡,造成生灵涂炭和人道灾难,以维持自己超级大国地位。

  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战争帝国”,以战争起家,靠战争壮大,日后恐怕也要借战争续命。这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谎言帝国”,以谎言立身,靠谎言兴兵,更是屡屡借谎言洗白。

  从发动越南战争到染指叙利亚冲突,美国从不愁师出无名。它一面借由军事霸权收割利益,一面极力维护自己“光明正义”的形象,为此不惜捏造构陷,毫无底线可言。

  早在1964年的“北部湾事件”中,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便假借“莫须有”的驱逐舰遭北越鱼雷艇袭击为由下场参战,把美军推入越战泥潭。事后约翰逊无耻承认,驱逐舰假想中的鱼雷艇“或许只是鲸鱼”。这个锅,鲸鱼只好替美国背起来。

  再看看它两次出兵伊拉克之前的“精彩表演”:1990年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试图维护其在中东战略利益的美国政府欲先行造势获取公众支持,于是请一名15岁花季少女在美国国会声泪俱下控诉伊拉克军人的暴行,点燃了全美民众的义愤之火,“正义之战”从此打响;200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捏着小试管展示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是,一场美国拯救他国人民于水火的反恐之战随之登场。

  这两场演出几乎完美——如果不是作证少女“碰巧”是科威特驻美大使之女,而小试管里又“似乎好像”错装了洗衣粉的话。多年后,良知尚存的鲍威尔仍对自己那次撒谎耿耿于怀,承认这是自己“个人记录上的痛苦和污点”。而始终未寻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证据的美军早已给伊拉克人民造成深重苦难——20万人丧生,500万人流离失所。

  在扶持代理人方面,美国也惯于用骗局做足铺垫。在叙利亚内战中,支持反对派的美国借助“白头盔”的光环。这个宣称“不依附任何政府派别”的组织,一直拿取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助。2018年,在以一些 “救援行动”博得美誉后,“白头盔”提供了杜马镇遭化武袭击的视频,让美国得以“体面”出场,以“人道主义”名义对叙政府军发动大规模精确打击。可惜一年后谎言被拆穿,这段视频被西方记者爆料,恰恰是“白头盔”自导自演。

  至于在阿富汗——这个美军最初以反恐为由入侵的国家,美国更是把“重建和民主改造”这个弥天大谎扯了近20年。据统计,阿富汗战争20年,有3万多名平民被美军杀死或因美军带来的战乱而死,约1100万人沦为难民。战乱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72%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失业率高达38%。试问重建在哪里?民主又何在?

  细细想来,这个“谎言帝国”多年来联合它的西方盟友和小伙伴,纠集西方媒体巨头,制造一场又一场全球谎言攻势,在全球各地引燃战争的地狱之火,却叫嚣给当地带去了光明。

  2021年8月16日,可能就是这个世纪谎言彻底破产的日子。当时美军仓皇撤离喀布尔,几名阿富汗平民攀住军机想要同“王师”一同离开而不被理会,最终从半空坠亡。就在那一刻,美国那套“正义战争”的光鲜谎言,也当着全世界的面碎成齑粉。

  无论是攫取石油利益、占据地缘政治优势,还是铲除敌对势力;无论是满足本国军火商的胃口,缓解国内经济危机,还是赢得大国竞争,美国发动战争和煽动冲突背后的真实动机早已被识破。唯一还抱着自欺欺人的借口不放的可能只有美国政客自己了。

  不过,去年4月,就连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也不小心漏出一句实话。她在一次活动中称,美国“数十年来和数代人以来的战争,是为了争夺石油而打响的”。

  推特上一名美国网友立刻讽刺说:“天哪,我还以为是为了民主。”

  在战争的残酷真相面前,“谎言帝国”的真相已经暴露无遗!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