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空军文化发挥“引擎”作用助推强军事业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空军文化发挥“引擎”作用助推强军事业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2-04-14 10:54

  70多年来,人民空军积淀形成独具特色的空军文化,成为推动空军建设转型跨越的重要力量和助力人民空军高飞远航的“引擎”,激励鼓舞着一代代空军官兵英勇战斗、逐梦空天、团结奋进。其中的故事是强军文化推进强军事业的生动注脚,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高飞远航的文化“引擎”

  ■危立平

  人民空军注重以文化观念转变和文化创新能力增强,助推空军战略转型,其中以“金头盔”为标志的空军实战化训练品牌已经成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强军文化现象。图为三夺“金头盔”的空军飞行员蒋佳冀。刘应华摄

  一个经略空天的军种,每飞越一个年轮,每攀升一个高度,都会在历史长卷上烙下一道印记。与新中国同龄的人民空军已经飞过了72年的灿烂航程,一代代空军官兵英勇奋战,立下赫赫战功,涌现了灿若星辰的英模群体,铸就了“老航校精神”“空中铁拳精神”“神威导弹精神”“甘巴拉精神”等精神丰碑,培育了“天鹰”“天梯”“天网”等特色文化品牌,积淀形成独具特色的空军文化,成为空军官兵逐梦空天的澎湃动力和推动空军建设转型跨越的重要力量。

  一

  人民空军历来有着重视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早在上世纪60年代,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就形象地说:“我一手抓文,一手抓武。每年能打下几架敌机,演一台好戏,我的日子就好过一点了。”

  从初创时期艰苦卓绝的“马拉飞机”,到抗美援朝空战中的“空中拼刺刀”,从空地协同解放沿海岛屿,到转战大江南北的国土防空……回望历史,在战火中诞生、在战斗中成长的人民空军,打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战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他们靠的就是“钢虽少,气却多”,靠的就是经由文化软实力转化来的强大战斗力。

  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志愿军空军飞行员不畏牺牲,接连创造了340米、240米、145米开炮击落敌机纪录。1953年5月17日,我空4师10团飞行一大队飞行员陶伟,再次刷新120米空中近战纪录,打得敌机凌空爆炸,碎片都溅到自己战机身上,给对手以极大震撼。当年参战的美国飞行员后来心有余悸地回忆:“他们好像要跳出飞机和我们近身格斗似的。”

  这种打法与拼劲,后来被人们形容为“空中拼刺刀”。正是凭着“空中拼刺刀”精神,志愿军空军雏鹰展翅、一鸣惊人,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时光飞逝,精神永存。在“空中拼刺刀”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下,一支支蓝天劲旅积淀形成了“闻战则喜、英勇顽强、敢打必胜、有我无敌”的战斗文化,用一个个首次、一项项纪录续写辉煌。“英雄试飞大队”“模范空降兵连”“强军先锋飞行大队”、李中华、李浩、蒋佳冀、郝井文等英模典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空军官兵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2019年7月14日,空战英雄陶伟所在的飞行一大队被中央军委授予“强军先锋飞行大队”荣誉称号。去年,该大队列装国产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雄鹰换羽再启新征程。

  “祖国用‘第一’为我们命名,我们用‘第一’来回报祖国。”该大队所在部队官兵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的战歌里唱着“一”,徽章上刻着“一”,雕塑中擎着“一”。“勇争第一”的价值追求成为这支部队引以为傲的信念,激励着他们在传承胜战基因中建功新时代,争做为国仗剑的空中精锐。

  从文化视角看人民空军,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空军文化传承着空军的精神魂魄,塑造着空军的品格气质,孕育着空军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始终是空军官兵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始终是空军建设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二

  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文化的繁荣;一支军队的强大,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撑。纵观当今世界,文化在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空军文化以我军优良传统为血脉,以空军转型建设实践为依托,日益成为空军加力腾飞的“动力引擎”。

  “金头盔”——空军对抗空战竞赛考核优胜者的“桂冠”,因奖品为金色头盔而得名。

  大漠戈壁、烈日当空、黄沙漫卷,一架架战机如风似电,一场场空中格斗惊心动魄……一年一度的“金头盔”之战中,各路强手鹰击长空、云端对决,把血性胆魄彰显在万里云天。

  得“金头盔”者,可谓空军战斗力之锋刃。首届“金头盔”得主郝井文,两届“金头盔”获得者许利强,三夺“金头盔”的蒋佳冀,包揽“金头盔”和“金飞镖”的“双料王牌”王立、邱麟辉……在激烈比拼中,一个个空天勇士脱颖而出,一支支蓝天劲旅竞相涌现。他们所代表的新质战斗力,承载着人民空军转型跨越的脚步。

  光彩夺目的“金头盔”,已升华为空军荣誉的象征。10年来,以“金头盔”为标志的空军实战化训练品牌正在不断走向成熟,成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强军文化现象。

  由此可见,建设世界一流空军所需要的文化,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部队文化工作,更是以文化观念转变和文化创新能力增强为重要标志的强军文化体系。近几年,空军把文化建设放在推进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筹划部署,在红色文化资源开掘、战斗精神培育、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受到广泛关注。

  三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我们找准人民空军前行的文化坐标,发挥好文化“引擎”的重要作用。

  忠诚是空军文化的灵魂。抗美援朝战争中,初出茅庐的人民空军坚决听从党的号令,与强敌展开殊死较量,首创世界战争史上大规模使用喷气式战机空战的纪录,在2年8个月时间里击落击伤敌机425架。还有罗布泊上空舍身穿越蘑菇云,汶川地震灾区上空生死一跳,飞向远洋、飞越岛链、战备巡航……忠诚于党、听党指挥始终是人民空军振翅高飞的力量源泉和战胜一切强敌的根本保证。

  优良传统是空军文化的根脉。人民空军历史上积淀了很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优良传统,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红色资源,需要好好开掘使用。去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空军党委在志愿军空军抗美援朝作战旧址群和东北老航校旧址组织专题党日活动。活动现场,“强军先锋飞行大队”两架歼-20在内的5型11架战机呼啸通场,以战斗姿态向党及党创建的东北老航校致敬,告慰先辈建立人民空军、争取革命胜利的夙愿。每到烈士纪念日,空军都要在航空博物馆举行向空军飞行人员英烈敬献花篮仪式。航空博物馆英雄广场上,“蓝天魂”雕塑庄严肃穆,“胜利之火”火炬熊熊燃烧。那熊熊火炬正是人民空军优良传统薪火相传的象征。

  聚焦战斗力、一切为打赢是空军文化的主旋律。从东海防空识别区管控、常态化空中警巡到成体系绕岛巡航,从对抗空战比武、体系作战演习到参加中外联演联训联赛……胜战征程上,一句句战斗口号感召着空军将士奔赴疆场、义无反顾,一首首战斗歌曲激励着空军将士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一条条不断刷新的航迹标刻着人民空军文化软实力与军事硬实力一次次齐头并进。

  创新是空军文化活力所在。历史上,抗美援朝空战总结的“一域多层四四制”战法、地空导弹部队打敌高空侦察机创造的“近快战法”、飞行部队建立的“三摸底五把关”制度等,都蕴涵着空军官兵的非凡勇气和创新活力。走进新时代,空军将创新驱动摆上战略位置,改革飞行训练体制、打造实战化训练品牌等改革创新举措不断引向深入,使创新的过程成为引领价值追求、转变思维方式、凝聚军心士气的过程,推动形成千帆竞渡、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空军文化曾经是人民空军从蹒跚起步到高飞远航的力量之源、取胜之道、传家之宝,未来也将是人民空军迈向世界一流宏伟目标的“发动机、助推剂、加速器”。

[ 责编:白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雨后迎晚霞

  • 台风“韦帕”在广东江门登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