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把脉世界防空反导新发展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把脉世界防空反导新发展

来源:解放军报2022-03-03 08: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防空反导是确保国防安全和作战行动自由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快速发展,防空反导作战正面临新的威胁与挑战。

  空天威胁日趋复杂多样,防御目标进一步拓展,“跨域化”特点更为突出

  近十余年来,防空反导面临的现实威胁发生了显著变化。四代战机陆续装备,隐身性、机动性、速度和态势感知等能力全面升级,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的突防和毁伤能力进一步提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持续增强。此外,无人机已开始投入实战运用,在对抗中灵活性和成本、数量优势凸显;高超声速武器发展和装备进程明显加快,凭借速度、射程和机动性优势,形成新型突防通道;分布式杀伤、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等新型进攻性战法不断涌现,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功能更加分散,杀伤链构建更加灵活、高效。

  未来,进攻作战会呈现出立体多样的全方位打击态势。基于威胁变化,美军在2019年发布的《导弹防御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防空反导防御目标已由传统战机、弹道导弹为主拓展为有人/无人飞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高超声速武器,甚至还包括火箭弹、火炮和迫击炮等多种类型。同时,由于弹道导弹、高超声速武器纵贯空天域空间,而且常规火力打击与网电攻击、天基信息支援更加紧密铰链,作战空间大幅拓展,防空反导横跨空、天、网、电多域的“跨域化”特点更为突出,因此美、俄等军事强国普遍认为,信息化时代的防空反导力量,必须担负起在空、天、网等多域空间,遂行一体化的防空、反导、防天和网电对抗的多重使命任务。

  进攻与防御,动能与非动能等多种能力有效整合,“一体化”程度逐步提升

  面对复杂多样的现实威胁,传统、单一的动能拦截手段已难以有效应对,只有统筹作战资源,整合各种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施一体化防空反导,才能确保能力走在威胁之前。

  一是统筹传统气动目标与弹道导弹、高超声速武器等防御系统的一体化建设与运用,构建更为完善、全面的防御火力配系和作战体系,以应对未来多种攻击武器混合式饱和攻击。例如,美军基于“宙斯盾”系统和“标准”-6导弹,不断拓展集防空、反导、反高超声速武器于一体的综合防御能力;俄罗斯C-500武器系统为新型防空反导防天一体化的综合武器系统,可抗击飞机、高超声速导弹、弹道导弹,还具备攻击卫星能力;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装备的“紫菀”防空导弹,也已具有一弹多用的特点,能够兼具防御超音速反舰导弹、战机、弹道导弹等多种能力,目前仍在持续升级。

  二是加强动能与非动能、进攻与防御、主动与被动手段的综合运用。美国陆军已将高能微波、激光和电子战等非动能武器纳入未来的六层防空反导体系;美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发布的未来2.0版导弹防御体系架构中,拓展增加了网电攻击和高超声速武器在敌方导弹“发射前”的源头打击能力,进一步强调攻、防作战的一体化整合。除此之外,美军还通过加强海外战区防御与国土防御、全球导弹防御、全球快速打击等作战行动的协调和同步,以及扩大国际合作,提升与盟国(友)防空反导系统互操作水平,进一步拓展防空反导“一体化”能力。

  作战体系开放协同,作战单元即插即用、互联互通,“分布式”趋势更加明显

  着眼当前防空反导普遍存在体系复杂、火控系统“中心化”和信息孤岛“烟囱”林立等不足,防空反导未来发展方向将是依托更为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打破传感器和拦截器作战单元相对固定集中的传统集成方式,向更为开放、灵活的“分布式”防御模式发展。

  “分布式”防御体系架构以网络为中心,传感器和拦截器作战单元分散部署,并通过一体化防空反导指控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和灵活组合。目前,以色列“铁穹”防御系统已实现远程火力控制,体现了“分布式”的典型特征。美军也将“分布式”防御作为未来防空反导体系建设的重点,不断拓展远程发射、远程交战等新型能力。此外,俄罗斯最新发展的C-500系统也具备更强的联合防御能力,可以通过组网与其它武器系统高效衔接运用。

  武器系统技战术性能全面升级,效费比大幅提升,“多任务”能力显著增强

  未来,随着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氮化镓器件、高性能处理器、微小型拦截器、定向能、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逐步成熟并广泛应用战场,反隐身、反高超、反“低、慢、小”目标等关键技术将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防空反导武器系统技战术性能将全面升级,在复杂战场环境下抗干扰、抗欺骗、高毁伤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此外,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未来将大量运用于武器生产,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研制、部署和维护成本将降低,作战效费比将大幅增强。

  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在研制新一代防空反导系统时,目前大多采取改造升级现有系统为主的发展路径。例如,美军已明确在海基“宙斯盾”系统和“标准”系列导弹基础上发展防空、反导和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一体化能力,并且披露将研发增程型“萨德”系统以拓展高超声速武器防御能力;俄罗斯从C-300开始,采取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可根据防空、反导、反高超等需要兼容多型雷达和导弹。未来,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同时防御多类目标的“多任务”能力将会显著增强。

  美、俄等军事强国近年来除了坚持发展传统远近兼备、高低搭配的“分层”拦截体系外,还强调包括定向能武器在内的中近程武器的实战价值,认为充分利用新型中近程拦截武器可以在抗击多类型目标的同时扩大参与攻防的武器选项,增加对手突防的复杂性。

  指挥控制更加灵活高效,人工介入程度逐渐降低,“智能化”特征日益突显

  弹道导弹、临近空间飞行器、隐身飞机、巡航导弹、无人机等空天来袭兵器的组合运用与立体打击突防概率高,仅靠单一武器系统已无法实现有效抗击。此外,现代防空反导作战行动空间广阔,武器平台分散,指挥跨度大,因此,美、俄等军事强国根据各类空天来袭兵器特征规律和拦截武器装备性能,加速提升防空反导作战智能化的指挥控制和决策支持能力。

  目前,美军正在发展完善防空反导指挥控制系统,在平时任务规划的基础上,实现拦截方案快速自动生成、拦截火力优化组合、作战任务动态调整、拦截目标快速分配。俄罗斯也正在大力发展跨军兵种的智能化新型指挥控制系统,提高空天防御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未来,人工介入防空反导作战“杀伤链”闭合环路的时机将会减少,基于大数据的快速指挥决策和对武器系统的自动控制将成为发展重点,指挥关系可灵活重组、指挥机构可应急接替、信息流程可动态组织、系统规模可灵活伸缩、作战单元可按需嵌入的特点更加突出。(马蛟龙 罗骁)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

  • 百舸争流迎开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