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把握智能化作战研究的要津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视点 > 正文

把握智能化作战研究的要津

来源:解放军报2022-02-15 09:5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引言

  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智能化作战作为一种新型作战样式开始登上战争舞台。目前,世界军事强国争相在智能化作战概念创新、智能化技术研发应用、无人集群系统升级和人机力量多域融合等方面加速研究实践。大势面前,只有找准推进智能化作战的切入点、抓住智能化制胜机理的关键点、扭住战场智能化博弈的发力点,才能更好地推动智能化作战研究不断深入,赢得未来战场主动权。

  找准推进智能化作战的切入点

  智能化作战是人类社会的特定时代产物,其孕育过程涉及领域广,产生发展影响因素多,是军事对抗集团的综合较量。面对蓬勃兴起的智能化作战,需要借助社会发展的长宽视角,科学把握智能化作战的本质属性,找准推进智能化作战的切入点。

  基于社会生产辨识发展方向。恩格斯曾深刻指出,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社会生产,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战争。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科技革命通常是产业革命的先导,进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引发社会重大转型。军事革命则是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战争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机械化时代,工业化大生产的繁荣使得飞机、大炮等机动平台快速量产,以装甲集群突击为代表的“闪击战”应运而生。智能化时代,无人平台、人工智脑等智能科技带动下的产业革命,必将推动智能化作战向“智能决策+自组织无人集群”的方向发展。

  通过预先实践探索胜战要诀。战争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具体体现。红军时期的“十六字诀”,抗日战争期间的游击战,抗美援朝中的“零敲牛皮糖”等都是战争实践的智慧升华。但智能化作战冲击力大、爆发力强、试错成本高,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但需要紧跟深研最新武装冲突、军事演习和非战行动,更要善用先进技术开展“预实践”。借助数字孪生、平行推演和自主学习等方式积累数据方案,结合演训实践、真实案例和危机处理来增加实践经验,通过“场景模拟—情况试验—态势检验”的良性循环提前找到胜战要诀。

  紧盯对抗焦点拓展方法路子。战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实力的真实较量,鲜明的对抗性是其本质属性。冷兵器战争展现的是骑兵分队与步兵阵列的冲杀,热兵器战争讲究的是火力发射与防护抗击的比拼,机械化战争强调的是机动突击与纵深防御的较量,信息化战争突出的是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精确作战。智能化作战则追求“棋高一着”“智高一筹”,对抗焦点在于智能决策与智能行动,需要通过演训通链路、强要素,通过赛事提技能、强专项,通过项目攻算法、强技术,通过课程培养人、强队伍,通过对抗促融合、强体系。

  抓住智能化制胜机理的关键点

  智能化作战区别于传统作战最大的变化就在于制胜机理。深化智能化作战研究实践,需要紧紧抓住“智能”这一时代特征和关键要素,通过多领域、多维度、多视角地考量解析,准确把握智能化作战制胜机理,开启练兵备战的智能化通道。

  审视体系整体涌现的程度。主要看智能化作战体系是否具有新的或大于子系统的功能组合而产生的“1+1>2”效应。传统的歼灭战奉行“有效杀伤敌有生力量”,通过“打单元”“打要素”的叠加累积来破坏敌整个系统。特别是信息化战争以来,作战体系的整体涌现程度已成为体系对抗的核心关键。在先进科技作用下,智能化感知与信息处理、智能化指挥控制与辅助决策、多功能无人化作战等系统平台大量运用,虚拟空间与现实维度交叉互动,人工智能与先进算法相互激发,机器自主与人机融合互为补充,有效促使作战体系的整体功能大量涌现。

  关注智能要素嵌入的深度。主要看“智能+”“+智能”对作战体系作用的效果。信息化战争的指挥控制,突出的是大量信息的网络快速传输,作战双方拼的是速度、比的是精度。智能化作战的指挥控制更加注重系统智能灵敏、人机高效协同和灵活自主作战。当前,智能化作战正由单平台遥控作战向多平台集群自主方向发展,形成“指挥员+作战集群”的简易指挥链。在先进科技作用下,指挥控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由“以人的经验为中心”向“以数据和模型为中心”的智能化决策转变。

  比较人机协同覆盖的广度。主要看有人平台和无人集群等作战力量的多域耦合程度,实施多域行动的覆盖面,开展跨域攻防的灵活度。信息化战争强调同步行动、网聚增效。智能化作战注重多域高机动分布式打击,突出的是认知优越、以小博大和精准灵活。在先进科技作用下,作战武器平台的智能程度和认知能力大幅提升,低成本无人集群能够针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和不同作战目标实施自主协同作战,开展分布式杀伤与饱和式攻击。作战体系将表现为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网络”,作战行动将以“人脑+智能系统”的方式协作进行。

  衡量心智导控作用的力度。主要看心智深度导控的手段运用和作用程度。智能化作战武器的类人化和作战人员的武器化界线将更加模糊,针对人员本身的控制将成为焦点。基于对人脑和意识认知实施控制为目标的“认知控制战”可能演化为重要作战样式。基于读脑、控脑技术,运用心智导控手段,可实时掌握敌方指挥员战略意图、作战企图、作战方法等,甚至直接作用于敌方人员大脑,或将己方意识以脑电编码形式“注入”,干扰或控制其意识、思维和心理,实现对作战人员的深度控制,达成扰敌指挥决策、破敌作战力量、乱敌士气军心的效果。

  查测消耗损伤补充的速度。主要看智能化作战体系实施快速智能保障、自主补充消耗、确保持续稳定的水平。在先进科技作用下,作战武器平台智能程度大幅提升,可通过遥控操作或自主运作运行的方式,在高温、高压、高辐射等极限条件下遂行任务。无人集群、智能班组、AI军师等智能群体使得战场博弈从肉体杀伤过渡到智能化机器搏斗。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知联网”一体的智能化复杂网络自主修复补给、相互拆解组合,将会降低参战人员的伤亡概率和保障资源的投入消耗。

  扭住战场智能化博弈的发力点

  深入推进智能化作战研究实践,需要紧跟制胜规律重心的转移,聚焦备战打仗扎实推进。

  增强智能比拼能力。智能化作战对抗,网络体系是支撑,先进算法是核心,数据链路是关键,这也是提升智能化作战水平的着力点。具体包括基于“互联网+”思维开展算法设计、算法控制、算法对抗,探索“人脑+智脑”运行模式和程序方法。推进智能决策系统研发和演训实践检验,研判交战双方作战体系结构组成、要素分布和节点链路,系统梳理作战体系中重点目标和强点弱项,拟制干扰破坏方式,预设隐蔽防护方法,丰富体系对抗手段。深研敌方算法漏洞、模型缺陷和数据误差,利用其“机器依赖”和思维定势,巧妙设局迫敌就范。

  提升多域联动水平。智能化作战通常涉及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等多个领域,多域聚优、广域联动、跨域聚能是实施智能化作战的关键要求。2021年,俄军曾通过配发“战场-21”电子战装备、升级“铠甲-SM”防空系统和演习检验等方式,给对手无人机布下“死亡阵”。做好多域联动,具体需要分析交战双方多领域对抗手段,精准评估多要素作用效能,突出重点环节配套反制策略和行动战法。体系部署战略、战役和战术力量,扩展优化模式成熟、定向承接、链路简洁的“杀伤链”,创新升级智能组合、增效匹配、灵活多变的“杀伤网”。综合运用实体摧毁、节点毁瘫等手段,形成全方位全时空控制战场、直接威逼敌重心的主动态势,有效锁定最终胜局。

  升级抗毁韧度标准。智能化作战的体系对抗仍需要物资、能量和人员作为基本支撑,借助智能系统终端和方法手段,提升体系抗毁能力、韧性标准和修复效率尤为必要。需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形势变化,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根据不同战场环境特点和对方行动规律,打破传统作战体系中要素运用的固定模式和性质约束,通过技术集成、异质铰链和数据转换实现功能再开发、要素再利用。需要借助系统自组织优化和冗余节点补充,开展自主修复、智能保障,抗敌破击瘫痪。尤其需要突出人的综合素质培塑,砥砺意志品质,顽强战斗作风,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摔打部队,才能有效生成智能化作战新质能力。(刘海江)

延伸阅读请扫描二维码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