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爱心送到边关!她坚持7年为守卫边疆的官兵邮寄物资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爱心送到边关!她坚持7年为守卫边疆的官兵邮寄物资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2-01-19 09: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想让守卫边疆的官兵知道,远方的亲人都在牵挂他们”——

  寄往詹娘舍哨所的第二十八个包裹

  ■王士刚 王春辉 田 雨

  照片由王士刚摄。

  元旦过后,豫南气温骤降,寒风凛冽。

  “包裹尽快发走,不然哨所官兵过年前就收不到年货了。”“中,您放心!”1月8日一大早,在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建设路一家快递公司网点,一名身材娇小的女职工正向网点负责人叮嘱。说话间,一个硕大的纸箱已检验、打包完毕,准备寄往西藏詹娘舍哨所。

  她叫李丹,是源汇区马路街道办事处的一名普通职工,已经连续7年为詹娘舍哨所官兵邮寄包裹了。今天,是她寄出的第28个包裹。

  “快过年了,给哨所官兵寄些家乡土特产。”不善言辞的李丹一说起“边防”,瞬间打开了话匣子,“边防哨所条件艰苦,我只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表达对哨所官兵的崇敬之情。”

  2015年的一天,李丹从新闻中看到詹娘舍哨所官兵在风雪中巡逻的艰难场景,深受震撼。随后,她多方了解电视镜头里的哨所和那群边防官兵。“詹娘舍”,藏语意为“鹰都飞不过去的地方”。这座挺立于海拔4600多米高山之巅的哨所,四周均为悬崖峭壁,一年中封山期超过半年,素有“雪山孤岛”“云中哨所”和“霹雳哨所”之称。

  “没想到祖国的边境线上竟有这样一个哨所,驻守的都是年轻小伙子,他们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雪域高原。”李丹深情地告诉笔者,“虽然地理空间上我们相隔千里,但是我想让守卫边疆的官兵知道,远方的亲人都在牵挂着他们。我决心为这些最可爱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从那一刻起,李丹与詹娘舍哨所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春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她都匿名给哨所官兵邮寄一些承载着爱心的物资。

  海拔高,官兵容易患高原病,她就寄去一大箱保健药品,还配上医嘱;紫外线强,官兵皮肤易被灼伤,她便购买各种护肤品寄去;逢年过节,她挑选家乡特色食品,打包成箱寄往哨所……

  爱心源源不断送到边关,哨所的官兵们也在寻找着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姐姐。

  2018年2月8日是农历小年,21时左右,李丹的微信上忽然有人申请添加好友。添加好友后,对方直接发起了视频通话邀请。

  “接通视频,我发现对方竟然是詹娘舍哨所官兵。”回忆当时情景,李丹难掩激动。寒暄几句后,一阵嘹亮的歌声透过手机传了过来:“参军前的那晚上,兴奋又紧张……”哨所官兵围坐在一起,为她演唱了歌曲《当兵前的那晚上》。随后,哨所官兵一一向她打招呼,并送上了新春的祝福。

  不知不觉间,为哨所官兵邮寄包裹的举动,李丹已坚持了7年。

  李丹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源汇区人武部和她所在的街道党工委以她的名义成立了“李丹拥军服务队”。从此,一个“李丹”变成了更多的“李丹”。

  “我们要将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聚力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源汇区人武部政委孔海峰告诉笔者。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蛟龙”号在北极成功完成10余次载人深潜

  •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 全国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