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关不掉的关塔那摩监狱,抹不去的美国人权污点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视点 > 正文

关不掉的关塔那摩监狱,抹不去的美国人权污点

来源:海外网2022-01-12 12: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2年1月11日,是关塔那摩监狱建立20周年。尽管多任美国总统反复承诺关闭关塔那摩监狱,但迄今仍是空谈。关不掉的关塔那摩监狱早已成为美国人权污点,正如半岛电视台1月9日刊文所称,拜登如果不率先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却呼吁其他国家尊重人权,他就没有真正的信誉。

  开启“危险先例”

  关塔那摩监狱是美军在古巴关塔那摩湾美国海军基地设立的监狱,自2002年设立以来用以关押“9·11”后美军在全球反恐行动中抓获的嫌疑人。“大赦国际”德国分部成员施莱伯在接受法新社的采访时称,关塔那摩监狱在两方面开启了“危险先例”:一是缺乏正当的法律程序;二是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比如酷刑等。

  德国之声1月8日的报道称,2002年创建时,关塔那摩监狱总共拘押了大约780人,其中很多人未曾被刑事起诉,目前该监狱仍有39名人员在押。事实上,为了规避美国司法体系的责任,关塔那摩监狱在设立之初并未考虑效率因素,因此导致“囚犯”的审判过程推迟或者延长了很多年。美国人权组织缓刑美国(Reprieve US)时任主席埃里克·刘易斯2018年1月在英国《独立报》上刊文称,那些未经指控就被监禁的人,甚至没有可靠的证据就被留在那里等死,在关塔那摩监狱,我们的历史上出现了“永远的囚徒”,它成为了美国法治消亡的纪念碑。

  据半岛电视台的观察,从秘密转移、单独审讯到酷刑等侵犯人权的行为在关塔那摩监狱屡见不鲜。据《纽约时报》2021年10月31日的报道,关塔那摩监狱巴基斯坦籍在押人员马吉德·汗曾经公开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涉恐嫌疑人实施所谓的“强化审讯”的细节——“他在黑暗中赤身裸体,戴着镣铐,中央情报局持续对他实施包括性虐待在内的暴力”。联合国网站2021年2月的文章称,关塔那摩监狱里被拘押者的生活堪称“梦魇”,“许多被拘押者年事已高,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无休止的剥削自由和残忍的处罚,他们的身心受到损害,在那里法治毫无意义,国家胁迫和暴力不断滋长”。

  《外交政策》2021年10月5日的文章称,近20年来,“囚犯”被非法拘禁,剥夺正当程序,遭受严重的身心虐待,有时甚至构成酷刑,关塔那摩已经成为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侵害人权的“里程碑”。

  关闭遥遥无期

  2022年时值关塔那摩监狱创建20年,国际社会呼吁美政府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呼声越来越高。据德国之声1月8日的报道,“大赦国际”敦促拜登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大赦国际”美国安全与人权主任达芙妮·埃维亚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关塔那摩监狱使用的时间越长,美国在人权方面的信誉破坏得就越多”。美联社1月9日引用美国已退休的陆战队少将迈克尔·莱纳特的观点称,关塔那摩必须关闭,它违反了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

  20年来,国际社会对关塔那摩监狱追责的呼声不绝于耳。联合国人权高专办2021年2月23日在联合国网站发布一份声明称,美国应该调查关塔那摩监狱涉嫌的酷刑和虐待指控,美国人权专家敦促对该监狱和美国军事委员会的运作和历史遗留问题进行透明、全面的问责审查。

  但令国际社会失望的是,20年过去了,关闭关塔那摩监狱仍然遥遥无期。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曾多次承诺关闭关塔那摩监狱,但是直到他任期结束也未能兑现这一承诺。奥巴马之后,“关闭关塔那摩监狱”一度成为拜登的竞选口号,但是截至目前拜登的做法让这一事件的倡导者变得“非常沮丧和不耐烦”。据《纽约时报》2021年12月29日的报道,五角大楼正斥资400万美元在关塔那摩湾秘密建造新的审判战争罪的法庭。

  臭名昭著的关塔那摩监狱为何迟迟关不掉?据德国之声分析,美国目前想关闭关塔那摩监狱面临着来自国会的强大阻力,去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此类资金将关塔那摩的被拘留者转移到其他国家或者美国本土关押。

  只是冰山一角

  事实上,关塔那摩监狱仅仅是美国在全球设立“黑监狱”的冰山一角。德国之声2005年就曾刊文称,美国秘密监狱遍布全球,这已经不是新消息。据法国新闻网站“媒体部分”(Mediapart)披露,美国在发动阿富汗战争战争之后在阿富汗及其盟国境内设立了大量秘密监狱。

  与关塔那摩监狱一样,美国遍布全球的秘密监狱虐囚丑闻不断。2003年,美国打着“民主与自由”的幌子入侵伊拉克,驻伊美军对大量无辜伊拉克平民实施暴行、酷刑和谋杀。其中,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丑闻令世界哗然。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丑闻的受害者、一位名叫阿拉·卡里姆·艾哈迈德的伊拉克民众2021年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回忆说:“最初的审问阶段,美军士兵用铁链把我的脚铐起来,将我倒挂起来拷打,还用枪托打我的头,当时我疼晕了过去。直到今天,我后脑勺上还有块疤,脚上还有镣铐留下的痕迹。”“监狱的生活充满饥饿、恐惧和未知。我在这里见到各种各样的酷刑。美军士兵用警犬、鞭笞、镣铐逼迫我们认罪。”

  法国新闻网站“媒体部分”(Mediapart)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在秘密监狱内采用“强有力的审讯技术”对拘留者进行调查和审讯,包括反复模拟溺水场景,剥夺被拘留者的睡眠长达180小时,并将他们单独关押在黑暗中。半岛电视台2020年3月刊文称,在美国看来,实施酷刑是获取情报的必要方法。

  在“黑监狱”里发生的一切,让世人进一步看清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虚伪丑恶。连德国之声也不得不感慨:“即使是美国政府最坚定的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存在着人权问题。”(文/老度)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