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俄海军接收两艘新核潜艇 将列装太平洋舰队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俄海军接收两艘新核潜艇 将列装太平洋舰队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12-22 13:3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俄罗斯海军21日举行仪式接收“奥列格大公”号和“新西伯利亚”号两艘核潜艇。这两艘新型核潜艇将列装俄太平洋舰队。

  据俄罗斯总统官网消息,俄总统普京当天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出席核潜艇升旗仪式并讲话,俄国防部副部长克里沃鲁奇科、俄海军总司令叶夫梅诺夫参加在北德文斯克现场举行的仪式。

  普京对建造两艘核潜艇的“北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联合体”员工表示感谢,并称新列装潜艇拥有“强大的打击能力”。普京称,“奥列格大公”号配备“布拉瓦”弹道导弹,而“新西伯利亚”号配备“口径”和“缟玛瑙”巡航导弹,不仅能够有效打击海上目标,而且能够对地面目标进行高精度打击。

  普京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奥列格大公”号和“新西伯利亚”号将加入太平洋舰队,将显著增强舰队作战潜力,确保俄罗斯的安全,并可靠地保护在世界海洋中的国家利益。

  普京表示,955A型和885M型核潜艇的一系列建造并没有结束:“北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联合体”将继续建造并交付另外5艘“北风之神-A”型和6艘“亚森-M”型核潜艇。俄罗斯将继续加快海军建设的步伐。

  据俄国防部此前公布的信息,“奥列格大公”号为955A型“北风之神-A”级战略核潜艇,于2014年7月开始建造,并于2020年7月下水,可携带16枚能搭载核弹头的“布拉瓦”弹道导弹。今年10月21日,“奥列格大公”号在白海水域进行了“布拉瓦”弹道导弹的水下发射试验。据悉,该核潜艇采用了更先进的舰载无线电设备和消声降噪技术。

  “新西伯利亚”号为885M型“亚森-M”级多用途核潜艇,于2013年7月开始建造,并于2019年12月下水,可装配533毫米口径鱼雷、“口径”和“缟玛瑙”巡航导弹。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定日县6.8级地震救援影像实录

  • 倒计时30天 "尔滨"亚冬氛围浓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2025-01-06 02:50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2025-01-06 02:15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2025-01-06 09:49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2025-01-06 09:48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2025-01-06 09: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