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天价军费凸显战略焦虑
首页> 军事频道> 国际军情 > 正文

美天价军费凸显战略焦虑

来源:解放军报2021-07-29 14:5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2财年国防预算再创历史新高,试图聚焦“大国竞争”,维护全球霸权——

美天价军费凸显战略焦虑

  7月22日,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以23票赞成、3票反对,通过了美国总统拜登向国会提交的2022财年国防预算申请(7529亿美元),并在此基础上增加250亿美元,使其国防总预算达到7779亿美元,数额再创历史新高。

  作为拜登任内首份预算提案,美2022财年国防预算延续了“战略驱动-资源导向”的基本方针,以“保卫国家”“关爱人员”和“团队制胜”3大目标为主轴,通过战略调整、技术创新和重振联盟体系等举措,使国防资源投向、投量和投速全面聚焦“大国竞争”战略、部队现代化和非传统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巩固维护美全球霸权。总体来看,这份预算提案的种种考量凸显出美军的种种战略焦虑。

  摆脱“反恐战争”泥潭

  聚焦“大国竞争”战略

  美2022财年国防预算中,作战与维护项目预算高达2904亿美元,比2021财年增长了约2.4%,重点是以其《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确立的“全政府路线”为牵引,谋求以阿富汗全面撤军为契机,摆脱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泥潭,同时把“海外应急行动”的独立预算项目并入基础预算,将节省下来的经费主要投向“大国战略竞争”领域,特别是通过“裁陆军、强海空”的方式,着力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加大在印太地区投入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此前通过的《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对中国的定位摆脱了过去地区安全挑战的范畴,叫嚣中国是“唯一能够综合运用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对国际秩序构成持续性挑战的全球竞争对手”。作为这一战略判断的集中体现,美2022财年国防预算把对印太地区的相关投入增加到了660多亿美元,要求发展“正确的”作战概念、作战能力、作战计划来强化威慑力,维持竞争优势。

  此次预算首次编列了近61亿美元用于所谓“太平洋威慑倡议”,力求以“劝阻拒止”理念为指导,通过开发平战融合、慑战一体、高低并重的系列战法,打造“随时能战”的联合部队以及一体联动的地区联盟伙伴体系,以有效应对对手“反进入/区域拒止”能力。这份预算申请与拜登政府宣布阿富汗全面撤军遥相呼应,标志着持续20年之久的“反恐战争”时代的终结和“大国竞争”战略的转向。

  延续“抵消战略”思维

  企图保持技术“代差”

  作为奥巴马政府的重要历史遗产,“抵消战略”这一词汇虽未出现在美2022财年预算申请当中,但其“近远衔接、核常一体”的“跨代跨域”发展理念却有明确的体现。

  以“大国战略竞争”理念为牵引,美2022财年国防预算更加突出以创新牵引未来军队建设,企图保持技术“代差”优势,掌控全球军事竞争的方向、速度和节奏。在新的预算分配中,美军重点推进核威慑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加强网络和太空等新兴领域战略布局;利用美技术研发优势,加大微电子、5G通信、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的投入力度;开发全新作战概念,推进新型跨域作战能力的快速实验和部署。

  在新技术研发应用方面,“研究、开发、测试与评估”项目预算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120亿美元,比2021财年增长了5.1%,其中147亿美元用于科学技术研发,比2021财年增加了4.1%。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和5G技术已成为美军现代化的重点关注领域,目的是“以创新的速度和规模效应,来应对威胁的动态发展”。

  在创新和现代化方面,美军拟投资277亿美元重点发展空军B-21远程打击轰炸机、海军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潜艇和陆基战略威慑力量来推进核“三位一体”现代化;投资204亿美元着力提升导弹攻防力量,包括研发部署跨军种多域进攻性远程火力;还分别投资206亿美元和104亿美元,加大太空和网络领域的战略布势。

  此外,美军准备以节源减支的方式推进智能化装备迭代更新。在预算分配时,美军计划缩减装备采购、人员编制和海外基地维持费用,并退役大量主战装备,以节约维护费用。比如,美军计划裁汰一些陆军过时的装备系统,以及F-18、F-15、F-16等老旧作战平台,可节省约28亿美元。这些节约下来的经费则被大幅度投入到高新技术研发领域。

  着眼“灰色地带”事态

  应对复杂多元威胁

  美2022财年国防预算的一大特点,就是史无前例地将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网络威胁与核扩散等介于平时和战时之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也就是所谓的“灰色地带”事态,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单列出来,进一步凸显了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

  值得关注的是,国防预算把新冠肺炎疫情定性为“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直接挑战”,要求国防部“大胆行动,支持联邦政府抗疫工作,保卫部队安全,加大未来防疫投资”,为其单独编列了约5亿美元的预算。

  同时,气候变化也成为“提升国家安全的重要选项”,认为是造成地区不稳定特别是导致极端组织滋生的直接动因。因此美2022财年国防预算要求将气候因素“融入政策、战略和伙伴接触行动当中”,并基于提升设施韧性、削减能源需求、研发清洁能源等目的,为其专门编设了6.17亿美元的预算。

  如果说美军在2006年《联合作战纲要》取消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术语,消除战争军事行动与非战争军事行动之间的界线,标志着“9·11”后美国对战争形态的认知由常规战争向混合战争转变;那么,2022财年国防预算的这些新动向则意味着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之间的界线持续淡化,代表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维的又一次重大变化。这一变化无疑会对拜登政府后续的《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等核心安全文件以及联合作战条令的制定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付征南,单位:军事科学院)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南茶北种”富农家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团结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在15日举行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共55台,总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居全球第三;在建及已核准核电机组38台,总装机容量4480万千瓦。
2024-04-16 09:50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在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出于对新发现的严谨,团队决定与突变印记领域资深学者、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Steven G. Rozen联系,进一步扩大合作。
2024-04-16 09:50
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我国深海探测将以“梦想”号为重要平台,构建深海地质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技术装备体系,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04-16 09:47
创造一个超大深冷“冰箱”,提供20K(开尔文,20K即零下253摄氏度)以下甚至2K(零下271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并保证百瓦级到万瓦级连续稳定工作——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凭借这一能力,被称作“超级低温工厂”。
2024-04-15 14:25
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在前期光热电探测器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在具有长波红外吸收能力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构建了碲基热电异质结薄膜,制备出可集成、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
2024-04-15 09:31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2024-04-15 10:23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凭借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大规模人工智能系统等领域的贡献,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2024-04-15 09:25
不只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海光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的运转也离不开大型低温制冷装备。
2024-04-15 09:24
随着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建成并投入商运,我国高温气冷堆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具备产业化推广条件。
2024-04-15 09:23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2024-04-15 02:25
4月12日,由该院自主研制的13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圆满完成两次起动地面点火试验。至此,这台发动机已完成15次重复试验和30次点火起动,累计试验时长突破3900秒,重复试验次数突破我国液体火箭主发动机试验次数纪录,为后续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奠定基础。
2024-04-15 02: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