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坚守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兵团人将一面面精神旗帜立在了绿洲上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坚守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兵团人将一面面精神旗帜立在了绿洲上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1-05-07 10: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梦想开出幸福花

  王宁

  新疆是我国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自古就是戍边桥头,国之重地。在边境前沿,在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周围,散落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众多团场。这里常年大风、缺水、高温、多毒虫,生存条件极其恶劣。60多年来,兵团人以“大忠于祖国,大孝于人民”的情怀,坚守着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建设成了石河子、五家渠、北屯、阿拉尔等一批“军垦名城”。在屯垦戍边、开发边疆的同时,兵团人也将一面面精神的旗帜,立在了一块块绿洲上。

  

  “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这是当年王震将军率领大军翻越祁连山时留下的一首豪迈的战歌。

  60多年来,兵团的发展进程正如一曲昂扬奋进的凯歌。兵团人默默无闻的坚守、无怨无悔的奉献、百折不挠的信念、碧血丹心的忠诚,正是这曲凯歌中跳动的音符。

  “你怎么定义自己?”今年78岁的吴志贤,听到我们这样问,笑着说:“我不是工人,不是农民,也不是军人,我算是军垦战士吧。”

  1964年,吴志贤和丈夫从四川来到新疆塔城,成为一名兵团职工。“来到边疆,没想到一干就是一辈子。”吴志贤说。她所在的团场驻扎在国境线前沿,拥有兵团唯一一个建制女民兵班。电视剧《戈壁母亲》中的女主人公,就是新疆第一代“兵团母亲”的缩影。这片特殊的土地和部队这座大熔炉,把她们锻造成了有信仰、有追求的钢铁战士。1952至1954年间,甘肃、湖南、山东、上海、广西、四川、河南等地先后招收军垦女兵大约五六万人。后来,她们陆续脱下军装,转业到新疆各地的团场和县市。这些女兵和男兵一样,克服重重困难,无论春夏秋冬,住地窝子、喝涝坝水、扛着农具开荒生产。这些既不属于农民、也不属于部队,却肩负着军人职责的军垦战士,坚守的是一个个看不见硝烟的屯垦戍边战场。从此,荒原上燃起鲜活而真实的人间烟火。

  为国戍边,一个很豪迈的口号。但豪迈往往不是惊心动魄,而是不忘初心。他们用一生悟出了一个朴实的道理:有国,才有家。保家卫国,责无旁贷。

  阿拉克别克河,在哈萨克语中意思是“少女的耳环”。它虽然只有60公里长,却是中哈界河。号称“西北边境第一团”的12个连队就像一串珍珠,分布在界河沿岸。1988年,阿拉克别克河突发洪水,大坝决口,3000多亩耕地、林带被毁。更严重的是如果界河改道,将有55.5平方公里的国土流失,团场近30年的坚守将功亏一篑。为此,全团迅速成立上百人的“敢死队”,进行了一场16天的国土守卫战——抢修防洪大坝。77岁的刘玉生就是“敢死队”中的一员。“当时基本上全团都被淹了,家家都受灾,但没有人顾得上自家房子,而是全团男女老少齐上阵,死守界河。”

  桑德克龙口有一个水文点,“兵二代”马军武是水文点看水员,他已在这里守护了33年。“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马军武说得很实在。33年来,马军武和妻子张正美的收音机用坏了十几台,柴油灯烧坏了20多个,养的狗被蚊虫咬死了十几条,可他们一步都没有后退。我们问:“是什么力量让你守边多年?”他平静地回答:“我的父辈就住在这里,我们这一代也要坚守在这里,不能让父辈的家业失传。”

  “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这句话所表达的正是兵团人的精神品格和精神守望。

  谈起工作,今年81岁的兵团职工魏德友很激动。当说到家人时,他又满心愧疚。1964年初,沂蒙汉子魏德友从原北京军区来到新疆塔城,成为兵团一名“新兵”,进驻萨尔布拉克草原。1967年,他从山东娶妻返疆。到了目的地后,妻子刘京好傻了眼:婚房,只是戈壁上挖出来的一个地窝子,地面上只有一个烟囱直立着。这里的夏天,蚊子凶猛,牛马被叮都疼得直蹦,人更是难以忍受。一个月后的一天中午,忍受不了艰苦的妻子偷偷走了。魏德友回家后见无人,拔腿狂奔,追了半个多小时后,远远望见了熟悉的身影。他好说歹说,妻子才被“咱在这儿就待几年,到时我和你一起回老家”的承诺劝回。可这“承诺”却变成了善意的谎言,一“骗”就是几十年。之后,他们的孩子出生了。夫妇俩同许许多多兵团人一样,献了青春献子女。如今,退休多年的魏德友仍坚持巡边。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为祖国守边防,就是要做一名永不‘下岗’的边防卫士!”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屋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牛羊……”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祖国,60多年来,在新疆漫长的边境线上,在兵团屯垦的地方,祖国的领土一寸也没有丢。

  

  在兵团的各个师部和团场,有各种各样的雕塑,“枪”和“犁”是它们共同的元素。

  1954年10月,兵团成立时面临着诸多困难。10万大军脱下军装,不再拿军饷,吃什么?住在哪?做什么?都是大问题。

  解放前的新疆被西方探险家称为“中世纪”,生产力极其低下。新疆虽不乏肥沃土地、丰美水草,但兵团人却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不与民争利”,向大漠进军。他们“一手握枪,一手拿镐”,开渠引水、垦荒造田,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

  莫索湾,距石河子市70多公里,位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人迹罕至。1958年,兵团某师一支队伍开进莫索湾,开始建库修渠。这支队伍每人每天的饮水定量一茶缸,经常半个月吃不到蔬菜和油。冬天施工时,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冻土层在50厘米以上,钢钎都打不动。但凭借“老虎嘴里敢拔牙”的干劲,战士们提前一年完成了1亿立方米容量的大海子水库工程。从此莫索湾有了水,有了生命,也有了希望。

  1964年,1100名退伍海军官兵乘专列来到新疆,扎根兵团。“红旗飘舞随风扬,我们的歌声多嘹亮,人民的海军向前进,保卫祖国海洋信心强……”82岁的荆学增现在唱起这首《人民海军向前进》依然充满激情。50多年前,他就是和战友们唱着这首歌,乘专列从青岛来到新疆:“听党话,跟党走!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

  来到边疆,面对戈壁荒滩,荆学增和战友们开始了屯垦戍边的生活。荆学增说:“当时吃的是霉变的玉米饼子,喝的是涝坝水,住的是地窝子。”在艰苦环境中,他们挽起袖子修水渠、开荒地。他说:“你不知道那时的风有多厉害,犁了20公分深的地硬是被风一下子揭光了,惨不忍睹……”

  岁月是一条绵长的河,流水潺潺,暖流汩汩。而那一件件被岁月磨去光泽的文物,那一幅幅被时光褪去颜色的照片,却穿越时空,无声诉说着那些应该被永远铭记的故事。兵团军垦博物馆里,一件破旧的军大衣让许多游客泪如泉涌。这是一件1950年配发的军大衣,有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补丁296块!棉衣的颜色已发白,静静地躺在橱窗里,像一座无字丰碑。当年,军垦战士为节约资金用于建设,从不主动领取新军装,而是把已经磨烂的军装缝缝补补后再接着穿。开发建设初期,军垦战士们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匆忙间忘带碗筷,就用铁锹当饭碗;铁锹翻过来,还能写字。一把铁锹,既做生产工具,又做生活、学习用具。夏季,上工前还要“化妆”,把泥巴涂在脖子、小腿等暴露部位,以减少蚊虫叮咬,下工时再跳进水渠里“卸妆”……节衣缩食,全力建设的军垦人,在戈壁滩上建起了办公楼、医院、学校、商店、邮局和工厂;在外国专家眼中的“植棉禁区”,不但试种棉花成功,还将石河子打造成了优质棉基地……

  “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烂。”胡杨是新疆最古老的树种,又称“沙漠英雄树”。人们赞美胡杨,不仅因为其风姿,更因为胡杨的意象中蕴含着扎根边疆、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精神。

  农业是兵团的经济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兵团人的“定海神针”。

  铁门关市有座“十八团渠纪念碑”。当年为把孔雀河水引到吾瓦镇的军垦农场,开挖了这条引水渠。修渠用石量很大,又没有运输工具,全靠战士去几公里以外的天山脚下背,一天要背七八趟。60多年来,十八团渠奔流不息,浇灌着库尔勒垦区的30多万亩农田,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命脉。

  就是靠着这样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兵团人与沙漠抗争60多年,硕果累累。如今,兵团人的节水灌溉技术已走出新疆,在全国多个农业区推广。兵团人栽种的红枣驰名国内,温室蔬菜更是畅销中亚……

  三

  兵团人常自豪地说:“新疆有多大,兵团就有多大;中国有多大,兵团就有多大。”前半句表达的是兵团屯垦戍边的志气,后半句表达的则是兵团人来自五湖四海的豪迈。

  6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兵团,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他们中有军人、学生、工人、农民;有八千湘女、山东女兵、上海知青;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兵团是安边固疆的稳定器,是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也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在兵团某部昆仑社区的一栋新楼房里,71岁的维吾尔族老大妈艾尼牙孜汗热情地招待着我们。1965年,她嫁给了比她大20多岁的湖北知青夏少庭。“那个时候一起开荒种地,他总是在偷偷帮我。一开始他不会说维吾尔语,我不会说汉语,但就是觉得他人好,知道疼人……”老人谈起当年的爱情依然面露羞涩。

  “我们这代人在兵团生活了一辈子,我们老了,干不动了,我们开的地谁来种?我们守的边谁来接着守?兵团没有年轻人不行,我们的孩子要先留下。”今天,艾尼牙孜汗的4个儿女都留在兵团工作,孙女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回到兵团。

  在某部纪念馆边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1949年12月,第一野战军一兵团某部1800名官兵奉命日夜兼程15天,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解放和田。中央嘉奖时,称他们“创下史无前例的进军纪录”。随后,沙海老兵在亘古荒漠上建起团场,开荒造田、发展生产,用一腔赤诚在昆仑山下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人进沙退、亘古荒漠变绿洲良田”的创业之歌,用满腔热血在茫茫沙海中铸就了兵团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更用一生的坚守和奉献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兵团人苦不苦?我们想说:“兵团人确实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常年工作生活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是一支被称为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换防、永不转业的“特殊部队”。

  60多年来,兵团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新疆早已旧貌换新颜,告别了荒漠、羌笛、胡笳的凄美,城市和村镇星罗棋布,道路四通八达。每年都有大批复转军人、大学毕业生和务工人员来到兵团,接过“老兵们”的接力棒,成为新时代的兵团人。2008年,哈萨克族小伙子阿尔达别克·阿合站从塔里木大学毕业后,来到兵团。面对茫茫戈壁,风口水尾,他在这里坚持工作的支柱就是兵团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苦不可怕,怕的是人生没有意义。”工作13年后,阿尔达别克·阿合站把父母和妻子都接到兵团生活,他的汉族妻子柴树丽还起了一个美丽的哈萨克族名字“巴格努尔”,意思是“幸福到家”。

  铸剑为犁,创业戍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有伟大的理想和精神,有辛勤的坚守和汗水,所有的梦想都会开出幸福的花来。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南茶北种”富农家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团结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在15日举行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共55台,总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居全球第三;在建及已核准核电机组38台,总装机容量4480万千瓦。
2024-04-16 09:50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在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出于对新发现的严谨,团队决定与突变印记领域资深学者、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Steven G. Rozen联系,进一步扩大合作。
2024-04-16 09:50
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我国深海探测将以“梦想”号为重要平台,构建深海地质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技术装备体系,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04-16 09:47
创造一个超大深冷“冰箱”,提供20K(开尔文,20K即零下253摄氏度)以下甚至2K(零下271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并保证百瓦级到万瓦级连续稳定工作——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凭借这一能力,被称作“超级低温工厂”。
2024-04-15 14:25
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在前期光热电探测器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在具有长波红外吸收能力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构建了碲基热电异质结薄膜,制备出可集成、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
2024-04-15 09:31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2024-04-15 10:23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凭借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大规模人工智能系统等领域的贡献,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2024-04-15 09:25
不只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海光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的运转也离不开大型低温制冷装备。
2024-04-15 09:24
随着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建成并投入商运,我国高温气冷堆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具备产业化推广条件。
2024-04-15 09:23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2024-04-15 02:25
4月12日,由该院自主研制的13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圆满完成两次起动地面点火试验。至此,这台发动机已完成15次重复试验和30次点火起动,累计试验时长突破3900秒,重复试验次数突破我国液体火箭主发动机试验次数纪录,为后续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奠定基础。
2024-04-15 02: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