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对话海军临沂舰二级军士长孟凡雨:一名机电老兵的“心灵动力”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对话海军临沂舰二级军士长孟凡雨:一名机电老兵的“心灵动力”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1-04-28 09: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对话海军临沂舰二级军士长孟凡雨——

  一名机电老兵的“心灵动力”

  ■中国军网记者 孙伟帅 通讯员 陈国全 杜江帆

  海军导弹护卫舰临沂舰(左前)航行在大洋中。

  月夜,战舰划过波光粼粼的海面,全速前行。

  甲板下,机舱内,海军临沂舰轮机技师孟凡雨和往常一样,从容坚守在自己的战位上。

  此刻,那熟悉的机电设备轰鸣声,回荡耳畔,宛如一曲雄壮的交响乐,刺激着他身体里的每一个神经末梢,让他处于一种亢奋状态。

  此刻,这常人难以忍耐的噪音,对孟凡雨——这名机电老兵来说,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之一。因为,这轰鸣声是驱动雄伟战舰的澎湃动力,是孟凡雨和心爱的战舰进行交流的“语言”。

  今年,是孟凡雨当机电兵第23年。航行在大海时,他的世界很小——斗室之内,看不到太阳,看不到星空,陪伴他的只有滚烫的机器和回荡耳畔的铿锵之音。

  可他的世界,其实很大——跟随着人民海军发展的脚步,他从东北的千里沃野走向广阔的深海大洋,从排水量仅数百吨的小艇走上国产新型战舰,从在“黄水”里打转到走向深蓝,出访全球26个国家,航程10多万海里,连起来可以绕地球好多圈。

  已届不惑之年的孟凡雨有时会望着世界地图出神,那一个个被标记上红色五角星的地方,勾勒着他的人生轨迹,也构成了他的人生坐标。在他的“小”世界里,孟凡雨与他的战友一起,劈波斩浪,助推着中国战舰走向更“大”的世界。

  “从没想过,从黑土地走出来的我会以这样的方式看世界”

  直到现在,孟凡雨仍时常想起那场在异国他乡的短暂相遇。

  那天交班后,孟凡雨快步回到住舱。此时,临沂舰的各住舱里已坐满了人,大家操着不同口音热切地交谈着,并以好奇而崇敬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见到身着迷彩服的孟凡雨,大家笑着向他点头致意。来自陌生人的友好问候,让孟凡雨心里“热乎乎的”。

  孟凡雨拉开抽屉,找出昨天从饭堂带回的苹果,用手仔细擦了擦,向另一个舱室走去。

  还没进舱室,一句地道的东北话就飘了出来。孟凡雨微微探身去看,那个说着东北话的中年男人正向周围人介绍自己。

  “兄弟,东北的不?”孟凡雨笑呵呵地问。

  “嗯呢!老乡啊,我哈尔滨的!”中年男人热情地迎了上来。

  孟凡雨一边把已经有点皱皮的苹果递给他,一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回家了!吃个苹果,平平安安。就是这苹果存放太久,不太好看了。船本来要去补给的,任务太突然了。不过,这味道杠杠的。”几句东北话,把舱室里的气氛带了起来。

  就在几个小时前,孟凡雨的这位东北老乡被海军官兵从也门战火中带上了祖国的军舰。

  再往前推几个小时,正在执行第19批亚丁湾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临沂舰、潍坊舰和微山湖舰接到撤侨命令,调转航向,全速航行,接同胞回家。

  行动迅速,没有片刻耽误。

  发生在6年前的也门撤侨,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那一次,留在许多人记忆中的,是亚丁港一浪高过一浪的“祖国万岁”,是女兵郭燕牵着小女孩的手自信走来的温暖笑容,是时隔3年上映的热血电影《红海行动》。

  那一次,留在孟凡雨记忆里的,是深夜时分响起的战斗警报,是靠港依旧不停转的装备轰鸣,是每一个值班电话响起后他回答的“动力没问题”,是看到同胞安全登舰后有说有笑的欣慰。

  临沂舰在撤侨行动中成为海军战舰中的“明星舰”。但对孟凡雨和临沂舰上的每名官兵来说,他们并不期待拥有这样的“高光时刻”,因为这意味着同胞正处于危险之中。

  孟凡雨也从未想过,当初只想“上一条大船,闯一次大洋”的自己,竟会有这样的经历。而他的人生航迹远不止于此,随着中国海军战舰航迹的延伸,他还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

  2013年,孟凡雨随海军盐城舰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途中,护航编队接上级命令,为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提供海上护航。正靠泊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港的盐城舰需要连夜奔赴任务海区。

  海运护航任务的号令,在那一天凌晨下达。如墨夜色中,盐城舰安全离港,并在4小时后抵达叙利亚领海外集结点。

  那次护航任务顺利完成,孟凡雨却陷入沉思:“从没想过,从黑土地走出来的我,会以这样的方式看世界。”那是孟凡雨第一次亲眼看到现实中被战火摧毁的城市,觉得战争离自己如此之近。

  就在完成也门撤侨任务的几个月后,一张叙利亚难民儿童陈尸海滩的照片刷爆全球互联网。望着照片中那个逝去的幼小生命,孟凡雨哽咽了。

  那一晚,叙利亚战火中的断壁残垣、也门撤侨时同胞的激动泪水交织在孟凡雨的梦境中。猛然醒来,孟凡雨用手搓搓脸,穿上作训服来到主机舱室。听着熟悉的“装备交响曲”,他的心神逐渐安定。拍拍正在高速运转的主机,孟凡雨又一次感受到肩头责任之重。

  “只有真正经历了战火,才知道和平有多么可贵。”电话里,孟凡雨的声音混合着轻柔的海风传来,“我很庆幸,我只是看到战火,而没有实际经历。不过,如果有一天真的需要,我们也会像撤侨那天一样,把同胞紧紧护在我们身后!”

  “从小艇到大舰,我和人民海军一起成长”

  海军临沂舰轮机技师孟凡雨检修设备。 黄达炜摄

  晚饭过后,临沂舰“龙骨讲坛”又一次开讲了。这是临沂舰官兵在舰上开展的特色活动——战友们讲自己和身边战友的故事,以此激励人、鼓舞人,让每个人都争当临沂舰坚实的“龙骨”。

  今天的主讲人,是孟凡雨。

  在临沂舰许多年轻官兵眼中,孟凡雨的人生经历就像一部励志剧——中学毕业参军入伍,从小艇走上大舰,一路成长为海军二级军士长。

  孟凡雨并不觉得自己有何特别之处,只是觉得一路走来无比幸运。沉思片刻,他以十分郑重的语气说:“从小艇到大舰,我和人民海军一起成长。这可能就是我和我们这一代水兵的幸运之处。”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1998年,听着《军港之夜》,孟凡雨走进军营。帅气的水兵服,阵阵的波涛声,让年轻的孟凡雨对大海充满向往。很快,孟凡雨的向往就“被大海狠狠拍在了沙滩上”——

  新兵海训,孟凡雨自告奋勇游最长距离。他一个猛子扎下去后,宁静的海面变得凶猛,暗流让人心慌不已。新训结束,孟凡雨踏上登陆艇,从旅顺航渡至青岛。平日里被大家视若珍宝的面包火腿肠,在出发后半小时全都被吐了个干干净净,一股难闻的气味在艇里散也散不开。那一刻,晕船的孟凡雨“恨不得跳进大海”。

  “大海真是给我上了一课。”孟凡雨说。真正的考验,从他被分到一艘排水量仅100多吨的运输艇开始。

  停泊在码头上,运输艇随着海浪起起伏伏,与旁边的大军舰相比,渺小得宛若一枚被冲上沙滩的贝壳。他多么羡慕那些能随大军舰出海的战友。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孟凡雨失眠了。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可这么大的差距,睡梦里哪能露出甜美的微笑啊?”回想起多年前的往事,孟凡雨自嘲道,“但转念一想,干啥都是干,干好也是一天,干不好也是一天。咱既然来了,就得对得起父母,对得起部队。”

  就这样,孟凡雨正式开启了海上军旅人生。转折出现在2002年。那一年,军校学习归来的孟凡雨从运输艇调到了一艘排水量500多吨的拖船。

  从100多吨到500多吨,这是排水量的提升,也是孟凡雨的人生越过的“第一个山丘”——整整8年,孟凡雨航行在一条鲜为人知的航线上。

  在那艘并不大的拖船上,孟凡雨接送过上千吨的军舰,也援助过上万吨的货轮,专业越干越熟练,越干越精湛。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孟凡雨用袁枚的《苔》概括过往的经历。在他将这份职业当成一份事业热爱并经营时,他的人生轨迹又一次发生转变。

  2012年7月28日,孟凡雨正式加入海军烟台舰。接下来的日子里,他随盐城舰护航、随临沂舰撤侨……闯大洋,看世界,那个早已被他深藏在心底的梦想,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实现了。

  孟凡雨喜欢看网上关于海军的内容,尤其喜欢网友点赞中国海军战舰的相关评论。

  航母辽宁舰比临沂舰早入列3个月。每次辽宁舰出航,几乎都有临沂舰伴随左右保驾护航。很多网友将临沂舰称为航母辽宁舰的“带刀侍卫”。

  2018年4月,临沂舰作为航母编队中的一员,在南海海域参加阅兵。随后,编队奔赴西太平洋某海域,开展跨海区高强度实战化训练。

  孟凡雨在自己的战位上,见证并亲历了这场海面、空中、水下立体多维的联合演练。

  “我之所以能成长为现在的我,是因为赶上了中国海军发展的好时代。”孟凡雨说。

  “那你现在还晕船吗?”记者问。

  “晕!”孟凡雨没有丝毫犹豫,“不过我有克服晕船的诀窍,就是心脏不随浪涌动。只要把全部精力放在岗位上,就能减轻晕船,直到成为习惯。再说,有那么多年轻人看着你呢!我也是这么看着我的班长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著名地理学家侯仁之曾说过,一个青年能在30岁以前抓住值得献身的事业,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

  站在临沂舰后甲板吹着海风,孟凡雨觉得,自己真幸福。

  “脚步走得越远,心离家越近”

  在那篇名为《如果解放军也发“旅行地图”》的推文中,配着一张世界地图,一名海军老兵在上面打了3个大字:全去过。一名水兵自豪地声称:“借我人民海军的光,除了底下白色的那个洲,全去过。”

  孟凡雨将这张很“凡尔赛”的图保存下来,发给记者,并笑呵呵地说:“我和这位战友的经历差不多!”

  在临沂舰主通道里,有一面镶满纪念牌的墙壁。纪念牌是临沂舰出访交流和参加多国海上联演时,各国海军赠送的纪念品,官兵们称这面墙为“友谊之角”。这里,也是孟凡雨的儿子和女儿每次上舰看爸爸时最爱去的地方。

  “现在,13岁的儿子已经像个小老师一样,能给4岁的妹妹讲出好些纪念牌的来历。”孟凡雨颇为骄傲地说。

  回到家里,孟凡雨也爱带着一双儿女站在世界地图前,给孩子们讲自己到过的地方、见过的风景,以及他和战友们的故事。

  “以前不知道这些地方在哪里,总觉得世界广阔无边。现在不仅知道、去过这些地方,还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就觉得整个世界都可以浓缩在一张海图里。”孟凡雨说。

  在孟凡雨见过的无数美丽风景中,最让他无法忘怀的,是出访异国时的一幕幕。早早等在码头的中国同胞挥舞着国旗,高唱着《歌唱祖国》,每一个音符都充满力量。最让他感慨万千的,是那些年事已高却仍坚持登上这方“流动国土”的华侨老人。他们总是眼含热泪,轻抚甲板,感情就像轻抚故土般炽热。

  在孟凡雨的记忆相册里,还珍藏着这样的画面——

  沃野千里的黑土地,一对中年夫妻一路小跑来到村里小学。

  “叔、婶儿,来信了?”一名老师见到夫妻俩,笑着问。

  中年妇女点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爹,妈,你们好!儿子现在在青岛给你们写信……”老师一字一句读着信上的内容。

  读完,老师将信件递给他们。妇女接过信纸,用手轻轻抚摸,仿佛抚摸着儿子的脸庞。

  “老师,我和他爹识字不多,还是得麻烦你帮我们给凡雨回个信。你看看说点啥好呢?”

  老师思考片刻,说:“就让他在部队好好干!”

  这如电影般的情节,真实发生在孟凡雨身上。那年他休假回家,这位小学语文老师回忆了当年这个事。

  这个场景深深印刻进孟凡雨的脑海,那封家书也一直被他珍藏在工作笔记本里。

  那年,孟凡雨随临沂舰到访克罗地亚。外出时,孟凡雨选了一张印有克罗地亚自然风光的明信片寄给东北老家的父母。

  他的父母并不知道克罗地亚到底在地球的哪里。可孟凡雨想让父母知道无论自己在哪里,心里都记挂着家,一如多年来,父母也记挂着他一样。

  “脚步走得越远,心离家越近。”孟凡雨感慨道。

  每一次出访,孟凡雨总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何为“国”、何为“家”。

  “这就是来自五星红旗的强大凝聚力,让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骄傲地挺直腰杆,让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知道国家在背后为咱撑腰。”孟凡雨激动地说。

  和孟凡雨一样,我们总是通过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感受着国与家的关系,体会着“国家”这个普通却又宏大的词汇的含义。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孟凡雨这样的普通士兵的“工笔画”时,往往可以看到关于国家的“大写意”。

  孟凡雨用“没什么大的志向”形容最初的自己。但现在,他知道:“无论是小艇还是大舰,祖国发展的方向就是舰艇的航向,舰艇的航向就是自己的方向。”

  把心放在舰上

  ■孟凡雨

  拧紧最后一颗新更换的螺丝钉,抹一把汗,走出机舱,海风扑打在我的脸上,咸湿温热。闭上眼睛,海浪敲击岸壁,砰砰如鼓敲击着我的心房。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已经入伍第23个年头了。

  记者问我:“老班长,8年后您将面临退役。如果给8年后的自己写封信,您会说些什么?”

  说实话,这么远的事,还真没想过。但我常常问自己,在我离开部队,离开舰艇的时候,作为军士长,我能给这条舰、这个岗位留下些什么?

  都说高级士官是舰艇的“龙骨”,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如何把我们积累的一些经验,变成具象化的、可操作的、很直观的方法和步骤?这是我的责任,也是军士长应该做的。

  这些年在机舱摸爬滚打,很平凡、很枯燥。机器的每一个部件我和战友们都去摸过、感受过、总结过。什么地方容易出故障?哪里是薄弱环节?如何高效解决问题?我们改进维修方法,完善运营机理,总结了百余项装备优化建议,努力向“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靠拢,再把这些实践经验教给年轻的战友们。

  这些年,我带出的兵,有的在航母服役,有的充实到各型驱护舰。他们中很多人已经成长为骨干,也会有更多的人超越我。我常说,自己羡慕他们恰逢海军加快推进战略转型、蓬勃发展的好时代,未来所处的舞台也比我现在要大得多,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机会也多得多。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心放在舰上,沉下心好好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带出过硬队伍,保障好每一次出海远航。

  士官尤其是高级士官,是走在改革强军最前列的战士,是引领和带领其他水兵的 “顶梁柱”“压舱石”。未来,海军对士官能力素质要求更高更多元。我曾经和一些外国海军的军士长面对面交流座谈,他们展现给我的,是举手投足间的高度自信。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民海军的士官们在国际舞台上,一定会展现出中国特色的专业化和国际范儿。

  “善于创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这需要一代人接一代人不懈努力,而我愿意做一朵小小浪花,用我的全部力量托举起更多的年轻水兵。

  也许,8年后,我离开了舰艇,那时我会给战友们留下我积累的经验和最真挚的祝福。

  (杜江帆整理)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