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先遣渡江英雄连":争渡在时代浪潮中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情集锦 > 正文

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先遣渡江英雄连":争渡在时代浪潮中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1-04-27 10:5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先遣渡江英雄连”——

  争渡,在时代的浪潮中

  ■本报记者 谭靓青 特约通讯员 叶楠

  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先遣渡江英雄连”官兵执行巡逻任务。刘斌斌摄

  长度: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

  两个数字交汇出的大江,横贯大半个中国。每一分钟,就有约183万立方米长江水奔流入海。

  波澜壮阔,这个词汇从看到长江的每个人心中跳出来。对72年前那群面对长江的年轻革命军人来说,江风中还带着一份血性与豪气。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镜头对准1949年的长江,你会看到一个将改变中国历史的事件正在发生——

  1949年4月20日晚,气势如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集结在长江沿线,强渡长江。

  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天,那一段千难万险的渡江历程,在许多人眼中仍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

  是什么照亮了那晚长江上空的夜幕?

  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先遣渡江英雄连”指导员刘斌斌的答案,和大多数人不同。

  “渡江,从14天前的夜晚就开始了。”4月6日,“先遣渡江英雄连”从安徽叶家墩一带出发,突破重兵把守的沿江防线,插入敌后100公里,获取了大量沿江纵深布防情况。

  渡江战役世人皆知。那支14天前便抵达对岸的英雄部队,却如同那晚渡江一样悄无声息,隐匿在人们视野之外。

  在“先遣渡江英雄连”官兵心中,渡江战役14天前那个鲜为人知的夜晚,更让人心潮澎湃。记者走进“先遣渡江英雄连”,寻找那个夜晚蕴藏的秘密与力量。

  渡过历史的大江,找到心中的彼岸

  长长的水草间隙,两个小伙子头戴水草编织成的草帽,站在齐腰深的水里。

  对岸的泥泞江滩以及新铺设的铁丝网出现在他们的望远镜里,那是他们侦察的重点。

  60多年前,黑白电影《渡江侦察记》中的影像,映在“先遣渡江英雄连”新兵的眼中。

  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让这一幕极具历史张力。对当年的人们来说,这部电影是一次影像的盛宴。对“先遣渡江英雄连”官兵而言,这部电影带给他们的是归属感和自豪感。

  每年新兵下连,“先遣渡江英雄连”都会组织他们观看《渡江侦察记》。通过银幕,连队历史展现在一代代官兵眼前。用连队指导员刘斌斌的话说,“这是一种仪式,更是心灵上的传承。”

  15年前,陈坡还是一个新兵。在连队,他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状态是“懵懂的”。15年过去,四级军士长陈坡已是连队最老的兵。这部电影,他陪新兵们看了不知多少遍。“没动力了、不顺心时”,他都会看看这部电影。

  70多年来,这支部队数次转隶移防,从侦察连到海防连,变化是巨大的。

  “对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连队,首先要渡过历史的大江,要找到心中的彼岸。”刘斌斌说。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百年征程中,许许多多共产党人凝聚在伟大旗帜下,向着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彼岸,英勇奋斗。

  寻找彼岸,不是单纯追寻前辈的脚步,更要寻找自己的价值和定位。对今日海防连来说,彼岸就在他们心中。

  如果说“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是当年先辈们心中的彼岸,那如今国泰民安,就是官兵坚守的意义。

  “连队负责巡逻的海岸线上百公里,经常需要穿过闹市区,每次经过,我都有一种幸福感。”连长李道赢说。入伍14年,从驻守海岛到守护城市,他对坚守的理解不断变化。

  李道赢来自河南商丘的一个小村子。儿时,他在乡间空地上第一次看到《渡江侦察记》,“电影一开场,大家都会安静下来。”

  李道赢没想到,自己会来到这支英雄的部队。历史的脚步匆匆,侦察连早已变成了海防连,“但一样是为了保家卫国”。

  对李道赢和连队官兵而言,彼岸是他们心中的家国。明晰了这一点,无论前路有多长,他们的脚下总能生出力量,步伐总能迈得更踏实。

  相遇,发生在一个连队的历史和现实之间

  纸笺上的铅字在镜片中放大,91岁老兵荆云山拿放大镜的手微微颤抖,声音却很有力量。

  视频另一头,“先遣渡江英雄连”70周年连庆现场,老人颤抖的手在刘斌斌瞳孔中放大。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的心。

  2019年4月6日,“先遣渡江英雄连”70周年连庆现场,当年渡江战役的战斗英雄荆云山发来了视频祝贺。

  在现场这些年轻官兵心中,荆云山是传奇英雄;而在荆云山心中,他永远是“先遣渡江英雄连”一排三班的一员。

  相遇,发生在91岁老兵和28岁指导员身上,也发生在一个连队的历史和现实之间。

  现场,300多名“先遣渡江英雄连”老兵汇聚一起,和连队全体官兵共同度过了这个特殊的连庆日。

  连队荣誉室里,珍藏着一个特殊的横幅。“身在渡江连,建设渡江连。离开渡江连,想着渡江连。”红色横幅的白色大字旁,签着300多位老兵的名字。

  一个名字,就是一个故事——

  何云科,“先遣渡江英雄连”的老连长,曾被毛主席亲切接见;龚满喜,1978年底从“先遣渡江英雄连”退伍,2年后二次入伍,参加边境自卫反击战……

  “历史和英雄离我们如此之近。”当连史里那些名字变成真人,出现在上等兵杨拯面前,他心中的震撼无以言表。

  这次连庆能有这么多老兵参加,还要从那本入选北部战区陆军“书上荣誉室”系列丛书的连史说起。

  当初担任排长时,刘斌斌负责介绍连队荣誉室。他发现,荣誉室的陈列内容以图片居多,缺少文字性记叙,能把连史讲清楚的官兵并不多。

  为了重编连史,刘斌斌翻阅军史和县志,咨询退伍老兵,四处收集资料。经过半年努力,他从所有资料中梳理出289张图片、8000多字的连史。

  编写连史的过程,也让刘斌斌想通了困扰自己多年的一个问题:时隔数十年,渡江这两个字,对今天的连队官兵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来自河北唐山,很多来自北方的战友和我一样,都没见过长江。”刘斌斌说,“以前,长江对官兵而言,更多的是连史中的一个词语。”

  问题的答案,藏在巡逻路上。100多公里的距离,在现代社会本不算什么,但在日复一日的巡逻执勤中,这100多公里就成为一个“漫长”的概念。

  “一个没有时间的地方。”这句话写在官兵巡逻的路上。72年过去,横亘在连队官兵面前的,不再是那条波澜壮阔的大江,而是那条长长的海防公路。

  对他们而言,长江不再只是一条河流。这条承载连队历史的大江,已经成为所有“先遣渡江英雄连”官兵的精神地标。

  在海防公路上巡逻,其实就是在追溯这个精神地标。这种追寻与守护让官兵们每一天的训练和生活充满意义。

  争渡,是这支英雄连队在时代浪潮中的姿态

  走进连队大门,连长李道赢在一面墙前站定,敬了个军礼。墙面上,“先遣渡江英雄连”的战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是我们连队特有的报到方式,休假或出差回来的每名官兵,都会在这面墙前给连旗敬个军礼。”李道赢说。

  这面战旗代表着连队官兵的战斗精神。正如“先遣渡江英雄连”连歌所唱:“让革命的战斗作风永远发扬。”

  “我们连的‘脾气’比较倔。”在四级军士长王志亚看来,这种“倔”在遇到任务时尤其明显。

  那年盛夏,连队承担北部战区陆军某集训任务演示,主要负责宿营部署和班进攻战斗2个课目。

  正逢雨季,连队先后3次更换宿营场地。考虑到宿营条件变化,王志亚和通信班班长卢海涛等几名战友,连续4天加班到凌晨,将一台运输车改装成炊事操作车,既利于快速架设,又便于机动和伪装。

  “演示完,兄弟单位的领导纷纷问我要联系方式,询问我们改装方法。”想起那天的场景,王志亚笑了。

  另一边,上士郭朋威带着膝伤,在泥水齐膝的战壕进行班进攻课目训练。数百米的距离,一天冲刺十几次,郭朋威和战友拼尽全力,圆满完成演示任务。

  连队每名官兵都格外珍惜每一次任务,这是他们向这支英雄连队证明自己的机会。

  时代在变,这支部队那股精气神却传承了下来。

  回到连队,郭朋威走到战旗那面墙前报到,敬了个礼。

  争渡,是这支英雄连队在时代浪潮中的姿态。

  “先辈创业垂千古,擎旗自有后来人。”战旗墙两侧白色油漆书写的两行大字映入眼中,刻在心底,郭朋威走向未来的勇气又足了几分。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联合国中文日活动走进巴西里约热内卢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