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她的心里装满远海大洋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她的心里装满远海大洋

来源:人民海军微信公众号2021-02-03 11: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海军研究院某研究所研究员刘丽娇的办公室里,一张世界地图占据了一整面墙。地图很大,让刘丽娇显得格外娇小;地图很小,全装在她心里。

  此时,一项关于未来海军发展战略的课题研究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中。作为牵头人,刘丽娇总会时不时抬头看看这张地图。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剑拔弩张的军事斗争态势……在她多维度视角的注视下,这张薄薄的世界地图变得清晰、立体。她醉心于军事理论研究之中,洞悉波峰浪谷间的风云变幻;用冲锋姿态,点亮前进路上的理论之光。

  欲赢得未来,必把握现在

  “军事战略研究不能‘空来空去’,我要让理论研究落地生根,而不是飘在半空。”

  “你永远不知道未来和战争哪一个先到,所以搞军事战略理论研究必须要跑在未来之前。”从事军事战略理论研究的第一天起,刘丽娇就没有停下过奋力冲锋的脚步。

  航母是大国重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研究生期间,刘丽娇第一次接触到国外航母的公开资料,就十分兴奋:“我相信我们国家肯定也会有!”从那时起,对航母的执着追求,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那年,一项关于航母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任务交到了她手中,但当时可供参考分析的航母资料屈指可数。刘丽娇带领团队夜以继日、苦心钻研,最终完成了《我国航母发展战略问题研究》。其中,提出的航母运用指导、发展思路、加快形成战斗力的对策建议等为“十三五”相关规划的拟制,以及航母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入列,萦绕中华民族百年的“航母梦”变成了现实。“航母有了怎么用?如何用好?”喜悦与兴奋之余,刘丽娇感到肩上担子更重了。

  从那以后,刘丽娇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关航母力量发展与海上防卫体系发展等一系列研究成果相继“出炉”,在刘丽娇的眼中,中国航母力量的未来越来越清晰。

  “理论来源于实践。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认为,这是科研人员必备的基本功。”2018年,刘丽娇主动申请随辽宁舰出海训练。她走遍航母上的大小舱室,查阅数十万字资料,高质量完成调研报告。

  “军事战略研究不能‘空来空去’,我要让理论研究落地生根,而不是飘在半空。”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走向深入,刘丽娇越来越迫切地感到:到部队去,到理论的源头去!

  2013年,刘丽娇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任务。可船还未驶出军港,她胃里已经翻江倒海。一次遇到大风浪,刘丽娇躺在床上紧紧握着床栏杆,头炸开了一样疼。可听到广播要开交班会时,她却坚持要去,像踩着棉花套一般一步三晃地来到会议室,边吐边作记录……4个月的时间里,每一天都是煎熬,但刘丽娇仍咬牙完成课题研究、辅导授课等工作。然而,两年之后,面对同样的任务,刘丽娇选择了再次迎难而上。

  “你忘了晕船的滋味了?”爱人吴军心疼地提醒她,可刘丽娇有自己的道理:“穿军装就是要上战场,我必须去一线掌握更多第一手的资料,去体验真正的远海大洋。”这一次,她独立完成20余万字的《和谐使命志2015》编撰任务。

  “说来奇怪,只要干起活来,就没那么晕了。”两次随船执行任务,300多天,53000多海里的航程,刘丽娇一笔一画记录着人民海军的光辉航迹。她主笔完成了《某型医院船战略运用研究》课题,其中提出的用好用足非战争军事行动提升能力等建议成为医院船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

  欲向上生长,必向下扎根

  “作研究不仅要有历史眼光,更要有大格局、大视野,以开放的胸怀向世界学习。”

  2011年7月,深夜,某研究所三楼会议室一如寻常地亮着灯,一场围绕我国海上安全形势问题的“头脑风暴”再次刮起。时任所长王校轩带着骨干力量,盯着屏幕激烈地讨论着。

  “我觉得这个研究已经形成了有分量有价值的阐述和论证。”王校轩揉着熬红的眼睛说。

  在场最年轻、资历最浅的刘丽娇用手指托了托眼镜说:“我觉得战争指导规律对研究未来战争的预判有着重大作用,支撑的史料不能缺!”

  “这个课题探讨的重点是如何应对未来海上方向的威胁和挑战,无需加历史论证!”有人立即提出了不同意见。

  会议室里,一阵沉默。刘丽娇起身找来《毛泽东选集》,翻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引用毛主席的论述重新梳理起来,“海上安全形势分析离不开对未来战争的研判,而科学认识和把握战争指导规律是正确指导战争的基点……”她的观点最终被采纳,写进了课题。此课题对国家和军队在南海问题上的决策起到了重要咨询作用,得到了军委首长的批示肯定。

  “研究员就像中医,越老越吃香,因为他们储备了足够多的理论知识。”2005年,国防大学军事战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刘丽娇再次走进研究所,从辅助性研究工作干起,整理会议记录、校对文稿……她把每项工作都看作是难得的能力锻炼和知识储备的过程,还细心地摸索出“吸铁石”式、“粗细筛子”式等各种整理归纳资料法,纷繁复杂的资料在她手里变得井井有条。

  “作研究不仅要有历史眼光,更要有大格局、大视野,以开放的胸怀向世界学习。”为了掌握更多的前沿资料,学俄语出身的刘丽娇开始自学英语。如今,曾经晦涩难懂的一手英文资料成了她的案头“常客”。今年疫情期间,刘丽娇把翻烂的《海权论》《智能化战争》等书籍又精读了一遍,为的是进一步完善正在研究的课题。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才能结出累累硕果。经过长期知识积攒,刘丽娇开始在军事战略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先后主持或参与40余项国家和军队课题,承担或参加30余项重大科研任务,为上级机关筹划海军建设发展和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咨询意见。

  2008年,她敏锐地洞察南海局势,独立完成了相关南海政策与海军战略指导的研究课题。2013年,刘丽娇迅速跟学习主席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中的讲话精神,3天写成了《对中国特色海权的认识与思考》,论文引起军内外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前不久,她牵头负责的《深入推进海军转型建设问题研究》《海上军事斗争历史经验研究》等成果已进入实践,成为推进海军转型建设的有益借鉴……

  欲浪里行舟,必众人划桨

  “海军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理论工作者寻路画图。时间不等人,必须以非常之策、育非常之人、成非常之事。”

  2019年1月,苍虹旭作为首批招到所里的文职人员,心情有些忐忑。这位学中国哲学出身的女博士,一时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专业和海军军事理论研究结合起来。

  但她很幸运,一到所里就遇见了刘丽娇。同年5月,上级交办了一项关于“习主席对海军建设重要论述研究”的课题,决定攻关小组人选时,刘丽娇提到了苍虹旭,但引来了很多反对意见,理由很简单:“这个任务时间紧、标准高,交给一个刚来几个月的新人,不托底。”

  “不压担子,新人就成长不起来,我来带她。”苍虹旭被刘丽娇带进了第一个任务。

  没有任务时渴望任务,当任务来临时又有些打怵,苍虹旭的不安被刘丽娇看在眼里。从定思路、搭框架、找资料,到反复修改,再到最终结题,刘丽娇手把手教方法、传技巧,始终在苍虹旭身边保驾护航。

  “掉了几层皮”之后,苍虹旭完成研究任务,实现了由普通学生到研究员的“蜕变”。

  “海军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理论工作者寻路画图。时间不等人,必须以非常之策、育非常之人、成非常之事。”2017年,担任研究所某研究室党支部书记的刘丽娇,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加速人才队伍建设。

  刘涛在军事战略理论研究领域小有名气。随着研究室使命任务的拓展,室党支部决定让他承担起拓展深化新时代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这让刘涛有些“蒙圈”,“正是我出成绩的时候,您却让我换行当,那还不如赶我走人!”刘涛有点急,向来快人快语的刘丽娇第一次放缓了语速:“政治工作研究是我们室的职能使命之一,你有在机关、部队政治部门工作的丰富经历,又是年轻骨干,我相信你有能力把这个研究方向挑起来,我们一起努力……”刘丽娇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说服了刘涛。

  方兴未艾时,他们迎来了第一个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相关课题。边学习边实践,他们交上了一份高质量的“作业”,得到了任务发布单位的好评。如今,刘涛已成长为这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党支部书记”“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刘丽娇有着一连串的称谓,但是见了面,同事们都喜欢喊她一声“刘姐”。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肆虐。一天晚上11点,刚返京的同事李丹未上报体温,原来是家里没有体温计,也没有充足的防护物品,这让她又怕又急。

  没多久,李丹家的门铃被摁响,打开门不见人,只见地上放着一支温度计、一包口罩和一袋水果,然后听到刘丽娇喊道:“李丹,注意做好防护!缺什么就给我打电话!”

  在领导和同事眼里,刘丽娇是优秀的、温暖的,可在爱人吴军眼里,她就是个工作狂人。今年吴军因眼病住院,刘丽娇没有去医院看过一眼。其实,吴军知道她在加班加点参与某项重大课题研究,也很心疼,专门从医院跑回家给她做了一顿饭。

  这个当过兵的男人打心底里欣赏她、理解她、支持她,“我现在自主择业了,可以踏实地做她的‘家庭煮夫’了。”第一次看到妻子满满几页纸的科研成果清单,吴军感到着实意外,也让这份爱更增添了一份敬仰。

  生活中的刘丽娇,不爱逛街、不追剧,家里储存最多的是方便食品。她把自己的生活最大程度简单化,为的是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时常加班的她常常忘记休息,却把同事的事放在心上。她从来不争名夺利,取得的学术成果与获得的奖项不成比例,但却乐于帮助同事攻坚克难,托举一名名军事理论研究工作者不断向前……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 探访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