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0,盘点军人心中的“年度热词”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2020,盘点军人心中的“年度热词”

来源:解放军报2020-12-29 09: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0年即将过去,2021年近在眼前。时光匆匆,岁月悄然流逝,世界将迈进新的一年。

  回首2020,无论对于中国人民还是中国军人来说,都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感动如武汉疫情中的“最美逆行”、抗美援朝的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振奋如嫦娥五号探月归来、海军南昌舰破浪前行……在这一年的军事新闻中,我们见证过许多感人至深的动情时刻,经历过许多引人关注的热点事件。

  信息爆炸,热点更迭。总有一些事我们还没来得及回味,就湮没在信息的海洋。也总有一些事会被我们记住,时隔许久依然不会忘却。

  年终岁尾,本期《军营观察》希望能于信息洪流中撷取一二热词,与诸君分享,一同回顾这令人感念的2020年。

  为了人民

  年度热词:最美逆行者、解放军来了、抗洪大堤上最坚固的“脊梁”……

  时光辗转,转眼已至岁末。回望2020,总有一些故事我们无法忽略,总有一些地方我们无法忘却——

  比如天河机场,火神山医院。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查看患者病历资料。

  1月24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武汉封城第二天,由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抽组的3支医疗队共450名军队医护人员乘坐军机紧急驰援江城,汇聚于武汉天河机场。

  曾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学专家毛青,再次领命出征抗疫一线。队员们凌晨4时接到命令,当晚6时赶赴机场。星夜出征,毛青很平静:“我就觉得任务来了,走吧,干!”

  那一夜,迷彩列阵,步履铿锵。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无数中国人的电视和手机屏幕上,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解放军来了!

  这句简短的话语,一夜之间刷爆网络。

  除夕,在阖家团圆之际,他们整好行装,从四面八方奔赴新冠肺炎疫情最为凶险的武汉。在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和被按下“快进键”的医院之间,他们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足迹。

  2月2日,火神山医院完工,正式交付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

  2月10日,从下午1时到晚上10时,火神山医院创下10小时收治421名患者的最高纪录。

  4月8日,武汉解封。

  4月14日,火神山最后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

  从寒雪飘舞到落英缤纷,除了火神山医院,还有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两个多月的鏖战,4000余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等多个医疗单位,在挥别武汉时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

  共展开床位2856张,累计收治确诊患者7198名。零感染……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在中部战区总医院的门诊部大楼前,这行石刻的铭文格外醒目。

  武汉见证,中国军人坚决践行“人民至上”信念的脚步。

  2020见证,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时刻,人民军队总会逆行向前,迎难而上,为人民筑起坚实的屏障。

  6月以来,暴雨突至,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波及了全国多个省份。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奔赴防汛救灾一线。汹涌的洪浪之间,许多年轻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鄱阳湖大堤上,19岁的武警江西总队上等兵王子浩双臂晒出上百个水泡。江水之畔,武警安徽总队的战士王玉柱迎来了他22岁的生日。狂风夹着骤雨打在军用卡车上,18岁的空军某部战士姜晨看着雨滴沿车厢顶篷落在脚边——多年以后,他一定还会记得2020年这场暴雨。

  湿漉漉的作训服紧贴在年轻的身体上,晒得黝黑的面庞犹带稚气。在这场高强度的“战斗”中,无数“90后”“00后”冲在最前面。青春的他们成为大堤上最坚固的“脊梁”,在洪水面前,筑起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线。

  抗洪间隙,上等兵任建阳与刚做完手术的妈妈通了个电话。“我在这儿挺好的。”他努力克制住眼角的泪水,“过去咱家困难时,是部队帮的咱;现在,我替咱们家来保护老百姓!”

  人民有难,军人当先。

  2020一路走来,我们在笑与泪中携手同行,而中国军人始终陪伴着中国人民穿过风雨、跨越坎坷。

  为了和平

  年度热词: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1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亮相红场阅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参加红场阅兵。

  岁月见证了今日的行迹,也铭记着历史的足印。

  2020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伫立鸭绿江畔,遥想烽火连天,这场战争深刻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历史走向,甚至撬动着今日大国博弈的棋局。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

  在百废待兴的开国之初,面对着直逼中朝边境的侵略战火,刚刚回归平静生活的中华儿女毅然亮剑,再次为追求和平与幸福而战。

  这场战争中,重要战斗、战役共134起,平均每周一次;志愿军歼敌71万余人,击毁和缴获飞机4268架、坦克1492辆、装甲车92辆、汽车7949辆,缴获各种火炮4037门。

  历时2年零9个月,我们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艰难境况下,赢得了宝贵的胜利。290万志愿军将士赴朝作战,有19万7千多名官兵将生命永远留在了那片异乡的土地。

  2020年9月27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肃穆庄严。

  千万道目光透过镜头注视着眼前的一幕——11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

  搭载着烈士遗骸的运输机机翼划破凝重肃穆的空气,平稳落地。117名礼兵列队登机,将棺椁护送至地面的摆放区。他们轻柔地擦拭棺椁,在上面覆盖上国旗。时隔70年,117位志愿军烈士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2020年10月2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此举行。

  20位耄耋老人佩戴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汇聚于此。他们中有荣立特等功的战斗英雄,有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有深入火线的战地记者。

  85岁的志愿军老战士范志伦轻抚胸前的纪念章,眼眶湿润。“那么多战友牺牲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今天是代表他们来的。”

  今日的岁月静好,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用那场伟大的胜利,换来了中国人民和平发展的机遇和愿景。

  时光斗转,白驹过隙,中国军人追求和平的脚步从未停歇。

  2020年,第6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组织官兵进行防暴演练,提升应急和处突能力;第34批护航编队完成中国香港籍货轮护送,立即展开海空立体航行补给……

  6月24日,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时隔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再次亮相红场。

  仪态庄严,步伐坚定。旗手高擎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石砖上的足音整齐划一,宣告着中国军人维护和平的铿锵誓言——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改变中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向往。

  为了梦想

  年度热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圆满成功……

  回首这一年,我们感怀历史,也在迈向未来的道路中铿锵前行。

  2020年,有这样几个辉煌的瞬间,庄严地铭刻于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史册上: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嫦娥五号探测器携月壤归来。

  5月5日18时整,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万众瞩目。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拖着灼目的尾焰直刺云霄,出征太空。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

  作为“胖五”家族的第二位成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特征相当明显:体型雄壮威武,乳白色的箭体水汽缭绕。而在大约6层楼高的巨大整流罩上,五星红旗的图案下方,醒目的中国载人航天标识注明了它的身份——这是一枚专门为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而研制的大火箭。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强,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能一次把接近3个“天宫一号”重量的空间站舱段送入太空。它的启程,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全新出发。

  201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设计师王永志说:空间站的建成和运营,将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长征五号B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序幕。但这不是高潮,更不是终点。

  在中国航天人征服星辰大海的道路上,不只有“长征”,还有“北斗”闪耀、“嫦娥”奔月。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跃入天际。随着卫星搭乘火箭呼啸升空,观礼台上响起热烈的欢呼。

  从2000年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飞向太空,到今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北斗系统走完了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用40年才走完的建设发展历程,开始以全新的姿态闪耀世界。

  老一代“北斗人”的誓言犹在耳畔:“困难再大、风险再大,也要建成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此时,我们已梦想成真。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圆满收官,“北斗+5G”“北斗+AI”“北斗+大数据”……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正扑面而来。

  50年前,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开辟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元年。行至今日,中国航天事业已走过50年的“长征”。年轻的航天工作者们已接过探索太空的接力棒,用青春的力量实现着一个个新的航天梦想。

  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重返地球。执行此次探月任务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一线测控岗位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仅33岁。

  12月22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航天人结束了眼前的工作,又要赶赴至探测火星、建设空间站等任务中去。

  年尾虽至,中国航天人丝毫未放慢探索太空的脚步。为了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中国航天加大“马力”向更远的深空进发。

  为了胜利

  年度热词:运-20“出征”、南昌舰入列、导弹发射告别读秒时代……

南昌舰归建入列仪式在某军港码头举行。

  2020年,中国军队面临了诸多挑战与考验。

  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军队医护人员勇挑重担、不辱使命。在备战打仗一线,全军将士枕戈待旦,无惧风险,时刻保卫祖国安全。

  在这一年中的许多重要瞬间里,一个深灰色的钢铁之躯格外吸睛——运-20军用运输机。

  2月13日,武汉,第一架“鲲鹏”运-20稳稳降落在跑道上。这是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首次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也是人民空军首次成体系大规模出动现役大中型运输机执行紧急空运任务。

  9月27日,沈阳,运-20搭载着11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从韩国返回故乡。

  一次次重大历史时刻的亮相,标志着运-20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快速提升。

  无独有偶。1月12日上午,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在青岛某军港正式入列。

  阳光辉映,彩旗飘飞。庄严的入列仪式上,南昌舰获得了正式的舰名、舷号和军旗。

  那一天,南昌舰的对海作战部门作战长于景龙,看着脚手架上的工人们为南昌舰刷上“101”的舷号。

  他特别自豪,因为这个舷号,承载着人们对驱逐舰新一代“旗舰”的无限期待。

  2020新年伊始,茫茫戈壁上,火箭军某部展开了一场火力突击演练。

  起竖导弹、设定参数、点火发射……须臾之间,新型导弹呼啸而出,精确命中目标。

  昔日指挥员铿锵有力的“读秒”、操作号手准时按下“点火”按钮的画面,已成为一代代导弹兵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

  如今,这些导弹发射的经典口令正逐渐淡出演兵场,长剑问天告别“读秒”时代。

  新装备训练、新型作战力量训练、新作战领域训练,已成为科技练兵、科技强训的新战场、主战场。改革强军、科技强军的力量,正推动中国军队一路向着胜战而行。

  “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历史证明,只有拥有一支始终常备不懈、箭在弦上的强大军队,才能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幸福。

  寥廓长空,中部战区空军某团运-20运输机完成抗疫物资运送任务后,第二天便展开多个高难度课目训练;数架歼-15舰载战斗机在空中“穿针引线”,上演“伙伴加油”。

  浩瀚大洋,南昌舰在青岛外海展开实战化训练;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港岸训练紧前推进;南部战区海军远海训练编队航行14000余海里,专攻精练30多个实战化课题。

  万里边关,西藏军区某旅在高原组织新型火箭炮实弹射击演练,锤炼火力突击能力;新疆伊犁军分区协调某陆航旅,对防区一线展开空中巡逻,提高管边控边效率。

  首批空军女飞行教官带教学员征战蓝天,首批海军舰载直升机飞行学员完成着舰单飞……人民军队用一个个“首次”记录下战斗力建设新突破。

  时序交替,新年将至。面对2020年的重重考验,人民军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走过了不平凡的四季。

  凡此过往,皆为序章。

  我们坚信,走过脚下这段路,未来的征程将会更加壮丽磅礴。(本报记者 杨悦 图片由范显海、屠海超、白雪骐、李唐摄)

  2020热词回顾

  开训动员令

  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中央军委2020年1号命令,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

  2020年,全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紧盯强敌对手,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保持高度戒备状态,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武汉抗疫

  自1月24日起,人民军队从多个医疗单位分3批次抽组4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军队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发起一次次冲锋,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圆满完成任务。

  4月16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在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后,通过民航包机和铁路运输投送方式,陆续离开武汉完成回撤。同时,疫情防控期间担负武汉市生活物资运输保障任务的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也圆满完成任务回撤。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1月,中央军委印发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于2020年2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纲要》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着眼全面锻造听党话、跟党走的过硬基层,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基层,法纪严、风气正的过硬基层,落实“四个坚持扭住”要求,发扬优良传统,强化改革创新,对新形势新体制下抓建基层内容体系进行全面重塑,对于推动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作战纲要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央军委印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试行)》,于2020年11月7日起施行。

  《纲要》着眼构建联合作战法规体系,强化备战打仗的鲜明导向,对巩固深化领导指挥体制、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成果,对推动我军联合作战能力解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

  11月25日,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军事训练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提出加快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的要求,树立了大抓军事训练的鲜明导向,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坚强支撑。

  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

  12月3日至4日,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强党对军队的思想政治领导,着力构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力量、工作运行和制度机制,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思想政治保证。

  (史利鹏整理)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彭丽媛会见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代表

  • 明前茶飘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见证大国底气从“核”来
2024-03-29 14:15
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力勾绘农作物地块,快速完成耕地识别,工作效率相比人工作业提升数十倍。在他看来,我国在星上智能处理和地面遥感AI大模型技术上同步发力,推进人工智能遥感技术发展,太空中的卫星将变得越来越“聪明”。
2024-03-29 09:36
3月27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分析预测,融化的冰盖正在减缓地球的自转速度,以至于下一个闰秒将被推迟3年。论文作者之一、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学家Duncan Agnew说:“融冰足以使海平面上升,以至于我们可以看到地球自转速度受到了影响。
2024-03-29 09:33
3月28日,小米汽车的价格“谜底”揭开,小米SU7提供九种颜色可供选择,售价21.59万起
2024-03-29 17:17
胡新立表示,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探讨生理性乳酸水平变化对机体代谢的意义,以及恶病质中骨骼肌萎缩与乳酸的直接关系。
2024-03-29 09:31
近日,日本小林制药保健品事件持续发酵。小林制药此前表示,该公司的红曲原料中可能含有导致消费者出现肾功能不良状态的非预期成分。小林制药出产的红曲原料除用于自家生产保健品外,还出售给其他公司,用于酿酒及食品制造等。
2024-03-29 09:22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试验任务。2023年12月,蓝箭航天朱雀二号遥三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将三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2024-03-29 09:30
记者28日从南京大学获悉,由该校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领衔的国际团队利用极端条件下的偏振光散射技术,在砷化镓量子阱中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集体激发进行了测量,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即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新奇准粒子。
2024-03-29 08:38
世界卫生组织27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已启用“冠状病毒网络”(CoViNet),以促进和协调全球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及早准确地检测、监测和评估新冠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其他可能新出现的冠状病毒。
2024-03-29 08:38
万兆元年,谁来领航?是更智慧AI,是更领先的Advance,是刷新极限的速度,还是升级多维的体验?中国移动5G-A商用发布会,重新定义数智新时代,邀您共同见证!3月28日15:00-16:00
2024-03-28 12:36
作为中国大科学装置之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市共建的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的核心装置。
2024-03-28 09:54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围绕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才造士这一核心要义,王大中归纳并紧抓建设一流大学的三大要素: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
2024-03-28 09:34
坎潘特强调,最新观测表明,精确的星震学技术可用于探测表面温度低至4200℃(比太阳表面低约1000℃)的矮星,为天体物理观测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这一最新结果表明,星震学技术有望详细表征这些恒星及其宜居行星的细节,而精确确定附近冷矮星的年龄对于阐释系外行星上发现的生物特征可能至关重要。
2024-03-28 09:33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3月27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是极地考察40周年,自然资源部将开展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一重要时间节点。7月北极黄河站建站20周年时,在黄河站举办招待会、研讨会等相关活动,中国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期间将在长城站、中山站举行招待会、研讨会等相关活动,“雪龙”号、“雪龙2”号船停靠外港时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
2024-03-28 09:3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27日批准18处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的6个地质公园,分别是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临夏世界地质公园、龙岩世界地质公园、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兴义世界地质公园。
2024-03-28 09:31
据介绍,除了服务于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后续鹊桥二号中继星还可为国内外月球探测提供中继通信支持。
2024-03-28 09:25
涂白防虫、修剪树枝、引水灌溉……每当春天到来,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托里县老风口,生态造林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2024-03-27 10:22
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2024-03-27 10:21
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宝山乡巨宏村,村民苑忠国正在准备春耕,多年来通过参与县里的培训,春耕物资的采购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
2024-03-27 10:20
在开展调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制度、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制度、建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等具体措施。
2024-03-27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