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精度提高到1.2米,北斗系统如何实现高精度定位服务?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精度提高到1.2米,北斗系统如何实现高精度定位服务?

来源:解放军报2020-12-04 11: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原标题:北斗系统高精度定位服务的秘诀

  ——专访北京卫星导航中心主任、北斗地面运控系统副总指挥刘勇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10月1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北斗定位2.0版),可将民用手机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这意味着我们在驾驶车辆行进时,手机“导航”就能告诉我们是在主路还是在辅路。近期,华为发布的新款手机就实现了亚米级北斗导航定位,可进一步分清我们车辆行驶在主路或辅路的哪个车道。

  那么,北斗系统是如何实现这一高精度定位服务的呢?这是许多读者和用户关心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卫星导航中心一探究竟。

  天地一体的团结协作

  记者:大家知道,北斗系统有很多分系统和设备,它是如何向用户提供定位服务的呢?

  刘勇:北斗定位服务需要北斗卫星、地面控制中心、用户接收机相互协作实现。首先,北斗卫星发射信号告诉用户卫星当前的位置和时间,用户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信号后,可同步获得从用户到卫星的距离信息。基于距离信息、卫星的位置和时间信息,就能计算出用户自身的位置。这就是北斗基本的定位过程,用户一般可实现米级的定位精度。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离不开天上几十颗北斗卫星、地面上万台(套)设备连续精确的配合。同时,需要采用世界上“最准的节拍器”——时间统一系统。时间统一系统首先通过高精度的原子钟组,实现时间的精准维持,可以做到300万年不差一秒。然后,通过多种手段向北斗系统上万台(套)设备发送“对表”指令,确保测量通信、数据处理、规划控制等分系统和设备的时间,同步精度控制在千万分之五秒以内,为北斗系统提供服务奠定基础。

  时间统一系统一般不出问题,可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2018年7月,欧盟伽利略系统因为时间统一系统故障,导致系统“停摆”长达117小时。这些年来,我国通过不断增加守时钟组规模、改进守时算法和授时技术,以提升时间统一能力。

  除了系统运行服务,北斗系统建设更需要上万人的团结协作。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除了支撑3年30颗卫星的联调联试之外,还紧锣密鼓地推进地面设施建设。通过合理筹划、共同努力,地面站点建设提前半年高质量完成,顺利投入使用,保证了北斗三号系统的正常开通。

  精益求精的自主创新

  记者:您经历了两代北斗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亲历了北斗系统服务性能提升发展的过程,重点区域定位精度大幅提升,还具备了分米级定位服务能力,请您谈谈这是靠什么实现的?

  刘勇:这主要靠我们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团队在技术上坚持精益求精、二十多年如一日的自主创新。

  地面控制中心是北斗系统运行和服务的核心枢纽,调度着分布在全国的地面站网,管控着整个北斗卫星网络,因而又被称为北斗的“最强大脑”。地面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测、算、注、传。首先汇总融合地面站网的海量数据,利用几百台处理器计算北斗卫星的精确位置、星载原子钟钟差及其误差的改正信息,然后按照计划,按时把相关信息上注卫星后传送给广大用户。

  北斗定位精度实现提升的关键在于,我们算的能力和手段的不断提升。这其中,卫星定轨和卫星钟差测定技术比较典型。

  北斗系统在世界上率先采用混合星座布局。星座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测定不同种类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又称为卫星定轨,难度极大。北斗系统采用独创的多星联合定轨策略,不断精化定轨模型,设计了巧妙的星历误差改正计算方法,将定轨精度提升了10倍,可以计算出远在36000公里和21000公里外卫星的位置,不差几分米。同时,创新采用先进的轨道预报方法,可以准确预报几个小时后北斗卫星的位置。即便卫星失联几十天,也能准确预测卫星的位置。

  北斗系统建设早期,星载原子钟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需求。在卫星性能无法提高的情况下,地面控制中心创新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地面“强星”:首先,采用双向时频传递技术测定钟差,即让卫星和地面站之间先后发信号,通过相同的传播路径剥离信号传播时延的影响,实现高精度卫星钟差测定。其次,建立准确的星载原子钟在轨评估模型,优化预报方法,实现更为精准的钟差预测。

  此外,通过进一步创新电离层延迟、硬件时延等误差的计算和应用技术,北斗系统重点区域的定位服务能力从北斗一号的20米提升到目前的5米,达到与GPS相当的水平。基于北斗系统的分米级星基增强服务,可以实现车道级的导航定位。市场上出现的基于北斗系统的商用高精度定位服务,与我们的分米级星基增强服务模式不同,但也受惠于北斗系统定位能力的提升。

  稳如泰山的运行管理

  记者:刚刚提到了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中断现象,我们理解,系统稳定运行是高精度定位的前提,否则一切服务都无从谈起。那么,北斗系统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刘勇:北斗系统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命脉的重要支撑,一分一秒都不能停。如果中断一天,就可能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丧失掉用户的信任。搞好卫星导航系统的运行管理,有三点最重要:

  第一个是责任心要强。北斗系统开通以后,需要24小时昼夜“守护”,随时处置各类突发情况。我们的运维人员为了应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自发整理汇编了数百套应急处置方案,每年预先解决了上千个故障隐患,确保系统稳定服务。

  第二个是队伍能力要强。目前,中心硕士以上人员占比达60%以上,通过我们内部的创新激励机制,自主创新不断涌现,这是中心整体业务能力始终蓬勃向上发展的保证。

  第三个是规章制度要严。北斗系统运行牵涉面广,地面控制中心建立了严格的运行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人、用管理保精稳。作为中心工作的生命线和底线,北斗系统建成服务至今6000多天,像泰山一样稳定可靠,从未出现过服务中断现象。

  开放包容的服务理念

  记者:北斗三号系统开通服务后,在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能力上有什么打算?

  刘勇: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后,向纵深推广北斗系统应用、确保系统高标准稳定运行是我们重中之重要做好的两项工作:

  一方面,是加快北斗特色应用推广,特别是做好高精度定位服务。北斗系统目前的星基增强和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可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动态分米级、静态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满足自动驾驶、国土测绘、精准农业等领域用户高精度服务需求。在应用模式上,我们欢迎北斗应用与各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推进“北斗+”和“+北斗”的各类创新应用。

  另一方面,是加强北斗系统稳定运行。持续强化系统运行管理能力,优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升系统的智能化运维程度,吸取国外卫星导航系统运行管理的经验教训,确保系统更加精稳、更加可靠。(张晶宇 杨思佳 史青霞 解放军报记者 安普忠)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城重庆: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

  • 山东:发展内河航运 畅通物流通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