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时代楷模”徐振明:抗美援朝老英雄守护杨靖宇陵墓62年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时代楷模”徐振明:抗美援朝老英雄守护杨靖宇陵墓62年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2020-11-24 13: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守护永远的精神高地

  ——记“时代楷模”、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原所长徐振明

  ■肖 锐 李 彬 中国国防报记者 屈雷宇

  徐振明,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离休干部。战争年代,他舍生忘死、英勇战斗,多次荣立战功;转业后,退伍不褪色,居功不自傲,守护杨靖宇陵墓62年,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执着坚守、无私奉献。

  2020年10月,中宣部授予徐振明“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保家国转战大江南北

  “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徐振明老人胸前佩戴的军功奖章,无声地诉说着他曾经历的烽火岁月和立下的赫赫战功。

  徐振明出生在江苏赣榆,10多岁时父母先后病故,生活陷入困境。1942年,八路军115师686团在赣榆与日军开展了反“蚕食”和反“扫荡”斗争,徐振明从家乡参军,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新兵培训时,教导员经常会讲述两年前牺牲在林海雪原的共产党员、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将军的故事。从那时起,杨靖宇将军的形象就在徐振明心中扎下了根。战场上,徐振明舍生忘死、奋勇杀敌,每当遇到困难,脑海中总会浮现将军的伟岸身影,浑身充满了力量。

  1942年初冬,徐振明所在的686团在山东莒县伏击一股日军。敌军火力十分凶猛,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徐振明身后,他瞬间被炸晕了过去。正当担架队员准备抬他去治疗时,醒来的他看到一股日军疯狂地向他们所在的方位突围。徐振明“腾”地翻身跳下担架,操起一杆枪,返回阵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徐振明因此荣立参军后的第一个一等功。

  抗日战争胜利后,徐振明随部队转战东北。在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过秀水河子歼灭战、四平攻坚战、辽沈战役。东北解放以后,他由战士被提升为通信连排长,后参加平津战役,南下河南筹粮,进入湖南追击逃敌,一直打到广西参加剿匪。可以说,在解放战争中,徐振明走了大半个中国,也逐渐从“娃娃八路”成长为战斗英雄。

  1950年10月22日,徐振明随志愿军38军跨过了鸭绿江。作为战斗在一线的步兵连长,徐振明参加了第一、二、三、四、五次战役。在炮火中挺进,在枪林弹雨中穿行。无论是998高地攻守战、飞虎山阻击战,还是著名的松骨峰阻击战,他都和战友们战斗在最前沿。

  岁月日渐遥远,可对于亲历者而言,那些战斗经历,早已刻在了他们的记忆里。在朝鲜战场,他印象最深的是394.8高地拉锯战,战斗整整打了9天,最后全连270人只剩7个人。一次冲锋,徐振明被一发机枪子弹击中昏迷过去。后来在炮弹爆炸声中被惊醒,发现伤口已被战友包扎上。看到敌人还在疯狂射击,他拄着枪站起来,继续投入战斗。此战,徐振明第二次荣立一等功。

  1953年7月,在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前夕,徐振明随队归国,1958年转业到了吉林省通化市。

  守陵园植下万株松柏

  徐振明转业被安置到通化市民政局,当时有3个选择:一是招待所所长,二是福利院院长,还有一个是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也就是现在的杨靖宇烈士陵园。

  “当时地方上缺干部,转业时选择也很多,但我一直打心底里崇敬杨靖宇将军和东北抗联,于是选择了为将军守陵,就想着离将军更近一点。”

  长白山脚下,浑江东岸,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雕像巍然矗立山冈。1957年9月,陵园竣工。1958年2月23日,各界人士隆重举行杨靖宇将军安葬大会,哈尔滨军民护送将军的头颅,靖宇县人民恭送将军的骸骨,将军终于身首合一,长眠在这片热土。安葬大会之后,徐振明担负起陵园的守护管理任务。

  陵园刚建成时,整个山冈光秃秃的。徐振明带领6名工作人员踏查山前山后,规划设计绿化方案,一起挥锹抡镐、栽植松柏、种花种草。

  “父亲种了多少棵树,没有认真统计过,但肯定有上万棵。”说起种树,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有讲不完的故事。他说,“小时候,我跟在父亲身后,他扛着锹,我跟着跑,在山上不停地种树。”看着一棵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徐振明很是欣慰。当年掩护将军行踪、使抗联将士一次次化险为夷的,正是那莽莽林海,如今则是陪伴将军安心长眠的归处。

  陵园室外建设初具规模后,徐振明又一头扎进室内建设中。看着空荡荡的展室,他十分着急,一有空闲就到处搜集历史资料和实物。

  “那些年父亲翻山越岭去了很多地方,采访当地老百姓,收集杨靖宇将军和抗联的抗战故事,寻找先烈的遗物。记得有一次,父亲找到抗联将士的几把手枪,带回来时别提多高兴了。”在徐永军的记忆中,父亲不是在陵园忙碌,就是奔波在为陵园做事的路上。

  抗联将士留下的历史照片很少,但在4个陈列室,参观者可以通过铁锅、缝纫机腿、马鞍等老物件,了解抗联战士当年的衣食住行,感受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们的英勇和顽强。

  展品中有一双抗联战士穿过的靰鞡鞋,是上世纪60年代征集到的。一次,徐振明听说通化县大川乡有个村民家中收藏着抗联战士穿过的鞋,便冒着风雪去了3次,村民终于被他的诚意和执着打动,同意将这双靰鞡鞋交给了陵园。

  “那些年,他整天忙着种树、修房子,一点也不像个国家干部。说实话,刚开始我不太理解。慢慢地,我也习惯了,后来逐渐理解、支持他了。”说起经常不着家的老伴,徐振明妻子龚凤兰言语中又透着几分自豪。

  徐振明爱陵、护陵是出了名的。遇到刮风下雨,即使深更半夜也会爬起来到陵园巡查,看看屋瓦有没有漏雨,树木有没有折损。

  “我认识徐老50多年了,他心里只有陵园,陵园有啥事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现年85岁的张文臣是通化市民政局的一名退休干部。他说,徐老对陵园有着深厚的感情,陵园的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他们在一起说的最多的都是陵园的事。

  如今的陵园树木葱郁,庄重肃穆。一棵棵高大松柏,像一个个挺立的哨兵,守卫着这片英雄长眠的土地。

  徐振明说,即使时光倒流,他也不会改变当初的决定。“我不仅是自己在守陵,也是代表牺牲的战友守陵。我守在这里,感觉自己还跟战友们在一起……”

  颂英雄构筑精神高地

  1980年,徐振明面临离休,但他放心不下陵园,于是劝说儿子徐永军到陵园工作,继续为杨靖宇将军守陵。如今,父子两代已经为将军守陵62年。

  在徐振明父子和陵园工作人员精心建设和守护下,杨靖宇烈士陵园远近闻名,许多到通化的外地人都会慕名而来拜谒将军。这里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当地党政机关、企业社团、中小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去的地点。

  多少次,来到杨靖宇将军的雕像下,徐振明都觉着英雄炯炯有神的目光似乎注视着他。仰起头,他总会想起当年一起冲锋的战友,有的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有的成为无名英烈,不知魂归何处。每念及此,他都会提醒自己踏踏实实做事,多做工作让英雄的事迹传播得更广、更远。

  烈士陵园倾注了徐振明大半生心血,是他的精神寄托,他舍不得离开这里。“我还可以当门卫、做讲解员,给晚辈们讲战斗故事、讲英雄事迹、讲老一辈的牺牲精神。”经过再三请求,离休后的徐振明又回到了陵园当起了门卫。

  除了在陵园给参观者进行义务讲解,他还经常应邀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

  许传珍是通化市新岭小学的一名老师,“我很早就在电视上看过徐老的故事,知道他是战斗英雄。工作后,他的孙子刚好在我教的班上,于是学校就请他担任校外辅导员,给孩子们讲述保家卫国的故事。”许传珍说,每次孩子们听徐爷爷讲故事都特别入迷,课后讨论都特别热烈。

  许多驻军部队官兵都听过徐老的课,钟玲就是其中一位。“听徐老讲战斗故事、讲革命传统,很受教育。尤其看到徐老生活的环境,更被他的简朴深深打动。”她说,老一辈的精神就像宝藏一样,永远值得后辈学习。

  每年的清明节、全民国防教育日、烈士纪念日,社会各界人士都会在杨靖宇烈士陵园聚集,举行盛大的缅怀和纪念活动。

  “前几年父亲身体还可以,每次我回到家,他总要问问陵园的情况。遇到大型纪念活动,他一定参加。”徐永军向记者介绍,近几年,只要天气晴好、身体状况允许,他还会坐上轮椅,让子女们推着,到陵园四处看看,静静瞻仰将军的雕像,轻轻抚摸那些早年种下的松柏。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从驰骋疆场到守护陵园,徐振明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一个诺言。在他的内心深处,杨靖宇将军是一座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而在别人眼中,徐振明本身就是一缕永不熄灭的前进之光。

  本版照片由杨靖宇烈士陵园提供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视察陆军军医大学

  • 成都世园会场馆巡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廖家智接受采访时表示,医工交叉正成为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2024-04-26 17:38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4月24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24-04-26 09:40
春日里,云南双江县各大茶山的春茶迎来开采季。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双江,拥有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现有以“冰岛茶”为代表的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3.69万亩。
2024-04-26 09:35
每年,都有这样一群“空中旅客”,南北来回奔波。迁徙之路漫长曲折,一路充满生死考验,它们却高声歌唱,不知疲倦地追逐着自己的目标。
2024-04-26 09:34
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
2024-04-26 09:26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4-04-26 09:24
朱松纯表示,“通通”在日常学习与训练中,使用的A100芯片不超过10块,这意味着“通通”不依赖庞大的算力和海量数据就能学习成长。“通通”也可以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2024-04-26 09:38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