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名数据分析师的“实战解码”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一名数据分析师的“实战解码”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0-11-24 13:2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名数据分析师的“实战解码”

  ■刘 永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特约记者 张 雷 通讯员 杨佳志

  湛蓝的天空,辽阔而深邃。

  飞行器、鸟群、空飘物……每一分钟,就有千百个目标从这片天空飞过。在雷达兵眼中,一个个目标就是一方方屏幕上无数个闪烁的小点。

  屏幕背后,一双双警惕的眼睛紧盯着每一个蛛丝马迹。凝望天空,守望祖国。这些目光中,有一束格外坚定犀利。

  调整改革后,博士刘志成成为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首批数据分析师。他一头扎进雷达情报数据的海洋,与战友们一起攻克制约战斗力生成的诸多难题,打开了预警体系能力建设的一扇窗。

  结缘数据,目光锁定战场

  枯燥、烧脑,这是很多人对数据的第一印象。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数据分析师刘志成却觉得数据“有点意思”。

  喜欢数据、追逐数据、痴迷数据,这是刘志成给许多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走进刘志成办公室,记者一眼就发现了“不一样”:他的电脑桌上,有横竖两块屏幕。竖屏上,爬满了正在仿真推演的信息数据;横屏里,排列着10多项与数据相关的课题。再仔细一看,每项课题的“完成时限”都精确到了某一天。

  在刘志成办公室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与预测分析等书籍塞满一书柜……

  刘志成认为,“追技术”是技术工作者的天性。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新月异,他一直思考着如何将这些新技术手段应用到工作中。

  “大炮巨舰时代,谁的火力强,谁就能打赢一场战争。但现在不一样了。”刘志成说,信息数据赋能的时代,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就是装填武器装备的“新弹药”,谁能掌握更充分、更准确,谁就能占得先机。

  这是刘志成和身边战友越来越清楚的一个事实。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准备了很久。

  大学本科时学的是数学,研究生读的是军事运筹学,刘志成很早就与数据打起了交道。不过,他真正认识和理解数据,则是近几年的事。

  回头再看,一切似乎早有安排:刘志成19年军旅生涯里每一次转型,都像是踩着时代的鼓点——

  2008年,学术界提出“大数据”这一概念。这一年,刘志成在院校读博士,尝试着用数学方法研究排兵布阵、挖潜战场数据。不知不觉间,他迈入了作战数据处理的大门。

  2013年,是国际公认的“大数据元年”。这一年,负责雷达阵地勘选工作的刘志成,利用计算机编程建立模型,导入卫星图、地形图、航空图等地理数据信息,将阵地勘选效率大幅提升。那一刻,他切身感受到数据建设对战斗力的价值。

  5年前,刘志成参与某重大任务。接触到海量的空情数据后,他对大数据有了更深的认识。

  3年前,刘志成所在的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改革整编,增设了“雷达情报数据分析师”。首批定岗的数据分析师里,就有刘志成。

  1年前,中部战区空军启动核心体系能力建设规划。预警系统的建设目标,让刘志成的热血沸腾。

  “信息数据蕴藏着无形的潜力。人们常说数据海洋,跳进数据这片海,我想做的不只是畅游酣泳,还要战风斗浪。”刘志成敏锐地意识到,随着战争形态从“能量主导”向“信息主导”不断演进,战场信息的多变性和电磁环境的复杂性,给预警网络蒙上了一层迷雾,而吹开“迷雾”的“东风”就是数据。

  作为全旅首批数据分析师,刘志成想得最多的,是怎样尽快让数据成为战斗力。

  刘志成很焦急,也很冷静:掌握了数据,不等于掌握了信息。随着数据时代扑面而来的,也有贴了标签、装点门面的“伪数据”。只有对数据进行深加工,从数据中发现价值,才能把数据变成信息,实现从“机械纪元”向“比特纪元”的跨越。

  有价值的数据从哪里来?用这些数据干什么?刘志成似乎在实践中看到了一把轮廓逐渐清晰的“钥匙”……

  追问到底,摸着数据“过河”

  “我感觉,这个不明空情是鸟群。”

  “你认定它是鸟群,凭什么?”

  “不好说,我感觉是!”

  这是一次异常空情处置复盘时,刘志成与当班操纵员的对话。处置结束,指挥室又恢复平静,刘志成心里却掀起了波澜。

  这次空情处置,让刘志成既兴奋又无奈。兴奋的是,经查证,操纵员的“感觉”是对的;无奈的是,无论他怎么引导,操纵员的判断还是停留在“感觉”上。

  雷达情报,位于整个作战流程的源头。现代战争要求雷达不仅要“看得见”,更要“看得清、看得准”。

  为什么经验丰富的雷达操纵员,虽然说不清判定机理,却能快速判定目标类别?为什么有的操纵员能判别出来,而有的却判别不出来?这些经验、感觉有没有规律?能不能量化?

  一串“为什么”,让刘志成找到了前行的阶梯,又陷入另一个“黑洞”。

  每天,空情量数以千计,每个空情信息数据又有着千差万别;即便是同一批目标,每名操纵员的经验和感觉都不一样,每部雷达显示的数据也不一样;就算同一部装备,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显示的数据也不一样……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刘志成决定把全旅所有雷达装备、每一名操纵员处理每一次空情的数据都记录下来。

  第一次提出这个想法时,刘志成自己心里也没底。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分外冗杂、枯燥,许多战友并不理解:“费这么大劲,收集这些数据究竟有啥效益?”

  “我也不知道这些数据有多大的价值,但觉得里面一定有什么东西。”信念的力量,再次占了上风。

  很快,旅党委决定,组建一个由刘志成领衔的“智囊团队”集智攻关。

  基层雷达站主官、雷达技师、操纵员,都成了刘志成的“线人”。他们总会接到刘志成的电话:“今天有什么情况?处置中发现什么问题?装备操作有哪些需求?”

  一开始,大家还比较耐心。一段时间后,很多人怕接到刘博士的电话,怕他没完没了提问题。

  刘志成也怕,不过他最怕的是大家“没有需求、没有问题”。后来,他跑到雷达站,跟着操纵员一起值班、一起处置空情。

  刘志成与团队成员分组行动。科研院所、基层雷达站、演训现场……几乎每个与数据信息相关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当团队整理出近20年上级下发的不明空情处置记录,大家惊呆了——这些详细记载每一起不明空情的信息数据和处置流程的资料,摞起来足足有一米高。

  整整一年,刘志成像挖矿工一样在收集数据。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在不停地接打电话。每一个电话背后,都有一串真实的数据信息。

  旁人眼中,刘志成不爱说话,但一谈起数据就停不下来。他说:“数据就是源头活水,算法既是研战之器,又是胜战之钥。成立团队就是为了打破以往无‘数’可用、望‘数’兴叹的窘境。”

  有旅党委做支撑,刘志成的数据“挖矿”之路走得格外踏实。他坦言,这几年自己要么在“取数”的路上,要么在“读数”的路上。终于,刘志成积累了丰富的宝贵数据。

  然而,信息多并不意味着益处多,数据大并不意味着价值大。冰冷的数据只是“初级产品”,充满“战味”的深度分析才是关键。

  刘志成想通过大数据分析,为雷达操纵员配上一张“淘金者”的筛网,过滤细砂、筛掉砾石,快速找到金子般珍贵的有用信息。

  摸着石头过河时,那种找不到方向的迷失感,让刘志成一次次站到了崩溃的边缘。

  那段时间,刘志成常常加班到深夜,撑不住了就靠在椅背上眯一会儿,梦里都在分析数据。

  经过无数次的筛选分析和排列组合,刘志成和战友们终于摸索出各类不明空情的基本规律。

  这一刻,刘志成长舒了一口气。

  “高招”入库,数据共享全网互通

  眼珠灵动,指尖轻击,雷达操纵员在电磁空间“驭波锁敌”。作为防空预警信息的源头,他们堪称空天安全威胁的“吹哨人”。

  坐进雷达方舱,该旅某雷达站下士陈远河借助一套辅助系统,熟练处置空情。他的身旁,三级军士长刘伟修心里感到一丝欣慰,又有点失落。

  在空军雷达部队,刘伟修的名字响当当。他值了17年的班,及时发现并处置多起不明空情,曾荣立个人一等功。

  可现在,刘伟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自己的看家本领正变得岌岌可危——

  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这套辅助系统不仅能够识别目标、判断性质,还囊括成功处置异常不明空情的经典案例,甚至涵盖了雷达站周边战场的数据……

  一键即知、数据共享、全网互通,这套辅助系统就是刘志成团队的研发成果。

  辅助系统给雷达操纵员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刘伟修感慨:“一套系统汇集了所有操纵员的‘高招’。年轻操纵员处置空情更有底气,成功率也更高了。”

  去年4月,上等兵胡沛林利用辅助系统,成功处置一起异常不明空情,荣立个人三等功。当兵第二年就立功,在该站历史上尚属首次。这让刘志成底气十足:“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力价值,人人都能成为‘金牌操纵员’。”

  数据奔流,战力倍增。一次,面对突发情况,刘志成电话询问目标位置的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由于目标处于运动状态,气象数据获取时效性较差,影响了指挥员与一线任务官兵掌握判断。

  “信息数据是作战链条的第一环,没有高效的获取手段与验证方法,何谈战场主动权?”刘志成紧接着带领团队展开集智攻关。他们到友邻部队、院校和地方院所学习借鉴,通过引接公共气象资源和手机地图软件等搭建平台,实现气象信息、地理位置资源上下互通。

  技术升级后,值班员轻点鼠标,目标的风速、风向、运动轨迹一一呈现。通过手持设备,值班员可以将现场情况与指挥所通联,实现“开机即传输,走到哪儿就通到哪儿”。

  第一时间感知作战目标和战场环境的信息数据特征,对指挥效率的提升不言而喻。

  又一场演练开始了。

  “目标在某地被击落,命你部前出查证。”指挥员通过大屏幕分析战场态势,向距离目标最近的雷达站下达行动命令。

  随即,屏幕上查证分队的红色光标由慢变快,与目标位置快速重合。值班战勤人员浏览各终端回传的画面,将最前线、最要紧的画面投射到屏幕上,还原真实的战场。

  “指挥员洞悉信息数据的源头,才能掌控战场态势。”一目了然的战场态势,使信息数据精起来、动起来、立起来,指挥员的决策效率和精准度倍增。

  数据库激活“信息源”。近年来,刘志成带领团队着眼大数据应用前沿,聚焦备战打仗急难问题,紧盯新装备作战应用,完成20多项课题攻关,开发相关作战软件,研究形成多套战法,推动目标判性和指挥决策由“粗放经验型”向“精准专业化”转变。

  攀登的乐趣在于征服高度,工作的激情源于直面挑战。前不久,该旅某机动分队接装新型雷达,刘志成同步展开全功能操作技术攻关,帮助战勤人员用最短时间摸透装备边界性能,发挥最大作战效能……

  解锁“制胜密码”,布网万里空疆。该旅政委朱卓介绍,刘志成团队点燃了新质战斗力增长的引擎,掀起了一场关于数据意识、数据思维的“头脑风暴”,更吸引了一批骨干人才紧盯前沿、瞄准一线练兵备战。

  近年来,该旅战斗力建设稳步提升,旅党委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师旅级党委。

  数据无言。面对各种褒奖,刘志成代表团队参加旅“备战打仗先锋”颁奖仪式时感慨:“我们赶上了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必须珍惜时光、不负韶华。”

  战位说

  “养兵千日,用兵千日。”雷达兵每分每秒都在和数据打交道。从价值密度低的海量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如同“从高压水管中喝水”一样困难。

  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手段,对快速实时掌握多变的预警战场态势至关重要。对战场数据进行分析解码,既是时代趋势,更是打仗需要。调整改革后,部队新增专门分析数据信息的工程师,他们就是“从高压水管中喝水的人”,打通了战斗力链条的“任督二脉”,贯通了预警体系的关键节点。

  今年,我们利用刘志成团队研发的软件系统,多次及时准确处置复杂空情,指挥决策和目标判性的效率大幅提升,深刻感受到了数据的价值。

  ——空军雷达某旅参谋长赵福双

  我当了19年雷达操纵员,深感这是一个十分依赖经验的岗位。随着值班时间的积累,处理的空情多了,判读的回波多了,自然就有了快速发现判别上报的“老本”。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别人常说我们雷达兵“越老越吃香”的原因。

  去年,我参加实兵对抗演练,作为主班操纵员总能第一时间抢报空情,着实“傲骄”了一把。今年,刘志成博士带着自己研发的辅助决策平板电脑到我们站,给一名年轻的操纵员试用。没想到,那个小年轻竟然和我打了个平手!从此,我对这套系统刮目相看。

  无论是凭经验也好,靠系统也罢,我们雷达兵的目标只有一个:提高备战质量、打赢未来战争。真心为刘博士的数据分析团队点个赞!

  ——雷达操纵员陈国应

  进入刘志成博士团队之初,我受领的第一个任务是分析采集来的战场数据。当时,我感到“压力山大”、无从下手。

  经过2年的学习实践,我对数据分析有了更深的认识。之前受技术条件限制,空情数据量大,采集、存储和分析手段有限,战勤人员更多依靠经验判读。随着技术不断革新,为空情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提供了软硬件条件,我们完成的任务更多了,提供的信息更准了,花费的时间更少了,大家对数据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空军雷达某旅助理工程师解一

  (马 闯、杨佳志整理)

  开启“数据制胜”之门

  ■陈嘉启

  当今时代,什么最有价值?

  答案可能有很多个,但数据绝对是其中之一。今天,数据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各领域争相夺取的新财富。

  古往今来,数据一直被军事家所推崇。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不论小仗大仗,要想打胜仗,首要就是摸清敌我双方的底数。

  当前,战争形态正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变,数据作为各类指挥信息系统的“血液”,无疑是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军事数据作为最秘密的“弹药”,在打赢未来战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一组数据,很可能会影响一项战略决策,乃至一场战争的输赢、一支部队的安危。

  谁获取更多数据,谁就能更精准地读懂战争,谁就能掌握主导战场的先机;谁掌控了数据资源,就等于握住了解锁战争制胜之门的钥匙。

  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中,调整设立了很多与数据密切相关的战位。这些战位成为部队战斗力的新质增长点,引领着本系统本领域跨越转型,甚至牵引一个体系和一个兵种作战准备、指挥流程、辅助决策等方方面面发生质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军队建设由“粗放型、经验型”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型的生动缩影。

  得数据者得胜利,摸清底数才能制胜战场。各级指挥员做出决策越来越取决于对数据的获取、鉴别、挖掘、处理、运用。要强化数据意识、数据思维,着力提高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打仗的素养,让数据真正成为解析未来战争的“透视器”。

  数据连着战斗力。对数据的把控能力,成为衡量部队作战能力的新标尺,也成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新引擎。数据分析处理,是作战体系能力建设的核心环节,是整个流程中比较难啃的“硬骨头”。

  只有像保护武器弹药那样保护好各类数据,像维护使用武器装备那样采集更新各类数据,才能确保数据新鲜、实用、可靠,使备战打仗更加精准高效。

  要重视作战数据的采集、整理、运用等工作,注重盯着基层末端挖掘数据作战潜力,利用实战化演训破解数据建设难题,构建贯通战略、战役、战术的信息数据流,为打赢未来战争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畅通煤炭运输保供应

  • 老街故事·抚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在15日举行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共55台,总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居全球第三;在建及已核准核电机组38台,总装机容量4480万千瓦。
2024-04-16 09:50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在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出于对新发现的严谨,团队决定与突变印记领域资深学者、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Steven G. Rozen联系,进一步扩大合作。
2024-04-16 09:50
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我国深海探测将以“梦想”号为重要平台,构建深海地质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技术装备体系,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04-16 09:47
创造一个超大深冷“冰箱”,提供20K(开尔文,20K即零下253摄氏度)以下甚至2K(零下271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并保证百瓦级到万瓦级连续稳定工作——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凭借这一能力,被称作“超级低温工厂”。
2024-04-15 14:25
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在前期光热电探测器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在具有长波红外吸收能力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构建了碲基热电异质结薄膜,制备出可集成、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
2024-04-15 09:31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2024-04-15 10: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