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井延坡工作室丨解放军的一支连队有多强?
首页> 军事频道> 军史揭密 > 正文

井延坡工作室丨解放军的一支连队有多强?

来源:中国军网2020-08-03 08:2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井延坡工作室丨解放军的一支连队有多强?

  ■李景璇

  解放军有多强?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翻阅一下解放军的历史。93年的光辉历程,从建军之初到现在,解放军诞生了很多荣誉功勋部队。就拿国庆70周年大阅兵来说,浩浩荡荡通过天安门广场的百面战旗,哪个不是功勋卓著?铁流奔腾的三军方阵,哪个不是荣誉等身?如果非要一个个去细数慢品,那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恐怕三天三夜也梳理不完。

  今天,就借用毛泽东同志的一个著名的调查方法——“解剖麻雀”来解决这个难题。1943年,他在为中央起草的一个文件中,曾提出要善于“解剖麻雀”,不需要解剖每一只麻雀,解剖一两只就够了,以从个别中找出一般的普遍性的东西。

  在八一建军节的前夕,记者到访了解放军的一支连队,“硬骨头六连”。这支连队已经有了81年的历史。打过日本鬼子,参加过解放战争,鸭绿江边和美帝国主义交过手,30多年前为保卫祖国的南疆参过战流过血,可以说是一支战功赫赫的英雄连队。

  那么,要真正认识解放军,就从这样一个连队入手吧。

  (一)

  来到六连的第一天,认识的第一个兵叫俞喜强。小伙子是临时被“抓”来给记者讲解六连连史的。在前往六连荣誉室的路上,俞喜强说自己刚跑完步,汗渍渍的衣服还没来得及换,“可别介意啊”。

  不拘谨,还带着一丝俏皮。

  一个小时时间,连史讲解结束了。从建连溯源到光荣战史再到英模人物,小伙子讲得头头是道,激情澎湃。走出荣誉室,记者不禁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在回连队的路上,和俞喜强闲聊了起来。他的老家在江西上饶婺源,那是一个书香故里,出了很多名人,远的有朱熹、江永,近代有詹天佑。他说,可惜自己学习不争气,上高中的时候调皮捣蛋还逃课,家里管不住他,就送到部队来了。

  “你猜怎么着,刚到部队的时候还真就‘拉了胯’”。那是第一次战备拉动,俞喜强因战备包里少了一根针,在全连战友面前被点了名。事情过去好几年了,俞喜强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感受:表面上装作不在乎,但心里却有点不服气。

  “别小看一根针,打起仗来能缝衣服,行军途中能挑水泡,必要的时候,还可能是神兵利器。”排长讲的道理俞喜强是听懂了,但真正触及他灵魂的是排长眼神中透出的认真劲儿,还有隐隐能感觉到的这个新集体的认真劲儿——

  鞋子摆放,上铺鞋尖朝里、下铺鞋尖朝外;

  战备背囊里,牙膏要保持120克以上,打火机要保持3分钟不灭火,单兵干粮、三角巾要确保在保质期内;

  拉动检查时,水壶中的水要喝一口、确认水质不坏,鞋袜要严格对照号码携带、防止磨脚,防毒面具要每周彻底清理一次;

  ……

  连队的这些战备好传统,目的是为了打仗,但谁又能否认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了一个人的秉性,磨砺了一个人的品格,乃至重塑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人的转变,有时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却又是分分钟的事。身处一个团队、传承一种精神,往往比任何的说教都有力。

  俞喜强说,对于他的转变,最高兴的人还是父母。这些年回家探亲,爸爸总要带他到亲戚家转转,给他们炫耀一下这个当兵的儿子。每到这个时候,他的胸脯总是挺得高高的。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解放军的连队,就是这样一个锻炼人、改变人、塑造人的地方!

  (二)

  与健谈的俞喜强不同,火炮技师郑锡鑫是个“闷葫芦”。

  一开始与郑锡鑫交流,基本上是一问一答式的。性格腼腆的缘故?广东口音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在连队,郑锡鑫可是公认的技术大拿。广西饶平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入伍,兵龄12年,上士军衔。之前是炮手,因为技术过硬,前些年被连里任命为火炮技师,也就是炮手的“头头”。

  看着有些发愁的记者,陪同郑锡鑫一起来的副连长涂恒智帮着他介绍起了新式激光瞄准仪。

  这是郑锡鑫带着连里技术骨干自主研发的一个火炮训练的设备。他将激光器设计到了瞄准仪中,使目标靶位的移动更加灵活,加大了炮手训练难度。

  一说到这个事,“闷葫芦”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从激光瞄准仪的设计、构造再到制作,郑锡鑫讲得很尽兴,但碍于文科生天生的技术短板,记者却听得挺迷糊。好在副连长涂恒智是军校工程设计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在他的配合解说下,记者大致搞清楚了基本原理。

  之后,记者抛出了更关心的问题:为啥要做这个事?

  郑锡鑫说,研发激光瞄准仪的初衷很简单。前几年连队改革转隶后,上级一再要求训练要对标实战、贴近战场,训练的强度和要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一次他带着几位炮手进行火炮瞄准训练时,打的成绩都不错,中靶率很高。但他盯着训练瞄准仪就琢磨,这种依靠着磁铁吸引指针来进行目标设定的方式,炮手们只要摸清了里面的规律,上靶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但在实战中,这种“概率”事件还会存在吗?

  想到这,郑锡鑫和几位技术骨干决定要“搞个新东西出来”。

  就这样,花了近半年时间,第一代激光瞄准仪就设计出来了。虽然还有一些漏洞,但炮手们试用过后都说,“考核压力又大了”。

  郑锡鑫说,现在的激光瞄准仪已经是第三代了。下一步,要在今年年内将电路式改进成芯片式,这样更集约、训练携带起来更方便,“这也将是一次跨越”。

  谈到实战训练就眉飞色舞,讲到创新攻关就滔滔不绝。解放军的连队里总有这样一种人,就像“扫地僧”,多余的话没有,但眼睛始终盯着打仗,一出手就是专业级水准。

  (三)

  连队的很多故事,都是口口相传的。

  2014年退伍的老兵杨树林,就留给了战友们“独臂突击”的故事。

  那是2013年的一次军事科目演练汇报表演。一个阴雨绵绵的上午,六连的训练场上,在进行攀爬科目展示时,班长杨树林的枪被湿漉漉的绳索挂住,顿时失去重心,从5米高的云梯上跌落下来。右小臂重重摔在地面上,当时胳膊就疼得失去了知觉。

  在一旁进行同步作业的战友提醒他,云梯旁边就是壕沟。他只需要跑几步跳进壕沟中,就可以退出科目演练去处理伤口,观摩的人群也看不到。但他摇摇头拒绝了战友的好意:“右手不行还有左手!”随后,他用左手持枪,继续投入下一个火力打击科目的演练。在圆满完成演练任务后,战友们才发现他的右手臂已粉碎性骨折。

  更传奇的还在后面。在半年后的全旅手榴弹投准比武中,杨树林又一次夺魁。讲到这个事儿,当时一个班的战友、现在一排的排长王刚说,杨树林确实牛,受伤之前手榴弹能投70米,但养伤期间右手一时很难使上力气,他就重点选择练习投准。几个月下来,那真是“指哪儿投哪儿”。

  “这么强的兵,就这样退伍了?”记者听了着实感到惋惜。

  “是他主动要走的。临走前,我们也感到好可惜,但他说自己的右臂伤了,恐怕以后没法儿再跟得上连队的训练节奏了,坚持要走。不过,每到退伍季的时候,杨班长都要回连队送送老兵、到班里看看战友,我们还能见上一面聊聊,挺好的。”

  如果放到岁月的长河里,连队里“杨树林式”的好兵还有很多。他们自进入连队的第一天,刘四虎、尹玉芬、李存金、陈占元、丁丑娃、林祖武等战斗英雄的名字和故事,就像一颗颗种子种在了心间,不断萌芽、悄悄生长,只待一个机会,定会傲然绽放。

  在解放军的连队中,这种基因传承,来自于红色历史的日夜熏陶,来自于先烈英模的无声引领,也来自于一茬茬官兵矢志不移、前赴后继的身体力行。当奋斗成为一种共鸣,当血性成为一种氛围,谁又能抵御住这强大的钢铁洪流?

  (四)

  69年,是一个老兵的回家路。

  2015年6月,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乘高铁抵达杭州站。站台上,部队领导列队欢迎。

  对参与接待这位老人的六连排长王刚来说,5年了,那些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老人叫刘雅臣,1939年参军入伍,1940年7月入党。1946年10月在集宁战役中为掩护新兵,被敌机炸断腿部,伤愈后返乡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老部队一路转战南北,刘雅臣就此与连队失去了联系,也因此失去了党组织关系。

  返乡后,几十年的时间,刘雅臣一直都在寻找老部队。可是由于老部队番号数次变更,驻地也几经调整,找到老连队和党组织的心愿迟迟没有实现。终于在2015年,经过多方努力,刘雅臣老人找到了自己的老连队。在确认连队老兵身份、恢复党组织关系的第一时间,刘雅臣老人要将自己积攒了多年的5万余元当作特殊党费交给组织。考虑到老人的生活并不宽裕,连队党支部反复做工作,最终没有收。但执拗老人后来还是将这笔积攒了69年的特殊党费捐给了连队在江西九江资助的一所希望小学。

  两年后,王刚提干到北京上学。在入学后不久,像之前连里到北京上学的李锡超班长一样,他拨通了老爷子家的电话,代表连队上门看望老人。

  一个周日的上午,王刚匆匆赶到老人位于北京海淀区人大附近的家中。一进门,就看到老人正端坐在沙发上。老人的女儿告诉他,老人头天知道老连队的人要来看望他,一宿翻来覆去睡不着,早早地就起来了,这一坐就是2个多小时。

  “老头儿倔得很。说是‘娘家’来人了,必须得板板正正地坐着等。这么大岁数了,谁劝也不行。”女儿轻轻地叹了口气。一个上午,老人和王刚聊了老连队的很多事。

  王刚在北京上学的两年时间,每次去刘雅臣老人家,无不切身感受到这个老兵对党组织的赤诚,对老连队的深情,对早已离世的刘四虎、尹玉芬等老战友的怀念。而老人念念叨叨最多的,还是在老连队的那段战斗岁月。

  解放军的连队,对于千千万万个像刘雅臣一样的老兵,是心灵的归宿,是信仰的寄托,也是魂牵梦萦的地方。这种值得用一生去追寻的情怀,也只能诞生在一个有着共同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的地方,这种魅力穿越时空,恒久不息,历久弥新。

  结尾的话

  今年1月18日,习主席在给“硬骨头六连”的回信中,明确指出: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今天,我们近距离观察解放军的一支英雄连队,讲述发生在这支连队身上的故事,为的是能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这支军队,认识有着光荣历史、正在创造新的历史的人民子弟兵。作为我军英雄连队的杰出代表,“硬骨头六连”浓缩了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征程。

  无需讳言,一名士兵,无法界定一个连队的优秀;一个连队,同样无法界定一支军队的强大。但培育一名优秀的士兵,必须要有健康成长的环境;而塑造一个优秀的连队,也同样需要有蓬勃兴盛的沃土。这些潜因只能来自于这支军队本身,来自于组成这支军队的千千万万个基层连队。

  在人民军队,像“硬骨头六连”一样优秀的连队还有很多,各自优长也不尽相同。但相同的特质是,他们的血脉中都流淌着红色的基因,他们的眼中都时刻聚焦着敌情,他们的肩上都担当着打赢的重任,他们的心里都牢记着强军的嘱托。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征程上,为着同一个奋斗目标,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正如《解放军报》一篇评论员文章中写到的,基层的每一次惕厉奋发,都见证着一支军队的风雷激荡;基层的每一处春暖花开,都折射出一支军队的无限春光。

  解放军有多强,答案就藏在这些连队的身上!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畅通煤炭运输保供应

  • 老街故事·抚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在15日举行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共55台,总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居全球第三;在建及已核准核电机组38台,总装机容量4480万千瓦。
2024-04-16 09:50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在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出于对新发现的严谨,团队决定与突变印记领域资深学者、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Steven G. Rozen联系,进一步扩大合作。
2024-04-16 09:50
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我国深海探测将以“梦想”号为重要平台,构建深海地质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技术装备体系,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04-16 09:47
创造一个超大深冷“冰箱”,提供20K(开尔文,20K即零下253摄氏度)以下甚至2K(零下271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并保证百瓦级到万瓦级连续稳定工作——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凭借这一能力,被称作“超级低温工厂”。
2024-04-15 14:25
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在前期光热电探测器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在具有长波红外吸收能力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构建了碲基热电异质结薄膜,制备出可集成、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
2024-04-15 09:31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2024-04-15 10: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