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强军兴军迈入新征程,
作为一名基层带兵人,
身后是千军万马,
肩上是千斤重担,
只有打仗本领硬邦邦、
大事难事敢担当,
才能带出过得硬的部队、打得赢的官兵。
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先进典型柳华林。
看我的素质过硬敢于担当
身为主官,亲自带领官兵勇夺桂冠。
“以强敌为作战对手,不限定作战方向,随机选定作战区域,根本不按套路出牌。”陆军组织的某比武竞赛场上,第83集团军某旅旅长柳华林在一份地图上运笔如飞。
这场战味十足的比武中,在没有机关参谋人员帮助的情况下,指挥员不仅要按规定时间完成所有作业,还要看处置的原则对不对、方法活不活、要素全不全、内容实不实。不仅考体能和技能,还考智能。柳华林要在8个小时内连贯作业,完成4个课目。
接下来的处置战场情况课目中,临机设置情况、临机抽点考题,柳华林还要面对来自天上地下、兵力火力、前沿纵深、主战保障等多个方向的海量信息,在一个小时内作出准确判断并正确处置。最终,柳华林以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平时军事素养的积累,带领官兵夺得参赛师旅总评第一,个人总评第二的好成绩。
让我来真抓实练真打实备
心中装使命,肩上扛责任。作为一名基层主官,柳华林把备战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将军事训练抓得实而又实。
为了让全旅达到“出门就能打仗”的战备训练水平,柳华林深入营连查看每个库室、钻进单车了解装备现状、沉到一线摸清训练底数、走进官兵收集矛盾问题,共梳理出9类128个制约战备训练的瓶颈问题。
一次合成营实战化演习,柳华林主动放弃官兵熟悉的训练场地,把部队拉到300多公里外的陌生地域组织实施。这次演习中,按照“作战式导调、打仗式演练”的要求,整个演练没有文书、没有脚本、不受时间限制,只受作战进程调控。一段时间后,部队在高强度高难度的摔打中得到了锻炼。
从源头上着手,从根子上下刀。柳华林沉到训练一线,将所有目标设置使用迷彩伪装、靶标随机显示;变单课目训练为多课目融合训,变单一场地训练为多场地滚动训,变一般强度训为挑战极限训,变单方组训为红蓝对抗训。一开始,大家都感觉不适应,目标找不到、弹药打不完、成绩不合格等情况频频出现。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成绩不断提升。
跟我上思谋转型善于创新
编制体制改变,主官首先要带头转变理念,带领部队适应新体制,加快实现新发展。
柳华林便沉到基层查资料、搞调研、抓试点,和分队以及机关一起探索出了“大专业营组训、小专业旅统训、新特兵种选送训”的专业训练路子,推行“先训营”的组训模式,调整训练时间、内容、场地,将参训单位滚动起来组织,确保各营战术训练落地落实。
为了解决部队转型,所面对的人员大幅增加、专业成倍增多等现实问题。在柳华林带动下,部队主动与地方修理、医疗、军供等单位协调配合,探索联演联训的方法路子;组织分队和机关围绕转型课题分工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了7类33项研究成果,在实战化演训中得到了验证。
强军兴军,要在得人。8月初,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学员到部队实习,柳华林主动与他们建立了联教联训机制;购置模拟训练器,积极与兄弟单位和院校进行跟学跟训;与驻地职业技工学校、体育学院、心理培训学校等十余家驻地院校签订协议,培养心理、军体、钳工、焊工、汽修、烹饪等急需专业,共培养各类人才900多人。
面对改革强军大势,柳华林咬定转型不放松,敢走新路,带领官兵在打赢的路上不畏艰险、勇闯难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部队。
近两年,柳华林所在旅在军以上比武竞赛中,先后取得了8个单项第一、2个团体第一,2018年被集团军评为“强军兴训先锋旅”;2019年被集团军评为“正规化建设先进旅”,被中部战区陆军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旅团”“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主管:政治工作部
编审:冯玉明、王东辉、周远
编辑:苏崇琦、王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