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祖国,请放心】“南京路上好八连”:奇儿女如柏参天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祖国,请放心】“南京路上好八连”:奇儿女如柏参天

来源:光明网2019-09-10 21: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见习记者 孔繁鑫)“‘好八连’的战士能够一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攻坚克难,他们让人十分振奋,确实是一支了不起的军队!”谈起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南京路上好八连”,上海云中居委会原党组织书记朱蕙娟满面温情,也十分自豪,“我从小听着‘好八连’的故事长大,又与连队在‘共建结对’中巧遇。”二十余年来,她将亲眼所见的“好八连”故事写成《好八连为民服务日记》,向记者展示时,她的包已几乎装不下日记手稿。

【祖国,请放心】“南京路上好八连”:奇儿女如柏参天

朱蕙娟向记者展示《好八连为民服务日记》部分手稿。

  “南京路上好八连”于1949年6月进驻上海南京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出色完成了巡逻、执勤和警卫任务,一时被誉为“霓虹灯下的哨兵”,堪称践行艰苦奋斗、拒腐防变的标兵。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授予该连队“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8月1日,毛主席挥笔写下杂言诗《八连颂》,“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精神自此更广为传誉。

【祖国,请放心】“南京路上好八连”:奇儿女如柏参天

“南京路上好八连”营房门前的“霓虹哨兵”雕塑及《八连颂》刻石。

  2013年,习近平主席嘱托连队:“新时期,把‘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精神要赋予一些新的内涵,与时俱进。”2017年,是该连队命名54周年,也是从传统步兵向特种作战转型起始之时。面对从零开始、从“霓虹哨兵”转型“霹雳尖兵”的一系列挑战,连队发扬“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精神传统,坚持拒腐防变,一直牢记和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同时苦练胜战本领。

  “拒腐蚀,永不沾。”

  解放初期的上海滩是一个“大染缸”。面对敌人“三个月内,红着进来、黑着出去”的狂妄叫嚣,“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牢牢记着毛主席“两个务必”的教诲,甚至在野外训练时自制煤油灯以学习《毛选》不中断。该连队的战士们在学习中逐渐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不仅没有倒在南京路,反而站稳脚跟、改造了南京路。

  理论越学,思想越红。走进“好八连”战士宿舍,记者发现,每位战士的枕边都有一本《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已然翻得边角翘起、侧缘发黑;宿舍门口摆放着的书报架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陆军》等报一应俱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基层读本》等理论书籍同样百读至损……

【祖国,请放心】“南京路上好八连”:奇儿女如柏参天

战士宿舍门口处的书报架。

  传统越学,本色越真。在“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中,记者见到了三只特殊的箱子——“木工箱”“理发箱”“补鞋箱”,面前墙上的三幅图表显示,三只箱子已有42代传人。原来,三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箱子,见证着该连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代代延续,始终是战士们的精神支柱。

  “为人民,几十年。”

  “一个人,去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去做一辈子好事。”回想起“好八连”为民服务的一幕幕往事,朱蕙娟不禁发出如此感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成为“好八连”的优秀传统之一。

  “哪怕战士们的训练任务再艰苦,每月10日、20日的南京路为民服务也不间断。”为过往群众免费理发、补鞋、磨刀、量血压,“战士们已经在南京路上坚持了37年。”朱蕙娟告诉记者,“好八连”战士对群众的需求都会尽量满足,随着本地居民加之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地享受到该连战士的服务,战士们有些“吃不消”,但也坚决拒绝收费,保持着为民服务的义务性质。

  记者见到胡红根时,24岁的“好八连”战士张晋推着他正在军营里散步。该连连长吴兴虎告诉记者,1976年春,“好八连”开始照顾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五年级学生胡红根时,战士们是他的“解放军叔叔”,43年过去,他已是战士们的“胡伯伯”。“好八连”的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的每个生日、每个节日都有“好八连”的陪伴。每逢炎热天气训练,胡红根会给比儿子还亲的战士们带西瓜解暑;每有老兵退伍,胡红根都会亲自相送,不舍离别……他对记者说:“没有‘好八连’,就没有我胡红根的今天。”

【祖国,请放心】“南京路上好八连”:奇儿女如柏参天

胡红根(中)与“好八连”连长吴兴虎(左)、战士张晋合影。

  此外,“好八连”连续二十多年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多次参加抢险救灾和重点工程建设任务……他们不求留名,但求为民。

  “军事好,如霹雳。”

  从“霓虹哨兵”转型“特战尖兵”,难度大、任务重。但喊着“八连必胜”迎难而上的“好八连”,试问谁人能挡!

  “困难面前有八连,八连面前无困难。”2017年夏天,八连中一位年纪较长的同志、驾驶员朱建平主动请缨参加伞降训练。在闷热的天气下,稍作活动就会汗流津津,更何况高强度的训练。离机定型动作训练需要采取半蹲姿势,朱建平主动加练,双腿久蹲酸痛麻木,全靠意志支撑,甚至好几次中暑眩晕,清醒后爬起来再练;着陆定型训练需从两米余高的高台跳下,朱建平每天跳下百余次以揣摩动作要领,经常练得双腿肿胀,不得不在睡觉时架高;在此期间,朱建平学完一本伞降教材,记下三万余字的笔记……最终,朱建平以理论、操作全优结业。学成归队后,他编写的伞降基础训练教案被纳入特战某旅教案库,下发全旅施训。

  “好八连”副小队长张渴望也有类似观点:“战场上如果有奇迹,那是因为你没有放弃!”今年,张渴望带队参加“特战奇兵-2019”特战小队比武,团队两次化解险情,人人抱着“血战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绝处逢生,仍拿到第六名的成绩。“好八连”小队长魏德富表示,“军队是要打仗的。”人人都争当精兵,才能真正实现强军目标。

【祖国,请放心】“南京路上好八连”:奇儿女如柏参天

“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大厅雕像。

  “好八连,天下传。”70年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一代代“奇儿女”有着太多的故事,振奋着太多的人。坚定传统、赓续血脉,改革强军、勠力转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仍在延续。

[ 责编:李方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非遗月”处处有“非遗”

  • 江苏南通:“第二现场”观赛区 城市“全域”看“苏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