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报专论丨全域认知战:以“无形”制“有形”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视点 > 正文

军报专论丨全域认知战:以“无形”制“有形”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1-10-19 09: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全域认知战:以“无形”制“有形”

  ■张东润

  引言

  认知是人们获得、加工及应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今天,战争已不再局限于物理域、信息域等空间,认知域逐渐成为角逐的新战场,认知战逐渐受到各国重视,开始进入“全域认知战”时代。全域认知战主要包括全域认知感知、全域认知融合和全域认知攻防等。与传统作战相比,全域认知战旨在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强化认知防护,同时对敌对国家人员的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经验、信念等进行干扰、影响和控制,使其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产生偏差混乱,从而达成以认知优势赢得战争主导权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全域认知感知是前提基础

  信息是认知战的基础“弹药”,信息优势决定着认知优势的形成,必然也就决定了对信息的全域精准感知是认知战的前提。未来战争中,敌对双方都会竭尽所能来确保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各个维域的信息,以达到对战场空间的全面掌握,确保己方的指挥决策和各个行动都能得到充分的认知信息保障。由于信息不受维域的限制,导致认知对抗的空间不仅覆盖了陆、海、空等传统物理域,而且覆盖电、网等信息域,同时还包括了人的认识空间,也就是认知域。信息可以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间相互融合渗透、共同作用,全域感知需要着眼信息在认知对抗中的全域性、融合性等特点,在全域范围内实施信息精准感知。从感知范围来看,既包括传统战争涉及的陆、海、空、天、电、网域信息,也包括诸如人的思想、思维、精神、意志等有关的政治、社会、经济、外交、文化、舆论等领域信息。从感知层次来看,既涉及国家战略层面的企图、意志等,也包括某一组织或领域的指导方针、发展规划、文化建设等内容,还包括社会基本组成人的精神、思想、意愿、心理、习惯、习性等。从感知时间来看,信息没有平时和战时的界限区分,平时就是战时、战时依托平时,可以说认知感知是“无时不战”。

  全域认知感知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域多,感知途径复杂多样,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为实现全域感知提供了可能条件。各个维域的感知信息只有通过信息网络才能实现聚合,感知信息数据只有在信息网络的支撑下才能发挥作用。从实现途径来看,需要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和依托,以感知单元为“触点”,以网络栅格为“神经脉络”,通过感知链链接至各分域设立的专门认知处理机构,各分域再综合形成全域态势感知体系,以此形成全维域、无死角、无空隙的全覆盖;从作用原理来看,针对感知目标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及认知的内隐性特点,运用多种力量手段,多级联动、应接全接、全源汇集,获取全域、全时、全方位的目标数据,再对感知层面目标数据进行多域印证、去伪存真、分析处理,形成对目标特征的初步认识;从保障要求来看,感知信息网络应当按照标准化要求,保证全网数据顺畅流通,同时兼容指挥决策的一般功能,形成多网系叠加的信网体系。在信网体系的支撑下,可以聚焦各级、各类用户的认知需求,发挥信网全覆盖动态互联、直达末端的优势,促进“感知链”与“融合链”“行动链”紧密耦合,实施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支撑保障。

  全域认知融合是关键枢纽

  “看清”并不等于“看透”,有了全域认知感知还要全域认知融合。这就是将全域感知的信息进行汇集、比对、印证、分析、研判、整合,是认知融合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在认知对抗中,海量、繁杂的认知信息犹如迷雾一般充斥其中,有的有用、有的没用,有真的、也有假的。在这种充满“战争迷雾”和“不确定”的认知空间里,只有通过认知融合才能形成对态势的全面、及时、准确的判断,进而将全域感知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可以说,全域认知融合是实现全域认知战协调一致的关键。回顾美军搜寻本·拉登的整个过程,从动用一切侦察感知手段,到挖掘发现本·拉登的信使“科威特”,再到弄清其真实姓名,到最后融合各类认知大概率确认本·拉登,为“海神之矛”行动提供决策支持,都是在全域感知基础上对所有认知信息不断进行融合的过程。认知信息的融合对推动认知程度深化、保持认知优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未来认知战日益复杂激烈,“看清”变得容易,“看透”却越来越难,如何加强全域认知融合来应对现实挑战,对达成决策优势十分重要。

  全域认知融合需要以“开放式架构”接通全域认知的信息孤岛。认知域越广,认知就越精确,全域认知融合其本质是全源性融合。在现实中同类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各类目标进行特征融合,各域耦合形成认知融合,从数据融合、信息融合到认知融合,融合内容的多样化和融合需求的差异化,需要“开放式架构”实现各域的基础信息、动向、态势、声像、目标信息无障碍流通;以大数据运用突破全域融合的沟壑壁垒。认知融合不只是对同类、单域目标属性印证和战场动态合成,从数据库中挖掘和分析跨域、异类认知信息,形成综合性判断显得更加重要。运用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可以实现对文本、视频、语音通话等非结构化信息的分析整理,从巨量、多源、异构的数据中形成综合性、整体性认知融合成果。外军主张的“从数据到决策”项目和“XDATA”计划,就是把大数据技术运用促进认知优势作为其变革的重点,以智能化发展打破综合分析的认知瓶颈。融合智能化可以有效提高认知融合过程中的理解力和思考力。全域智能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人类融合规则、经验的依赖,消除人在一定条件下认知的模糊性、零散性和片面性。

  全域认知攻防是本质要求

  任何战争都离不开进攻和防御,全域认知战也是如此,不论在军事领域实施“威慑性”“欺骗性”“惩罚性”军事行动,还是在信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非军事领域实施“影响型作战行动”,都是在认知空间对人的心理、精神、信念、思想等认知施加作用,展开影响与反影响、渗透与反渗透、破坏与反破坏、控制与反控制等各种认知攻防活动。这点可从认知的全域防护和全域进攻两方面来认识。

  全域认知防护就是在全域、全时加强己方认知安全,筑牢认知防线。做好全域认知防护需要全域运用认知检测、校对己方认知的防御、拒止情况,积极抗击对手的认知进攻,保护己方的认知薄弱部位不受对方攻击。固守己方认知,利用信息及多种认知平台、多种手段全方位宣扬己方的价值理念、正义立场,与民众内心价值观产生共鸣,得到民众认可,激发民众对敌方认知攻势的抵触反抗,统一意志、凝聚民心、激发士气,团结国内外广大的利益群体一致对敌。加强认知防护,在全域认知范围内降低敌方侦察感知的发现率、监控率、确认率,加强对重要认知领域的防护手段和隐蔽措施,降低己方信息、经济、政治、社会等涉及安全相关的可感知性,加强防护管控,强化相关保密、管制手段。实施认知遮蔽,通过增添认知迷雾,围绕战略企图,采取伪装性行动来隐藏己方的真实企图,隐真示假,来增强己方认知的安全性。比如,不断调整军事力量部署,以常态化威慑性演习来拒止对手的侦察袭扰,打乱对手的认识判断。

  全域认知进攻是对敌方认知施加控制、干涉、影响,来达成对敌的认知优势,实现己方的目的企图。全域认知进攻具有大范围、全领域的特点,要求认知进攻必须在多个领域、多个维度、多个时段,同时发起认知进攻以形成整体合力,达到最佳成效。加强认知渗透,通过侦察对手的认知态势、决策习惯、思维模式等情况,有针对性地以营造态势、改变氛围、刺激心理状态等行动,分化瓦解对手国内认知的整体性统一性,影响对方的决心意图、指挥决策。打乱认知流程,干扰、中断敌认知循环运转、链路畅通,必要时可以用物理域和信息域的攻势行动摧毁某些关键节点,打乱影响敌指挥官认知判断,迟滞对手的反应和应对。实施认知主导,根据对抗需要有步骤、成系统地对敌进行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民心等各方面各层级行动,以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的攻势,展示硬实力,表明己方的意志决心,改变对手原有认知,以形成有效控制。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迎接助残日

  • 阿富汗西部洪水灾害致50人死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
2024-05-17 10:14
据估算,每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减碳约1.66吨,中国2023年出口120万辆新能源车,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
2024-05-17 10:10
5月15日,由载人航天工程投资建设、我国首个液体火箭发动机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点火试验成功,试验台发动机具备在千帕级以下真空工作环境中持续千秒的高空模拟试验能力
2024-05-17 10:08
4月29日11时08分,随着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刀盘缓缓转动,南通的崇太长江隧道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这条深潜地底的机械巨龙,将在长江水下掘进11.325千米,崇明岛不通高铁的历史即将终结。
2024-05-17 10:07
立足“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安徽正在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通江达海、左右逢源的发展优势。
2024-05-17 10:03
在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方面,江西将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2024-05-17 10:01
伴随螺旋桨的轰鸣,一辆“空中的士”——旅航者X2正展翅翱翔。看完飞行表演,步入小鹏汇天展示厅,大家对这辆“会飞的汽车”充满好奇。
2024-05-16 10:29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3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2024-05-16 10:26
这对宇宙线粒子的传播、星系气体的动力学和宇宙磁场演化等研究领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观测结果
2024-05-16 09:36
近日,前往月球探索的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16 09:08
《自然》杂志审稿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成果开启了量子互联网研究的新篇章”,“为未来大规模量子网络铺平了道路”。
2024-05-16 09:02
日前,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拎着一篮“冻眠”荔枝上台“带货”。
2024-05-16 08:59
既然有“小时”,那么是否也有“大时”?东西方的历法计时方法有何异同?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历法计时的交流与发展?
2024-05-15 17:04
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限制了更多新天然产物的合成,这些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罗小舟介绍,团队将持续推进菌株的开发改造工作,探索链霉菌在生产抗生素和天然产物等方面的产业应用。
2024-05-15 10:18
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中国残联14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全国助残日活动的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并介绍科技助残工作进展和科技助残创新案例。
2024-05-15 10:16
为促进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将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在着力规范竞争方面,《规定》顺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完善各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标准及规制要求。
2024-05-15 10:15
研究团队经过大量研究论证过程,为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装备了多项先进智能算法及技术,充分确保了无人机集群的智能化和稳定性。”团队负责人介绍,未来,团队将继续在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通信距离、速率、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024-05-15 10:14
近日,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中心预警了一起因施工作业导致的供水泄漏三级风险事件:在人流量较大的蜀山区金寨路与南二环交口附近,管道长期暗漏,很可能导致路面塌陷。
2024-05-15 10:13
据近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机器学习工具创建了一个表现出混沌行为的电子电路的数字孪生模型。结果表明,新方法与线性方法相比,实现了更高的准确度,且比以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器的计算复杂性显著降低。
2024-05-14 10:36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HEPS工程副总指挥李煜辉表示,HEPS不是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造,而是从头开始建造。
2024-05-15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