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黎檀实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黎檀实

来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2020-02-19 11:0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原标题:战“疫”一线守门人——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黎檀实

   1963年出生的他,笑着说自己是东北人,转头又说:但是我好像十多年没回老家过除夕了,东北的年味儿,最浓了。

  从2020年1月21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的发热门诊确诊第一个新冠肺炎患者以来,他就再没睡过一个完整安稳的觉。

   黎檀实指着5岁小女孩给医生画的画,一边读一边感慨。张赫 摄

   贴在急诊科办公室门上的5岁小女孩的承诺:我们在家玩,把口罩留给医生用。张赫 摄

  跟随他多年的护士长刘钰说,如果不讲,别人一定看不出他的右腿有点跛,大腿的一大块肌肉都被手术切了。看不出来,是因为他走路太快。

   急诊楼里的他,走路像风一样。

  他说,前面有患者在等待生的希望,医务人员要首当其冲。他知道,疫情防控态势严峻,要做好一切准备,坚决守护好北京地区广大军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他,就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黎檀实。

   黎檀实(右三)介绍新发热门诊启用情况。孔令占 摄

   1月21号发热门诊检测出第一个疑似病例

   “我知道,疫情来了。”

   “主任,这个病人有问题。”

   “马上采取措施隔离,启动紧急预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疫情阻击战,在1月21号悄然之中打响。

   “它到了我们的身边了。”这是黎檀实发现发热门诊第一个疑似病例时的第一反应。第二天,整个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启动了应急预案——全科人员停止休假计划,22号全部返程回岗。

   黎檀实为病人查体。肖红菊 摄

  军令如山。急诊科开设有发热门诊,第一道防线就是遏制疫情的门槛儿。黎檀实说,发热门诊的医生护士平时5个,22号开始增加到12个,按照一级响应机制展开工作。

   “这位61岁女患者,从武汉回京过程中去了好几个医院,始终没确诊,到了总医院,我们敏感地意识到不能让她走。”黎檀实回忆,十几次核酸检测里,只有两次是弱阳性,其他都是阴性,但是根据CT和总医院多学科专家的反复会诊评估,最终判断这位患者必须隔离。”几天后,北京市疾控中心发现了患者周围多位密切接触者均发生同样情况,随后把患者紧急转移到定点医疗机构继续观察隔离治疗。

  作为从业35年的灾难和应急领域的专家,黎檀实判断这位患者的问题并不是个例。疫情蔓延一个月以来,诊断依据、患者数量一直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核酸检测存在一定的假阴性,也就是有的病人没有检测出来。这样可能造成个别传染源没有真正被识别出来,有扩大的风险。这个问题发现以后,以前诊疗方案把核酸检测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现在第五版诊疗方案把CT和临床也作为依据,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作为对病人恢复情况的判断。”黎檀实说,我们要相信技术,但是不能完全依赖技术。面对如此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每一个选择都是在成长之后做出来的,没有试验就没有标准。

  黎檀实说,面对这次疫情,广大医务人员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这种坚定的选择,让人泪流满面。

   返京潮来临,疫情防控任务很艰巨

   “但我们做好了准备!”

   “危难时刻,军人的出现总会让人觉得安稳,觉得有底气。对于军医而言,更意味着精湛医技下的严格、科学的管理。”谈起军医的职责,黎檀实满眼坚定。

   “早期(除夕前后)的发热门诊,每天就诊患者有30人左右是从武汉回来的人。但现在即使有,也都是很久之前有过武汉旅游、居住史,这说明管控措施很有效。返京潮来临,对于疫情传播控制来说,任务很艰巨,但我们做好了准备。”黎檀实说。

   目前,抗击疫情的战斗仍在继续。黎檀实表示,根据流行病学的特点,随着春运返程,1-2周一定会增加确诊病例。

   黎檀实(右二)在查房。肖红菊 摄

   “解放军总医院是全军最大的医院,北京市级新冠肺炎定点收治三家医疗机构之一。守住北京的大门,保障广大官兵和居民的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黎檀实说,最近很多人问他,北京万一暴发疫情,你们怎么应对?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对方,我们一直走在灾难的前面,也会守住北京第一道疫情防备的门槛儿。

   “2003年,北京的第一个非典患者就是在我们这儿发现的。”作为急诊科6个护士长之一的潘菲说,经历非典中摸爬滚打,整个急诊科面对重大疫情处乱不惊,因为早有预案。

  如今北京新冠肺炎患者虽然在缓慢上升,但黎檀实从腊月二十开始,就分级别地准备病房,对疫情进展的各个阶段都有预案。参与过国际维和、抗击非典,汶川、雅安抗震救灾等国内外一线救援的他一直提醒所有同事,不打无准备之仗,科学救援,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和北京的同行并肩战斗,共同守护好首都疫情防控的大门。

   急诊抢救区的疫情筛查是重中之重

   “他会亲自检查我们每个人的防护装备”

   “一旦疑似患者进了住院系统,后者不堪设想。”黎檀实说,除了发热门诊外,最应该值得注意的盲点就是急诊病人的筛查。

   目前,伴随着疫情进展,全国很多综合医院急诊科一直在正常运转。

  面对急诊的风险,黎檀实满脸严肃。“急救患者都是急症,这个通道的最大困难是,患者可能有致命因素,心梗、大出血、孕产妇、儿童重症等,患者一旦进入抢救间,根本没有时间排查,因为我们会抱着救命第一的目的。”

  而急诊患者一旦是新冠肺炎感染者,后果不堪设想,从医护人员到所有接触的患者都有被感染的巨大风险。对此,黎檀实反复叮嘱急诊科分诊护士,要在短时间内仔细鉴别呼吸道症状,面对疫情防控和救命救急的选择,一定要同时兼顾。

   所有的经验积累都来源于实践,对于黎檀实来说,亦是如此。

   黎檀实(右)与同事交流患者救治情况。田琳 摄

   “2月1号晚上,我们发现了一个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那天晚上他冲在最前面,整整一天一夜没合眼。”急诊科护士长刘钰回忆,作为急诊科党支部的书记,黎檀实从来都是走在前干在先。发现急救病人情况异常后,他亲自推着病人送到了发热门诊。因为接触的所有人都要全面隔离,医院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黎檀实亲自安排当时和这个患者有过接触的其他人员,从安慰家属到转移患者至定点医院,再到区域消毒,每一个环节都亲自盯着,刘钰说,在他无刻不在的身影里,她和全体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都看到了中国军医的好样子。

   医护人员“零感染”是底线

   急诊科护士长:我们最心疼的其实是他

   “其实最让人心疼的是患者,隔离后,家属不能探望,不能陪伴在患者身边。”在被问及疫情中患者的状态,年近60岁的黎檀实眼睛瞬间湿润了。

   一名看似粗犷的东北籍医生,面对患者时竟然如此柔情。但黎檀实不知道的是,他自己也是身边人心疼的对象。

  黎檀实的办公室里,洗漱用品比家里还要完备,因为待在这儿的时间更多。潘菲 摄

  

  黎檀实的办公室里,沙发就是床。衣服整齐摆满沙发头,桌子上还有妻子做的辣椒酱。潘菲 摄

   “办公室的沙发就是他的床,有时候忙到吃不上饭,就用馒头蘸点辣椒酱,他桌上的两大罐辣椒酱经常不到两周就吃没了;他要么在医院忙碌,要么在外地出差。很多同事都不知道,黎檀实2018年做了大腿肿瘤切除手术。如果不是因为走路快,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他一直一瘸一拐……”作为搭档了20多年的同事,刘钰说起黎檀实的时候,除了敬仰,更多的是心疼,“他会记得哪个患者来的时候没带保温杯就被隔离,然后嘱咐我们给患者送去一次性水杯,也会把那些家属不方便送饭的隔离患者记下来,叮嘱我们统一协调送饭……”

   对于黎檀实来说,患者的事儿是大事儿,医院的事儿是大事儿,自己的事儿从来都不是事儿。

   “在2月4号央视记者采访时,武汉火神山医院副院长徐迪雄说他们在武汉有四个目标,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医务人员‘零感染’,收治患者‘零投诉’。”对于科室每一个人而言,黎檀实每天挂在嘴边的要求,和火神山医院如出一辙,除了患者第一,就是医护人员“零感染”。

   “军人是以作战的胜利为使命,要保证医护人员‘零感染’,说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如果医院的防护做得好,救治患者的成功率就高。”黎檀实看着身边匆忙张罗工作的同事说,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我们想保护的人。

   黎檀实(右三)和同事查房。刘钰 摄

   为了保护好自己手下的“兵”,黎檀实更像一个大家长。

   “我们早上7点半交班,口罩和帽子戴得是否规范黎主任都要亲自检查。他会很严厉地询问,挨批的人经常有,因为在他眼里,7点半交班这一刻就应该是工作状态,不能交完班再换上工作服。如果穿着隔离衣进了休息区,或者口罩、帽子扔在地上了,他都会拍照发到工作群里,找各组组长去查清楚,一点都不含糊。而这一切的操心,都是为了确保工作人员‘零感染’。”刘钰笑着说,黎主任总说,他知道自己这么严厉,很惹人讨厌,但是其实整个科室的人都知道,所有的严格要求,都是出于对大家的关爱。

   2月14号,北京迎来了新一轮降雪。上午10点,迎着纷纷扬扬的雪花,黎檀实和往常一样从急诊出发赶往发热门诊查房。踉跄的背影里,他的右腿依然不敢吃力,但步伐依然铿锵——那是他坚守的方向:守好北京疫情防控的大门,患者的事儿,抗击疫情的事儿,比天大。

   现场手记:

  黎檀实说,无论处于军人的担当还是医生的职责,他的所作所为,都应该走在前面。如今大疫当前,医护人员“零感染”是底线,让感染患者不再传染其他人、得到最好的救治是目标,守护好北京的疫情防控大门是责任。

  谈起家人时,黎檀实笑着说,现在老人和孩子都在别处住,因为知道自己是个“危险人物”,他基本上不会和其他人说工作之外的事儿。他知道自己在抗击疫情一线摸爬滚打,生怕给身边人带去危险。

  无论是患者还是路人,看到一身军装的黎檀实都会觉得俊朗、威风,但是没有人知道,除了每天两次去确诊患者的隔离病房,黎檀实连一个N95口罩都舍不得带。他说,要把最好的物资留给最一线的、比他年轻的人。看到他匆忙离开赶赴发热门诊的背影,我似乎也看到了,这位灾难学、急救学专家,在深夜一个人走回家的路上、在接到值班同事电话后穿上裤子15分钟就跑到医院的焦灼里、在匆忙回到办公室吃馒头蘸辣椒酱的这些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甚至让人心疼的中年人。

  如今的中国,正是因为有不计其数黎檀实这样的医者,才有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底气,有了全国抗击疫情最坚实的支撑。黎檀实说,有事儿扛起天,保一方安宁,这就是军人本色。(罗国金、张赫 、鲍志伟)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

  • 江苏古建筑老街区走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