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钢铁洪流,这样为一座城市“加油”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钢铁洪流,这样为一座城市“加油”

来源:解放军报2020-02-12 12:1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声鸣笛,将儿子与母亲连在了一起

  鹦鹉洲大桥,像一把鲜艳的竖琴,横卧在云雾氤氲的长江上。

  这是武汉市第8座长江大桥,2014年建成,成为连接武昌和汉阳的新通道,也为武汉二环画好了一个圈。

  大桥旁,某住宅小区一栋楼的3层上,一位母亲倚窗而立,双眼满含期盼。

  一队车身挂着红色横幅的军车,缓缓驶上大桥。

  “快来看,是田磊的车!”忽然,她朝客厅猛招手,喊来丈夫。

  “武汉城里头,军车到处跑,一晃就过去了,你咋知道就是田磊开的?”

  “我听见他给我摁喇叭了。”

  “他们都穿着军装,一个样,你咋个知道就是你儿子……”

  一声鸣笛,将儿子与母亲连在了一起;一座桥,将长江两岸连在了一起;一辆军车,把子弟兵与老百姓连在了一起。

  “武汉很大,有很多地方我也没有去过。”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队员田磊告诉记者,“我是武汉本地人,家住鹦鹉洲大桥旁。”

  2月2日那天,开了10余年雷达装备车的四级军士长田磊,第一次开着军用卡车拉上水果蔬菜,穿行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经报中央军委批准,湖北省军区协调驻鄂部队抽组成立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担任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市生活物资的网点运输保障任务。

  这条重磅消息发布后,一位网友留言:“有解放军在火神山,帮我们湖北人民治病;有解放军在公路上,保障我们湖北人民的生活。这就是希望。”

  无论是练兵备战,还是开车运菜,对于参加任务的官兵们而言,为了千万家的安宁,所有任务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以前,武汉市民出门就能买到日常必需的所有东西。然而疫情来袭后,对很多市民来说,菜蛋肉奶从超市到家门的距离变得很远;对商家们来说,柴米油盐从仓储中心到超市的距离更远。

  “田磊们”就是这座城市的“摆渡人”——河南生产的资料柜,要从武汉郊区仓库运到火神山医院,他们来;青海西宁捐赠给武汉的爱心白菜,要从仓储点拉到武汉市民的“菜篮子”边,他们来……

  不管执行任务回来多晚,田磊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给手机和充电宝充电。大部分运输任务都是出发前一天晚上才明确,装载物资的仓储点和送达物资的接收点有几十个,许多任务还是临时随机的路线。车上的两名官兵,一人负责驾驶,一人负责导航。

  那天下午,和田磊搭档的队员是谭君彦。他们卸完物资返场时,经过二环。

  “走鹦鹉洲大桥最近。”谭君彦给出了查询好的路线。

  田磊没说什么,开车,上桥。

  晚上回到宿舍,田磊接到妈妈打来的一个电话:“你们今天从鹦鹉洲大桥过了吧?是不是你?我趴在窗户上使劲往外看,还听见了喇叭声。”

  从去年3月到现在,田磊一直没有回过家。虽然部队驻地也在湖北,但每年有大半年时间在驻训、演习。

  过了年,田磊就31岁了,还没有对象。本来田妈妈想趁春节休假的机会给他介绍一个,可田磊这次又没有给妈妈机会……

  在车轮上与时间赛跑

  6点50分,放在床头的手机叮咚一声,田妈妈也醒了。她知道是儿子的短信来了。田磊到了运输队后,她“命令”儿子,每天早晨必须给她报告体温。

  田妈妈看到儿子每天发来的体温报告,心里是踏实的。就像老百姓们透过家里窗户,看到装满物资的军绿色卡车,心里也是安定的。他们确信,这座城市脉动不息。

  除了体温36.2℃,田磊还多报告了一项内容:早饭每人6个汤圆,吃完就准备出发了。

  田妈妈满意地起了床,戴上口罩,开窗通风。配好84消毒液,装进小喷壶,把家里喷洒、擦拭一遍。

  疫魔滋扰,生活还要继续。这个正月,田爸爸田妈妈的日子与大部分武汉家庭一样,过得分外简单,不再着急起床、上班、做饭……他们与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狡猾“敌人”慢慢周旋着。

  元宵节这天,田磊和战友们的工作节奏依然像打仗一样紧张:6点半吃早饭,7点登车出发,9点到仓储点装货,12点到达第一个配送点。

  下午2点半,赶到第二个配送点,卸下成箱的大白菜、小青菜、黄瓜后,田磊和战友额头冒汗,肚子也咕咕叫。

  用自带的保温水瓶泡上一桶方便面,靠在方向盘上狼吞虎咽吃完,他们就算解决了午饭。“还是比昨天带的自热米饭好吃!吃完再去下一个配送点。”

  田磊有点想念奶奶包的蛋饺和爸爸做的肉丸子。“家里存的青菜,应该也吃得差不多了。”他不知道,妈妈有没有去超市,有没有把自己和战友们送来的菜买回家。

  执行运力支援任务以来,为了尽快完成配送任务,队员们几乎没有安安稳稳吃过一顿午饭。如果不是疫情来袭,这个春节,田磊应该在家休假,吃完午饭陪爸妈慢慢走到鹦鹉洲大桥旁,一边散步一边说笑,找一树梅花给妈妈拍照。

  现在,他们必须每天在车轮上与时间赛跑,不仅比速度,更要拼耐力。

  2月4日凌晨5点,谭君彦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原来一天可以这么长。我不是起得早,我是还没睡。”

  “朋友们”并不知道谭君彦那天几点睡的。他的父母也只知道儿子正在武汉执行抗击疫情的运力支援任务。

  原来,就在2月3日晚上6点半,谭君彦所在中队接到紧急任务:“武汉客厅”要连夜建起1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他们负责运送床架和床垫等物资。

  调配任务、准备物资、检查车辆、编队待命,已经执行完一天运输任务的队员们再次星夜出动,马不停蹄。

  凌晨5点多,车队还在奔驰。寂静的夜,寂静的城市,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声和车灯打出的光柱。所有队员都已疲乏不堪,谭君彦从未觉得“一天”竟会这么长。

  疫情当前,刻不容缓;军令当头,不容闪失。坐在驾驶椅上的田磊时不时腾出一只手来,狠狠拧自己大腿一把。他知道,自己快一分钟把物资运到,方舱医院就能早一分钟建成收治病人。要快,更要安全,他只能用这个办法来刺激自己坚持下去。

  那一年,田磊所在部队上高原执行驻训任务。他作为先遣队员要驾驶雷达车在规定时间内赶到阵地。任务紧急!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他和战友们驾车疾驰14个小时抵达指定地点。

  海拔高、路况差,路上不时遇到塌方和泥石流,再加上不时袭来的高原反应,直到第二天上午11点,他和战友们才完成任务回场。走进宿舍,官兵们谁也没有洗漱,倒头就睡。

  人高马大的谭君彦从小在武汉一座军营长大,他的大部分同学都工作和生活在这座城里。

  这些天,他知道自己那些“警察同学和医生同学,每天凌晨4点就到岗”,休息时间已经压缩得不能再压缩。他也知道,自己那些奋战在火神山医院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友,正争分夺秒和死神赛跑。

  冷清的城市,有了温度

  一场倒春寒,偏偏在元宵节的前一天来到了武汉。清晨,四环外的运力支援队驻地透着寒气。

  车场门口的大路上,空军中校任飞站定,抡起右臂,在湿冷的空气中连续划出几个大圈。

  从后视镜里看到发车信号,田磊立即转动车钥匙,跟随车队缓缓出发。

  今天是支援队成立以来出动车辆和人员最多的一次:249名官兵参与运输任务,106辆运输车装载数百吨物资,奔向69个不同点位。

  昨夜整整齐齐排满130台军车的大车场,现在空空荡荡。除了需要定期维护检修的车辆,现在全都行驶在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

  女技师张黄媛和两个同事走进车场。他们是一汽解放服务站派来的检修人员,专门保障部队这次运力支援的车辆。

  每天清晨,他们驱车75公里,从市区公司赶到四环外这个临时集结地。检修小组组长冯一展径直走到一辆车前,熟练地蹲下、侧头、仰身,钻进车下查看车况。

  扎着马尾辫的张黄媛,有一双大眼睛,深蓝色工装领口露出里面一件薄羽绒服。

  不一会儿,她消失了两分钟。等回来时,记者发现她的蓝色工装里已经显得空荡,“穿得太厚,没法干活,我刚脱了里面的。”

  就在田磊所在分队上路没多久,前一批出动的分队就有一辆军车发生机械故障,停在了路边。“我们同事也正开车往这里赶,结果路上遇见故障车,当时就下车,很快把问题解决了。” 冯一展自豪地说。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为城市注入能量的钢铁洪流背后,还有这样一群为军车保驾护航的人。

  经过高速路口的检查点时,一个女医生给官兵们检测体温。

  因为天气太冷,达不到手持电子红外测温枪的工作温度,衣着单薄的女医生用两只手捂住测温枪,一边呵热气,一边温柔地笑着说,请解放军同志等一下。

  每天,田磊和战友们会经过很多个类似的检查点。这个时候,他很想用武汉话说一句“谢谢,你们也辛苦了!”但不知怎么,说出来的却是普通话。

  一路驶进城区,眼前的景象那么熟悉却又如此陌生。曾经繁华、拥堵的武汉街头,如今空荡寂寥,没有一辆公交车,私家车也很少见。

  见到最多的是执勤的交通管制人员和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套着亮橙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口罩戴得严严实实正清扫卫生。路上几乎没有垃圾,只有一小堆黄色的落叶。

  田磊的作训服里,只穿了一件薄棉袄,长时间放在方向盘上的双手是冰凉的。车里不是没有空调,但他从来不开。他怕热气一吹,人就犯困。注意力不集中是驾驶员的大忌。

  下午收车回来,田磊按照妈妈的“指示”,先给她打电话报平安。接到电话,田妈妈发现儿子声音有点嘶哑,像是冻着了,就嘱咐他多穿点衣服。

  运力支援队住的宿舍有中央空调,但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没开过。晚上睡觉,他们会盖一床棉被,再搭一床军被。

  家庭和城市,正在经历同一个早春。田磊知道,即便天冷,家里也不会开空调,因为妈妈心脏不太好,一开空调容易心慌。

  “田磊,给你报个喜。你爷爷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阴性。”田妈妈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了儿子。

  从大年初五开始,79岁高龄的田爷爷就开始发热。虽然精神不好,也没有胃口,可老人家一直千叮咛万嘱咐,不许告诉孙子。这名老党员念叨最多的就是:“田磊他们啊,现在干的是‘保卫武汉’的大事情!要他安心在部队工作。”

  2月7日,田磊安全行驶262公里,运送生活物资9吨到武汉市4个网点。在加油站补充油料后,田磊把车开回车场,标齐对正。

  明天,依然任重道远。等待这座城市醒来的每一辆军车,油又加满……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彭丽媛会见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代表

  • 明前茶飘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力勾绘农作物地块,快速完成耕地识别,工作效率相比人工作业提升数十倍。在他看来,我国在星上智能处理和地面遥感AI大模型技术上同步发力,推进人工智能遥感技术发展,太空中的卫星将变得越来越“聪明”。
2024-03-29 09:36
3月27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分析预测,融化的冰盖正在减缓地球的自转速度,以至于下一个闰秒将被推迟3年。论文作者之一、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学家Duncan Agnew说:“融冰足以使海平面上升,以至于我们可以看到地球自转速度受到了影响。
2024-03-29 09:33
胡新立表示,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探讨生理性乳酸水平变化对机体代谢的意义,以及恶病质中骨骼肌萎缩与乳酸的直接关系。
2024-03-29 09:31
近日,日本小林制药保健品事件持续发酵。小林制药此前表示,该公司的红曲原料中可能含有导致消费者出现肾功能不良状态的非预期成分。小林制药出产的红曲原料除用于自家生产保健品外,还出售给其他公司,用于酿酒及食品制造等。
2024-03-29 09:22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试验任务。2023年12月,蓝箭航天朱雀二号遥三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将三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2024-03-29 09:30
记者28日从南京大学获悉,由该校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领衔的国际团队利用极端条件下的偏振光散射技术,在砷化镓量子阱中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集体激发进行了测量,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即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新奇准粒子。
2024-03-29 08:38
世界卫生组织27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已启用“冠状病毒网络”(CoViNet),以促进和协调全球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及早准确地检测、监测和评估新冠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其他可能新出现的冠状病毒。
2024-03-29 08:38
万兆元年,谁来领航?是更智慧AI,是更领先的Advance,是刷新极限的速度,还是升级多维的体验?中国移动5G-A商用发布会,重新定义数智新时代,邀您共同见证!3月28日15:00-16:00
2024-03-28 12:36
作为中国大科学装置之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市共建的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的核心装置。
2024-03-28 09:54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围绕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才造士这一核心要义,王大中归纳并紧抓建设一流大学的三大要素: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
2024-03-28 09:34
坎潘特强调,最新观测表明,精确的星震学技术可用于探测表面温度低至4200℃(比太阳表面低约1000℃)的矮星,为天体物理观测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这一最新结果表明,星震学技术有望详细表征这些恒星及其宜居行星的细节,而精确确定附近冷矮星的年龄对于阐释系外行星上发现的生物特征可能至关重要。
2024-03-28 09:33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3月27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是极地考察40周年,自然资源部将开展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一重要时间节点。7月北极黄河站建站20周年时,在黄河站举办招待会、研讨会等相关活动,中国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期间将在长城站、中山站举行招待会、研讨会等相关活动,“雪龙”号、“雪龙2”号船停靠外港时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
2024-03-28 09:3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27日批准18处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的6个地质公园,分别是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临夏世界地质公园、龙岩世界地质公园、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兴义世界地质公园。
2024-03-28 09:31
据介绍,除了服务于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后续鹊桥二号中继星还可为国内外月球探测提供中继通信支持。
2024-03-28 09:25
涂白防虫、修剪树枝、引水灌溉……每当春天到来,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托里县老风口,生态造林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2024-03-27 10:22
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2024-03-27 10:21
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宝山乡巨宏村,村民苑忠国正在准备春耕,多年来通过参与县里的培训,春耕物资的采购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
2024-03-27 10:20
在开展调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制度、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制度、建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等具体措施。
2024-03-27 10:18
一群“麦哲伦”式的实验物理学家正在高能物理的版图上开疆拓土。而玻色子的发现,正在指向新的“盛宴”。
2024-03-27 10:16
作为古生物学家,徐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同时也是云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生代陆相脊椎动物化石及地层学研究。
2024-03-27 10:15
加载更多